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星期日是一周之始呢?
历法集锦
国际上使用的历法有几十种,其中最主要的有公历、回历和佛历,即所谓三大历法。
公历原是基督教的教历,基督教徒以基督诞生那年起算记年,基督诞生前的年代称公元前,诞生后的年代称公元。 如今,公历已成为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历法。
回历是从伊斯兰教祖穆罕默德避难入麦地那一天算起的。回历的元年元月元日是公元
佛历是泰国、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区通用的历法。 佛历是从佛祖释迎牟尼逝世那年,即公元前
阳历、阴历、阴阳历
不管是哪种历法,无非是对年月日的安排。这些安排主要依据天体的运动。
日,是最容易识别的时间单位,地球自转一周就是一日,年和月都是以日为基础的。
月...全部
历法集锦
国际上使用的历法有几十种,其中最主要的有公历、回历和佛历,即所谓三大历法。
公历原是基督教的教历,基督教徒以基督诞生那年起算记年,基督诞生前的年代称公元前,诞生后的年代称公元。
如今,公历已成为国际上普遍使用的历法。
回历是从伊斯兰教祖穆罕默德避难入麦地那一天算起的。回历的元年元月元日是公元
佛历是泰国、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区通用的历法。
佛历是从佛祖释迎牟尼逝世那年,即公元前
阳历、阴历、阴阳历
不管是哪种历法,无非是对年月日的安排。这些安排主要依据天体的运动。
日,是最容易识别的时间单位,地球自转一周就是一日,年和月都是以日为基础的。
月亮圆缺变化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时间单位,月亮圆缺变化一周是二十九天半多一点,农历的大月三十,小月二十九天,就是取的它的平均数。
地球绕太阳运动是一个更长一些的时间单位,以此为基础的一年长三百六十五天五小时多。
阳历取其整数,平年三百六十五天,四年一闰,把四个五小时多加在一起,这一年就是三百六十六天。
如果某种历法只考虑月亮的圆缺,以十二个月为一年,那么,这种历法一年就只有三百五十四天左右。时间长了之后,它就与阳历相差得越来越多,这种历法被称为纯阴历。
在纯阴历里,经过若干年之后,就会出现六月飞雪,十二月酷热的现象。
我国在春秋时代就创造了“十九年七闰法”,其方法就是在纯阴历的基础上,每十九年里面七年算是闰年,闰年多加出一个月来,为十三个月,如癸亥年只有十二个月,三百五十四天,而甲子年规定闰十月,一年有十三个月,三百八十四天。
这样安排和调节的结果,历法既反映了月亮的圆缺,也与随阳历而来的气候冷热变化相适应了。这样的历法实际上已经是阴阳合历,简称阴阳历。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就是这样的阴阳历,有的人把农历叫做阴历,就叫错了。
公元、世纪、年代
“公元”产生于基督教盛行的
生前为“公元前”。公元
“世纪”来自拉丁文,意思是一百年。一百年叫一个世纪,从公元一年算起,每经一百年就算是一个世纪。
“年代”是在每一世纪中,以十年为一阶段,如“
公历二月为什么只有二十八天
622年7月16日。
回历以月亮盈亏计算,一年为三百五十四天,与公历相差十一天。回历又分太阴和太阳年法两种。543年算起。6世纪。公元525年,一个名叫狄奥尼西的僧侣,主张以耶酥诞生做为纪元,耶酥诞532年,这种纪年法便在教会中使用。
到1582年,罗马教皇制定格里高利历时,继续采用这种纪年法,由于它精确度很高,而为国际通用,故称“公历”。由此,耶稣诞生的年份,便称为公元元年。所谓“公元”,就是“公历纪年”。公元元年相当于我国西汉末期平帝的元始元年。
我国采用公历是辛亥革命以后的1912年,但与当时的中华民族纪元的纪年法并行,新中国成立后,才完全采用公元纪元。50年代”、“80年代”等等。一般一个世纪的最初十年不用年代来称呼,而叫做“最初十年”。
?
