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学海无涯乐作舟”写一篇议论文

全部回答

2007-04-30

0 0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高尔基的两句话道出了读书的两大作用:摄取信息、求取知识、获取生存本领和消除疲劳、抚慰心灵,获得思想启迪及精神享受。今日之学生要随着时代发展的车轮,沿着人类进步的阶梯而进步,就必须学会自己读书;未来的人群,要承受激烈竞争和挑战的巨大压力,也必须培养读书兴趣,学会动书中寻找快乐,吸收精神食粮。
    因此,语文教师必须立足于社会发展,关注学生的发展,千方百计地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百计千方地教学生学会自己读书,让他们不仅在读书中获取知识,也能在读书中获得学法,更能在读书中享受快乐。
  近年来,我在“自读——测读——评读——写读之得”的阅读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先学,老师后教,依照循序渐进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引领学生自己读书,取得了初步成效。  这里试谈几点不成熟的做法,以求教于大家。
  一、教朗读,领学生进入“学读”的第一步。“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笔者以为,“披文入情”须从朗读入手。我们知道,朗读是一种有声语言的艺术, 是用声音再现原作的一种手段,其外在形式是声音语调,内在基础是理解。
  它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功。  我国教育家历来都很重视朗读,认为只有拿腔拿调地读,才能进入文章意境之中。“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现)”就是这个道理。而我们面对的刚进入初一的学生,朗读无外乎三种情况:一是吼读,其声震天;二是数读,一字一顿;三是唱读,小和尚念经。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让学生“入境始与亲”、“语语悟其神”呢?当然应以教师“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的范读来感染,来影响。  但程式化的范读、分析……的教学模式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所以笔者往往采取甲课听读答问,乙课比赛朗读的方法。甲课中,在听教师读时按要求摄取信息,培养听的注意力和习惯的要求是显性的,教师示范的目的是隐性的。而到乙课,激励学生赛读时,甲课教师的范读作用就明朗了,教师声情并茂的读就像发酵似的在学生耳边膨胀,使他们悄焉动容,神思飞越,期待盼望,跃跃欲试……即使学生的朗读未能进入作者心扉,也不要紧,评读时可以再教。
    这样的教读和通常的范读不同:分明是示范,却用测的方式,分明是让学生练读,却用赛的方式,分明是教读,却用评的形式。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读的欲望,而且大大提高了其听、读、说的水平,让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了展现和成功的快乐。
  朗读之法也并非只可“意会”。例如语音语调、重音轻音、停顿节奏、句式句调……招招式式,都不仅需要教师“声教”的影响,也需要教师以“言传”来教授。  怎样将这些看似枯燥繁琐的知识变得有滋有味呢?还是变“喂”变“塞”为“导”,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变读,《散步》一课中“一”和“不”的变调情况不少,《最后一课》“啊”的变调情况也很多,就让学生开书听读,标出老师所读的“一”、“不”、“啊”的不同读音,然后联系原文,讨论寻找变调规律、总结归纳,最后教师小结。
    这种先由听读获得的感性认识再自己上升到理性归纳的做法,不仅使学生感到这些知识易学难忘,迅速提升其朗读能力,而且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个个都相信自己能学、会学。
  真是“一石多鸟”。再如教“山行六七里”、“其一犬坐于前”等文言句的停顿,先让学生自己画停顿符号,并陈述理由,再集体评议。  就不仅帮他们掌握了语法,掌握了停顿技巧,也让他们学会了思考。
  读书懂得了入情入境,又掌握了一定的技巧,学生的创造激情就如同火山一样爆发:他们或高亢,或低徊;或笑语吟吟,或声泪俱下;或配乐朗诵,或角色演读;或独自摇头晃脑,或集体有领有合……面对这千般心智,万种风情,如果再谈作用,笔者只能感叹文字的苍白!二、教默读,让学生练“求知”的真功夫。
    学会了朗读,还只是迈出了“学读”的第一步。因为古人尚且“皓首”不能“穷经”,何况生活在知识日益更新、迅速爆炸的新世纪学生。不说互联网、图书馆中那高山瀚海般的知识足以让你“窒息”,单是《语文课程标准》“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的要求,也让你咋舌。
  因此,无论是从完成“课标”规定的教学任务看,还是从学生的发展看,都必须在阅读速度上做文章,必须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阅读工具——“目治”,或曰“眼读”。  具体操作方法是在讲清速读的作用(能快速而高效地求取知识,是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能力)、方法(扫视文眼和有关信息目标的搜捕法;凭借注释、提示、标题加速阅读的借助法;从领起句、收结句、中间重点句的联系比较求得快速阅读的联系法。
  )和要求(要养成默读和整体认知习惯,学会视线定向运动和准确扫视的方法,尽可能扩大视距,减少回视,恰当的控制和分配注意力,熟练地掌握文章字词句篇各级语言单位的理解技巧,随文猜读。  )后,按循序渐进原则训练。
