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诗歌

再别康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再别康桥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全部回答

2018-12-27

0 0
    《再别康桥》是一首写景的抒情诗,抒发的是什么呢?三句话概括:是一种留恋之情,惜别之情和理想幻灭后的感伤之情。意是主观思想感情;境是诗内描写的客观景物。何谓意境?是人物的主观思想情感和客观景物完美的融合,且形成一副具有个性色彩的艺术画面,既称为有意境。
  当然我们欣赏徐志摩的诗和欣赏别的诗一样,需要调动对生活的积累,需要调动我们对知识的积累,然后我们一节节的讲这首诗。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句诗若分析的话,可用几句话来概括:舒缓的节奏,轻盈的动作,缠绵的情意,同时又怀着淡淡的哀愁。
  还有,还加上一句,作别西天的云彩,西天的彩霞给我们一个印象,就是为后面的描写布下了一笔绚丽的色彩,整个景色都是在夕阳映照下的景物。  所以用这句话来概括,为这个诗定下了一个基调。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下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心头荡漾",这句诗实写的是康河的美,同时,柳树在古诗里"柳"——"留",留别有惜别的含义,它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多少的牵挂用"在我心头荡漾",把牵挂表现的非常形象。
    当然他的手法是比拟的手法(拟人、拟物),与第三句话合在一起讲,"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桥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一句诗突出了康河的明静和自由自在的状况,自由、美正是徐志摩所追求的。
  同时表现一种爱心,那水草好像在欢迎着诗人的到来。再次,我觉得它不是完全脱离中国诗歌的意境的,它和中国的古诗有相同的地方,就是物我合一。  第二句是化客为主,第三句是移主为客,做到两相交融,物我难忘。
  这两句诗正好表现出徐志摩和康桥的密切关系。这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三个方面:确定了理想,步入了诗坛,美妙的风光中,抒发自己的情感。三者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而我们欣赏诗也是从形象入手,来逐渐接受诗人的心灵的。
    第四节是转折点,"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躁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这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实"是景物的描写,"虚"是象征手法的运用。一潭水很清澈,霞光倒映下来,"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一片红光,是实写。
  但是,潭水上漂了很多的水藻,挡住了一部分霞光,零零碎碎的,有的红,有的绿,好像柔水一般,非常形象。  这个"揉"写的很好,同时也是自己梦想的破灭。那么这个梦引起我们什么感觉呢?这使我想起了闻一多先生纪念它的长女夭折时写的一首诗。
  他用了一个比喻"像夏天里的一个梦,像梦里的一声钟",大家知道梦时美好的,钟时悠扬的,然而是短暂的,所以彩虹似的梦似美丽而短暂的。1927年他的梦想破灭了,又与陆小曼不和,很消沉。    第五节,既然谈到梦,那么这次再来康桥,再回母校,是不是来寻梦的呢?"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处放歌。
  "这句诗是徐志摩对往昔生活的回忆、留恋,他在康桥生活的两年,悠哉悠哉。他那时有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充实的,对明天怀着希望。所以,他用"一船星辉"来比喻那时的生活,带有象征的意味。    最好的诗诗第三句诗。
  过去的已经成为历史,回到现实仍然是哀伤,所以"悄悄是离别的笙萧,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这句诗是情感的高潮,充分表现了徐志摩对康桥的情感,集中表现了离别的惆怅。这句诗就需要联系别的诗,包括古诗来理解。
  "悄悄是离别的笙萧"是暗喻的手法。  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中描述了萧声是低沉的哀怨的,而笛声是欢悦的,所以"萧"来比喻"悄悄"来说明诗人的心境,因此,"悄悄"的动作带有诗人的感情,接着"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诗歌讲究精练,为什么一再重复"沉默""悄悄""轻轻"?这不是浪费语言,而恰恰是他的重点。  追问:简单点看不懂回答:诗人描写了康桥的云彩、金柳、青荇、波光、水影这些事物。
  在诗人眼中,这些事物都是那么美丽,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好象都欣欣然有了生命,和自己进行着感情的交流。可以说,康桥的美景感染了作者,而作者的深情又让康桥的一切有了生命。西天的云彩,分外美丽,诗人望着如此美景,喜爱眷恋之情油然而生,但现实又不允许他停留,于是他把无限的依恋化为轻轻的挥手,而云彩也好象老朋友似的,跟诗人依依道别。
    无限的情意尽在不言中。诗人产生了旧梦重寻的想法,想在康桥的怀抱中重新放歌,重寻昔日美好的时光。但这个愿望没有实现,从“但我不能放歌”就可以看出来。一想到这些,诗人心情顿时由兴奋转为黯然。
  陷入沉默。虽然旧梦难寻,但是诗人毕竟是诗人,是潇洒的徐志摩,既然一切不可能,那就怎样来就怎样去吧,不要去破坏眼前的一切,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诗人和康桥依依惜别的情景如在眼前。
  落日的余晖慢慢散落在河面,康桥多情地在柔柔的水波里荡漾,诗人静静地站在桥头,深情地凝望这让他魂牵梦萦的地方,想着这一去,英伦中国,相隔万里,也许很难再相见了,西天的云彩映红了天边,黄昏的康桥愈发的宁静美丽,诗人不忍心打破着和谐,只有满怀着对康桥的眷恋,在内心轻轻的说:别了,我爱的康桥。
    别了,这美丽的一切。《在别康桥》则充满了离别的惆怅和伤感。这首诗表达的不是普通的离情别绪。而是抒写了诗人对梦想的追求眷恋和失去它们的悲哀与无奈。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诗歌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诗歌
诗歌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