公历的前身叫儒略历,是公元前
大月小月的起源
阳历月份有这样的规定:“九月、四月、六月及十一月
有三十天,其余的月份有三十一天,二月例外,只有二十八天。”月份的大小,原因是罗马人在凯撒统治下发明儒略历法时,决定凡有特别宗教意义的月份都是三十一天,不重要的月份是三十天。
因此,取名门神的一月,以战神为名的三月,为表示尊敬凯撒大帝而取名的七月,都有三十一天。凯撒大帝的继任人奥古斯都规定八月应以自己的名字来命名,所以八月也有三十一天。为了要使八月有三十一天,他便从二月借来一天,把二月减少到二十八天。
又为避免使三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规定九月及十一月各有三十天,把十月及十二月加长到三十一天。
“正月”的来历
人们习惯把农历一月称作“正月”。这是因为在我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
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次序,就把改正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据春秋时代《春王正月》说:“正月为一月,人君即位,欲其常居道,胡月称正也。
”意思是:古代帝王,大都在每年的头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为了表示庄重独尊,便将一月改为了正月。
另据史籍记载。周朝时,许多国家大事都安排在正月处理,所以正月又叫政月。到了秦代,因秦始皇出生在正月,,取名赢政,为了避他的名讳,强行规定把正字穿破,读作征。
正
“腊月”的由来
农历十二月称腊月,是内“腊日”演变而来的。腊日,是古人祭把百神的日子。始于周代,具体在哪一天,没有确切记载。到了汉代,将腊日定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
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钟、表打交道,“几点钟”、“几小时”这些话一天也不知要说几遍。
可是为什么要把两个钟点之间的间隔称为小时呢
在中国古代,人们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
申、酉、戌、亥。对应于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半夜十一点到一点的时间为子时,一点到三点为丑时,三点到五点为寅时,其余的依此类推。
古代的一个时辰相当于今天的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人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新的时间一个钟点叫做“小时”。以后,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也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
“
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颁行的。他规定每年分十二个月,单月二十一天,双月三十天,一年共三百六十六天,但比一年应有的三百六十五天多了一天。当时,犯人判处死刑,在每年2月执行,2月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月份,凯撒就从2月份中减去一天。
凯撒死后,奥古斯都做了皇帝,他发现凯撒诞生的7月是三十一天,而自己出生的8月却只有三十天。为了显示自己的威严,他又从2月减去一天加给8月,并把9月到12月的天数作了相应的改变。从此,2月份就只有二十八天了。
(征)月的叫法,就这样一直沿用到现在。(干支纪日法地支为戌的日子)。因为冬至日在农历上是不固定的,故腊日也是不固定的。后来又将—f—二月八日定为腊日。《荆楚岁时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为什么祭神的日子叫做腊日?这要从腊字说起:古腊字没有“月”旁,象形为:一只掏掉内脏的小动物烤在日头上。
后来,人们把成块的干肉也称腊。在周代,掌握腊的人称腊人。用腊祭神,所以便把祭日称腊日。因腊日定在十二月,故十二月也称腊月。“小时“的由来?既然有“小时”,又有没有“大时”一词呢?其实,“大时”的确是有过的,“小时”也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
15分钟为一刻“的由来
15
闰秒的由来
分钟为一刻,这是人所皆知的。要是再追问一个为什么,也许就说不上来了。原来古代是用漏壶来计时的。首先在漏水壶内竖一标杆,标杆上刻有等距离的刻度,壶内水因漏渐减,杆上的刻度也依次显露从而知道时间,其单位自然就是“刻”了。
明清有了钟表,二十四小时等于一百刻,一刻即14.4分钟,因此直接取15分钟为一刻,来代表四分之一小时。
1985
年7月1日七时最后一分钟,华盛顿海军天文台和美国国家标准局的原子钟增加了一秒,使这一分钟出现六十一秒。
增加的这一秒钟,叫做闰秒。那么,闰秒是怎样产生的呢?