  每次训练都依据体裁特点和文章特点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地提出具体测读要求。例如记叙文速读后或要求复述情节,或要求概括中心内容,或要求筛选主要事例,或要求谈思想启迪……当大多数学生速读能做到视读快、理解准、归纳简、记忆牢后,再让他们总结速读方法和学习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趁热打铁,训练跳读法,扫瞄法。
    可以说,学生懂得了“不求甚解”,学会了“一目十行”,“虎咽鲸吞”,就是掌握了获取新信息,求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工具和手段,就是领取了未来世界的“通行证”,也就能够随社会的进步而进步,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了。
  三、教品析,引学生获“开卷”的美享受。前面说过,读书的作用不仅仅是“实用性”的求知学技和谋职,也有“非功利性”的精神享受。  试想,古人“西风吹书读哪页”的悠闲固然是一种清雅,那么现代人茶余饭后,车上路旁,忙里偷闲地翻它个一两页,又何尝不是一种潇洒?更何况那些用心血凝成的文字能给读者以激情,使读者纯粹、博大!怎样才能让学生静心于书海,获得如饮甘泉,如汲琼浆,如沐玉露,如品香茗的享受呢?我的做法是让他们美美的读,细细的品,反复把玩,不断回味,自己去撞击作者的心扉。
    教品析也要经历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第一步:学品重点词语。为了让学生咽嚼前人、大家的“炼字”功夫,往往用错读法,以引起学生注意。例如《钱塘湖春行》先让学生自读后即关书听教师读,教师将“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故意读作“处处黄莺争大树,家家新燕啄田泥。  万花红遍迷人眼,青草早已没马蹄。”再让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就此引导讨论原诗之妙——处处扣早春“新”的景色,突出“喜”的情感。
  第二步:教写批注。具体操作方法是:在学生懂得了品词评段的基础上让学生集体口头讨论品评一段文字,教师执笔,将学生的议写成批注,给学生作示范,再让学生自读一段文字,自己动笔学写批注。  例如李婷同学写的《济南的冬天》的第一段批注。
  旁批:“①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如果写“没有风”就与实际情形不相符,而“没有风声”,就让我们想到济南的风是柔和的。②“日光永远那么毒”,一个“毒”,让人想到连地都要烤焦的火辣辣的太阳。③“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北”字很重要,我们中国幅员辽阔,如果南中国的冬天有这样的天气就不奇了。
    总批:这一段总写济南冬天的温情特点。本文要告诉我们的是北中国冬天的济南有“温晴的天气”。作者连用三个对比,写自己对济南冬天的整体感觉,引导我们想象:“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让那些在狂风吼叫,地冻天寒的地方的人对“没有风声”的济南羡慕无比,这是用北平的冷衬济南的暖,赞济南是“奇迹”。
    “冬天要能看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让那些在整个冬天都笼罩在阴霾中的人,对济南和煦的阳光无限向往。这是用伦敦的暗淡衬托济南的明朗,赞济南的冬天是“怪事。”“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又告诉我们济南冬天的情是恰到好处的“温晴”。
    这是用热带的炎热衬托济南的温和,最后水到渠成的赞叹:“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真不愧是大家手笔,让人叹为观止。万事开头难,有了这样的开头,以后就由课内的重点段落继而到优秀篇目,再到课外《学语文报》上的散文,到长篇小说的片段,训练学生写批注。
  让学生养成了“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第三步:教鉴赏。进入三年级后,我又在学生已经读了一定数量的议论文,多次展开过辩论会的前提下,在学生学会了写批注的基础上,在读小说活动中引导学生写文字鉴赏。
  操作方法仍然是先集体讨论一课,教师执笔写“人物形象评价”、“写作特点赏析”,为他们提供示范。再让他们自读其他篇目,任选角度学写“赏析”。  如读《不朽的失眠》,彭姣同学在《一切景语皆情语——评<不朽的失眠>的景物描写》中写道:“月亮西斜,乌啼粗嘎嘶哑,霜结千草,星子清霜,一粒粒零绝凄绝,以及那不怀好意的凉气,寒山寺夜半钟声……这些凄美的景物无一不在拨动张继心头的愁弦。
  月亮啊,你不应有恨,何事偏在我落地时明?而且是这样一幅意兴阑珊的样子,乌鸦呀,我张继心里已够苦了,你为何一声接一声地呱呱叫,难道你也在嘲笔我吗?不怀好意的凉气啊,我心冷得穿入骨髓,你为何还要雪上加霜?还有那钟声,你自己痛不痛我不管,为什么一记记都撞击在我的心坎上,正中要害……情感本是极难描写的东西,而张晓风却穿越一千二百年的时空,用自己的内心去撞击张继的心扉,用这‘景语’把张继的‘情语’表达得淋漓尽致,真不愧为大家手笔!”“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作为真正的阅读主体的学生,学会了充分挖掘作品的审美价值,能够做到幸福作品的幸福,痛苦着作品的痛苦,不就是最好的精神享受吗?著名语言学家张志公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巍巍书山,有取之不尽的宝藏;茫茫学海,有欣赏不完的风光。作为语文教师,我想只要给了学生探囊取宝的能力和欣赏风光的情趣,也就无愧于时代的要求,无愧于自己的良心了。  。

2007-04-30

110 0

你先说以前的生活怎样苦,比如凡卡啊,他从小就要帮人家干活,三餐不饱......现在我们吃饱穿暖,不用干活...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