要弄清这个问题,得从计时谈起。目前最先进的计时标准是艳原子的谐振荡频率,其误差每天仅为十亿分之一秒。另一种是太阳时,它是依赖于地球自转速度的。
地球自转一周为一天,绕太阳旋转一周
标准时间的由来
同一瞬间,地球上各地的时间是不一样的。东边的时刻早,西边的时刻晚。我国东部长白山上的人吃午饭的时候,西部帕米尔高原上的人刚吃早饭。
从前,每个地方各用各的时间。这在古代交通不发达、往来不多的情况下,还没有什么不合适。但到了近代,随着交通的发达,各地交往的频繁,就出现了诸多不便。
有这么一件争执案:
火车站与法庭的时间差异,促使英国去统一时间。
但直到
大约从
北京时间的由来
电台报告时间总是说:现在是北京时间××时。
“北京时间”又是怎样来的呢
(公转)为一年。地球自转的速度,由于月亮、太阳的潮汐作用和大气振荡等因素的影响,在缓慢地减低。
据计算,近三百年来,地球自转速度平均每年约减少0.16秒,这就造成太阳时的偏慢。为了使原子钟的计时与太阳时统一,每隔一定时间,当太阳时比原子钟累积慢到一秒钟时,原子钟就要多跳一秒钟,这就是闰秒。
1979年12月31日最后一分钟曾经闰过一秒,,1985年这一次是近五六年来的第二次闺秒。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的时钟指在上午十时六分,该郡一位法官判决一名土地诉讼的人败诉,因为上午十点钟开庭时,他没有淮时到庭。
但是,两分钟后,那人到了庭,当即向法官指出,按照他家乡肯柏兰郡喀来耳镇火车站的时钟,他是准时到达的,因此,这件案子必须重审。1880年,英国国会才决议以格林威治时间为全国的标准时间。那里天文台的格林威治大钟从此便决定着整个英国的时间。
1884年起,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也为其他国家所承认。无怪现在人们都把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说成是“时间开始的地方”呢。?
原来,地球上不同地点的人,看到太阳通过天体子午线的时刻
“夏时制”的由来
在夏季把钟表拨快一至二小时,以充分利用日光、节约能源的办法叫夏时制,又叫经济时或日光节约时。
实行夏时制的主张,是
实行夏时制,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好处。例如英国
手表的由来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士兵为了看表方便,把表绑扎固定在手腕上,举起手腕便可看清时间,比原来方便多了。
(即正午十二时)是不一样的。为了统一,天文学家规定东西两地相隔经度十五度,时间就差一小时。地球自转一周为三百六十度,一天分成二十四小时,所以地球一小时就等于自转十五度。国际上把全球分为二十四个“时区”,我国使用的是东经一百二十度的标准时间,属于东八区,“北京时间”就是东八区时间。
20世纪初由英国人威廉·韦利特最早于1908、1909和1911年连续三次在英国议会提出实行夏时制日光节约议案,但不幸被当时的英国议会所否决!而德国政府的头脑反应快,一下看到了这一制度的许多优越性,便在1916年3月首先采用了夏时制。
紧跟着德国实行夏时制的国家是法国、奥地利、荷兰、丹麦、挪威等国。不l过,各国出于自己的实际需要,把夏时制的始期和终期作了改动。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有的国家的夏时制一直延长到11月19日才结束。
有的国家如英国,甚至把时钟拨快两小时,实行“双倍”夏时制。1970年在总结它的好处时提到:每年节约燃料价值约一亿英镑;交通事故减少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实行夏时制使人们早睡早起,多接触阳光,对健康也有益。
1918年,瑞士一个名叫扎纳·沙奴的钟表匠,听了那个士兵把表绑在手腕上的故事,从中受到启发。经过认真思考,他开始制造一种体积较小的表,并在表的两边设计有针孔,用以装皮制或金属表带,以便把表固定在手腕上,从此,手表就诞生了。
历书的由来
解放前历书叫做“皇历”,.它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据说唐文宗李昂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本人“钦定”,并只许官印不许私印,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唐文宗大和九年
历书在民间流传和普及是末代以后的事。
据传,宋代有个学政,有一年主持科考、批阅朱卷时,发现不少秀才把日期写错了。问其原因,秀才回答:“书生昼夜读书只能观星月计算日期,哪有不差一两天的。”于是学政奏明朝廷,请翰林院年年修撰历书,售给秀才掌握光阴,后来,历书由宫廷逐渐发行到民间,成为劳动人民计月算日的工具书。
阳历的由来
阳历来源于古罗马的儒略历,它的产生与欧洲基督教的发展有直接的关系。据传说,耶酥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三日后复活,恰好是春天。早期基督教徒庆祝复活节的日子曾因地而易,相当混乱。
后复活节定为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随着岁月的流逝,春分就慢慢地靠近冬天了。为了使复活节回到春天去,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根据天文学家提出的方案,对儒略历进行改革。修改后的儒略历称为格里历,是把太阳周年运动视为制历依据的一种纯太阳历,因此俗称阳历。
它不仅解决了复活节与天时不合的问题,而且具有很高的精度。
日历的由来
我国始有历法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
页甲骨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
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但真正的日历产生,大约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
发展到后来,就把月日、于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上面,下部空白处留待记事,和现在的“台历”相似。那时,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日历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查证明无误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在当时叫日历,这些日.历以后就作为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
后来,朝廷大臣们纷纷仿效,编制自家使用的日历。
至于月历以后又发展成挂历、台历等各种形式,只是近一个世纪的事。
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日历的品种增多、花样也不断翻新,但仍旧保持着古老日历的格局。
台历的由来
唐诗:“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历日”可能是最早的台历。
唐时,史官按日裁纸,装订成册,每月一本。每页上写有月份和日期,留有空白,供近侍太监记载皇帝的言行,这就是“历日”。
“历日”月终先交皇帝审阅,然后由史官存档,供编《国史》用。因它有记时论事功能,文武百官竞相仿效。大将刘仁轨出征时亦带上“历
“世界历”的由来
目前全世界运用的公历虽然简明正确,但每月天数不等,每季天数不等,每月周数也不等。
而某年的某日是星期几也不一样。因此,使用起来有所不便。
(公元835年)曾印有一本《宣明历》,这本历书载有月日、时辰和节气。现在存世的一部最古老的印刷历书是唐僖宗乾符四年(公元877年)印制的。
这本古老的历书在解放前被英国人偷运到伦敦去了。B,’。后来,除年、月、日外,还印上干支、节气、月相、纪念日等,成了案头的台历。
1930
太初历
夏历,又叫太初历,从公元前
追溯一下历史,秦始皇至西汉初年,法定的历法,是以。
每年十月为岁首,叫“濒项历。到了汉武帝时,发现这种历法的推算结果,与天象和自然规律不尽相符。这就削弱了历法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因此,司马迁、壶遂等建议改历。经过司马迁等数十人的努力研究,于太初元年正式确定并颁布全国实行。
从此,以正月为岁首,这是当时最进步的历法。由于这种历法在太初元年颁行,故叫“太初历”。
何谓晚清、前清
年,一位研究历法的专家伊丽萨白·阿萨里斯设计了一种世界历,其特点是:每季九十一日,每季三个月分别为三十一日、三十日和三十日,恰好为十三周,并且每季开始于星期日,结束于星期六。
这样,一年为三百六十四日,多余的一日放在年度,定为十二月W日,这一天不属于星期几,而是“世界日”。如果遇到闰年,多出的另一日“放在六月底,为六月W日,也不属于星期几,而是“闰年日”。这样就把每年的月、日、星期完全固定化,解决了现行公历的种种不规律之处,因而有利于人民的经济生活,也有利于国家的计划和统计工作。
然而,多年来,世界历协会虽然一直在提倡,联合国理事会也讨论并肯定过,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合理化建议始终未能实现。104年的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使用,直到今天。这种历法的确立,是与汉代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的努力分不开的。
?
1840
何谓民国纪年
年鸦片战争后,清朝处于没落时期。人们一般把1840年以后的清朝统治时期,称为晚清。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民国初期的人和民国出版的书对清朝称为前清,含有前朝、前代的意思。
因此,前清并不是指1840年以前或清朝建国初期。
1911
年,辛亥革命推翻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1912
布共和政体,改用公历
收音机的报时声从何而来
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正式成立,宣(阳历)和民国纪年。
在此以前,中国的封建王朝主要是以帝王年号纪年,如1662年,清圣祖玄烨即位,年号康熙,这一年就是康熙元年。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帝王的统治,当然不能再沿用这种纪年方法了。所以,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改用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往下推算,民国二十六年就是公元1937年,换算时,在民国年数之上加11,再加1900,就是公元年数。
?
人们每天从收音机里听到标准北京时间的报时声,是由我国的报时中心——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授时给北京天文台,再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发出来的。
陕西天文台是我国目前惟一的一个规模较大的现代化授时中心。
它的授时部分主要是两个发播标准时间与频率的专用电台,一个短波授时台,一个是长波授时试验台。长波授时试验台是利用长波无线电波传播时间信号,它的精确度比短波授时台更高,有比短波授时更为复杂、精密的现代化仪器,这里的氢原子钟和艳原子钟等现代化授时仪器,可以保持三万年乃至三十万年才有正负一秒的偏差。
“星期”、“礼拜”
“星期”源于科学,“礼拜”出于宗教,两者不是一回事。
“星期”是公历中一种特殊的记日方法,它以七天为一周期,循环往复,无穷无尽。星期记日的方法早在公历产生以前就为人们使用了,古罗马历法已有“七日一周”的算法,至公元
“礼拜”则是基督教使用的词儿。
他们相信上帝七天创造了世界、耶酥七天复活的说法,因此,规定第七天举行参拜上帝的宗教仪式,称为“礼拜日”。
公历“星期”的第一日叫“星期日”,是公认的休息日,因为这一天与基督教的“礼拜日”恰在同一天。
所以,有人将“星期日”也叫“礼拜日”。其实我们星期日休息与基督教徒礼拜日“做礼拜”是毫不相干的。
一周从星期几开始
321年,君士坦丁大帝于3月7日正式公布,成为定制,逐渐成为国际惯例。
我国古代历法把二十八宿按日、月、火、水、木、金、土的次序排列,七日为一周,称为“七耀”。这种算法与西方历法暗合。?
按七天一周的记日法由来颇为古老,已难于考证。据说古代巴比伦人以太阳、月亮和金、木、水、火、土七星为七日名,这种以七天为一周的记日法就叫做星期。
日为大,一周之始自然是星期日。
一周从星期一开始的记日法也是有根据的。《圣经》说,上帝创造世界万物,上帝在第一天把光明和黑暗分开,有了白天和夜晚;第二天造天地,有了上下之分;第三天造草、木、蔬菜,大地披上了绿装;第四天造日月星辰,确定年月日和季节;第五天造鱼、水生动物和各种飞禽,让海洋、大地和天空充满生机;第六天造出牲畜、昆虫和野兽,最后上帝照看自己的形象造了男人和女人来管理这个世界。
上帝造物之工已经完毕,在第七天就休息了,称为圣日,又叫安息日。因此,星期日就是周末,一周应从星期一开始。
二者相比,“一周从星期一开始”符合先劳动后休息的规律。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在星期一早晨上班,都有一周之始的感觉,这也是在心理学上的一个根据。
但目前通用的还是“一周从星期日”开始,因为星期六是周末已经是人人皆知的了。
元旦并非都是一月一日
所有采用公历
居住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爱斯基摩人,把第一次下大雪的日子作为新年元旦。
热带有些国家,把雨季开始的一天作为新年。非洲的乌干达,每年有两个雨季,所以,他们一年有两个元旦。
泰国等地的一些民族,以雨季和旱季作为新年与旧年的分界,把雨季到来之前的
印度尼西亚的凯拉比特族人,将一年中当最早的候鸟飞来的时候,做为新年的头一天。
埃及人很早就知道观察星象了,他们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起升起时,尼罗河水就上涨,于是他们把这一天作为元旦。
在叙利亚农村把
菲律宾把民族英雄何塞·黎萨尔的就义日——
巴基斯坦的新年在公历
“节气”的由来
“立春”,是农历新年后的第一个“节气”。
我国古代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这个独特的创造,为天文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二十四节气”的发明,是对天象长期观察、反复探索的结果。
迄今保存最完好的最古的天文台“登封观星台”
在观察、测量太阳位置变化规律的基础上,我国古代人民把一年划分为若干“节气”。
春秋末年,根据每年“冬至”时刻的测定,推算出一年岁实是三百六十五点二五日,这在当时是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为准确预报季节、反映气候寒暖变化创造了条仟。《春秋》书中,已有许多春夏秋冬四季的记载。西汉时问世的《淮南子·天文训》则完整地记录了全部“二十四节气”。
惊蛰、清明、谷雨等,这些名词与天气、物候的对应,足以证明它同农业、畜牧业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它至今仍为我国人民所沿用,具有悠久的生命力。
二十四节气小史
一年二十四节气中有的是表示季节的,有的是表示温度、降雨、霜、露等气象现象的,有的是反映作物和自然物候的。
“二分”
二十四节气中大部分是反映气候的,如表示温度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表示降水和水气凝结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
其他的节气则是反映物候现象和农事活动的。
如“惊蛰”表示地下的小动物开始出土活动。“清明”表示草木繁茂,天气晴朗。“小满”表示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未成熟。“芒种”表示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的时节。
“双春双雨”的由来
(阳历)的国家,都是以每年一月一日为元旦。
但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许多民族由于使用的历法以及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等不同,新年元旦的日期也就各不相同。4月13日至4月16日,定为佛历的新年。9月里月亮圆的第一天,作为新年的开始。12月30日定为新年元旦。
3月中旬;印度的新年从10月31日开始,节日一共五天,第四天才是元旦;瑞士阿彭策尔地区的土著居民,以每年1月13日为新年元旦。(现存的建筑遗迹,建于元初),坐落在古都洛阳东南的登封县告成镇。这座巍然挺拔的古建筑遗迹,由高8.5米的“测景台”、长30.3米的“星天尺”组成。
相传周公曾风尘仆仆,从西周首都镐京来到这里,主持过测量日影。台上至今还珍藏着公元724年唐代所立的石表,上刻“周公测景台”五个。(春分和秋分)、“二至”(夏至和冬至)和“四立’(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根据天文来划分的。
当太阳位于黄经o。时,太阳光直射赤道,这时是春分;当太阳在黄经90。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这时是夏至;当太阳位于黄经180。时,太阳直射的地方又回到赤道,这时是秋分;当太阳位于黄经270。时,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这时是冬至。
“二分”、“二至”是表示季节的转折点,“四立”表示季节的开始,是“二分”、“二至”中间的时间。
19d4
我国使用的旧历又叫夏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台历。它的月份是以月亮圆缺一次的时间来定的,每隔二十九天半,月亮圆缺一次。
所以,十二个月只有三百五十四天左右。而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约三百六十五天,这样旧历比阳历少了十一二天。为了弥补时差,使阴阳历协调,我们的祖先用十九年加七个闰月
四季是怎样划分的
划分四季的方法有很多种:
我国古代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做为四季的开始。
民间习惯上用农历的月份来划分四季:农历一月到三月是春季,
在天文上,是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作为四季的开始。
气象上,通常以阳历的
这种划分四季的方法,存在着一个共同的问题:不论什么地方,都是分别在同一天进入同一个季节,这就和各地区的实际气候状况有了很大差距。
为了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一个地区季节变化的物候情况,气象部门是用五天平均气温的高低
但是,应该说明,一般所讲各地四季开始或者结束的日期,是指平均情况,并不是年年都一样。
温度计史话
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是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于
利略的学生对这种温度计进行了改进,他们把管子的另一端也密封,并用带红色的酒精来代替空气,这样准确性就大大提高了。
华氏温度计产生于
摄氏温度计产生于
“三九”、“三伏”
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一直到九九,共
三伏,是初伏、中伏、末伏的统称。夏至后第三个庚日是初。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