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潮汕地区中秋特色食品都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0-09-24

0 0
    潮汕中秋美食品种颇多,这与潮人过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潮地气候、农事生产有很大关系。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糕饼类,潮汕各地月饼,甜的、咸的、荤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
  还有面饼、软糕、云片糕均为中秋节糕饼,为潮人送亲戚之佳品,可说潮人送月饼是睦亲的习俗;二是潮地中秋节季,天高气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时,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橄榄、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类美食;三是农产的芋头、南瓜,潮人用其制作芋泥、瓜浆也是潮人喜欢的。
    其中,中秋月饼是潮人一年一度的传统食品,过中秋节,没有一个潮汕人不品尝一下月饼的滋味的。虽然月饼可以有各种形制,潮汕各地也有自己的特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要求是正圆形。
  芋头、糍粑等也是潮人中秋必吃的。 。

2010-09-24

109 0
    潮汕中秋佳品是潮汕民间的传统节日的美食,是潮人古老文明美食的沉积,也是潮汕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国内的潮汕人和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海外侨胞对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中秋节的美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每逢佳节,人们总要准备美品,或邀集亲友,或全家团聚,共同欢庆中秋佳节。以下几个方面谈潮汕中秋节美食: 一、中秋节美食的渊源 要谈中秋美食,首先要了解中秋的起源。  潮人古代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俗。
  中秋节又名仲秋节,是在秋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时只有秋分的活动,而无中秋节。秋分是在八月十五日前后,但由于有闰月的关系,秋分可以出现在八月初至八月末的任何时候。然而,秋分是祭月的,古代潮人总是要把这个节日与月亮联系起来,如果秋分出现在下半月,甚至在月末,人们就很难见到月亮。
    在无月亮之夜过中秋节,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故后来潮人把中秋节的活动渐渐由秋分固定为八月十五日。把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定为中秋节,那正是满月之期,整个夜晚都能见到明月,这才能体现中秋节的真正情趣。
  潮汕中秋美食品种颇多,这与潮人过中秋节的文化内涵,潮地气候、农事生产有很大关系。  主要可分为三大类:一是糕饼类,潮汕各地月饼,甜的、咸的、荤的、什料的、多味的各式各样种类繁多。
  还有面饼、软糕、云片糕均为中秋节糕饼,为潮人送亲戚之佳品,可说潮人送月饼是睦亲的习俗;二是潮地中秋节季,天高气爽正是水果成熟之时,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油甘、橄榄、香蕉等也是潮人中秋的另一类美食;三是农产的芋头、南瓜,潮人用其制作芋泥、瓜浆也是潮人喜欢的。
     由于秋分祭月的习俗起源很古老,中秋节又与秋分祭月密切相关,所以作为中秋节日来说,它究竟起源于何时,现已很难说得清楚。从古人留下的历史记载来看,至明清时已与元旦、端阳等齐名。
  但潮汕中秋美食为潮人有别于其它各节日的饮食。 二、中秋节美食的内涵 由于潮地中秋节具有悠久的历史,历代各朝潮人在这节日美食习俗积淀着文明礼仪典雅之风,主要有:潮汕中秋节反映敬老之风,自古既已形成。
    古时,每到中秋之时,潮州府、揭阳县府、潮阳县府、饶平县府、澄海县府等官府就要在府治、县治挨家挨户对老人表示慰问,赠以类似糍粑一类的吃食,同时还送给坐凳和手杖。直到明清以后,在潮汕一带仍盛行中秋节吃糍粑,并以糍粑祭月。
  从中秋敬老的历史记载可以看出,潮人的祖先自古就有敬老的优良传统,这种传统值得提倡和发扬,使每年的仲秋八月成为敬老月,养成人人敬老的风气,让老人们都有一个安定幸福的晚年。   潮汕中秋节是团圆节,是潮地妇女们传统的归宁之日。
  到期夫妻双双到娘家探亲,而探亲必备礼物。礼物之中,中秋潮汕月饼美食及水果、农产等都是必备的食品。中秋向父母赠送礼品,这是潮人女儿对父母养育之恩的回报。潮人中秋节还有一个习俗,凡归宁的妇女,在中秋月夜返回,以便中秋节全家团聚。
    潮汕是个侨乡,不少妇女的丈夫远隔重洋,很多老的、中年的、年轻的少妇备些潮汕月饼、糕点水果祭月,托月寄意,更为情切。有关民谣道:“八月十五中秋夜,夜昏月朗天又睛。思君想君来看月,坐看明月到五更。
  听得寒蝉啼叫声,凄凄惨惨得人惊,不知我君在何处,欲托明月传心声。”此民谣体现旧时潮汕妇女对在南洋打工的丈夫的无限思念之情。  所以,中秋节又称为团圆节。 潮人古代中秋节有祭月的习俗,这种习俗是从皇家秋分祭月的习俗中继承下来的。
  但拜月是潮人妇女和孩童的事。“女不祭灶,男不圆月”,古已成例。潮入拜月称为拜月娘。月属阴,叫太阴娘,民间称为月娘。妇女拜月的重要心愿还在寻找一个好夫婿。潮汕有一首民谣道:“中秋夜,月娘娘。  深深拜,团团圆。
  好夫婿,结良缘。今年团圆,明年团圆。年年团圆。” 中秋赏月是潮人年年如是。中秋之夜,暮色降临,玉兔东升,潮人赏月的活动也就开始了。中秋赏月,根据各自不同的爱好和条件,可以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潮人或设家宴于月下,为孩子们讲述“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掏药”等古老的神话故事,共赏天伦之乐;或陈月饼、酒馔、柚、柿、杨桃、菠萝、石榴、油甘、橄榄、香蕉、芋头等食物于庭院、楼台,全家人在银色的月光下一面聚谈,一面品尝节日的佳品。
    拜月都在露天,城市楼上居民则在阳台天台,面向月娘。假若碰到“云盖中秋月”的情境,也要等着有点月光才祭拜,总盼望月娘能给光彩。在农村,妇女常常在这些祭品上施展些手工艺,如用糯米饭、米粉条砌塔山,用剪纸贴柚,用带枝叶的油甘扎成孔雀,用柚牙装扮白鸽等等,在汕头则较少见。
    现代人拜月,市上物品甚多,均图方便,不象从前工巧。或争先占坐酒楼玩月,以先睹月色为快;或到汕头港湾、中山公园、金砂公园等地驾轻舟泛江海作月夜之游;或徘徊于街市,以睹节日晚市热闹的场面;潮人的妇女们也盛装出游,互相往来,嬉戏在在月光下。
   我是潮州人。

2010-09-24

80 0
潮汕地区中秋特色食品都有面饼、软糕、云片糕均为中秋节糕饼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民俗传统
民俗传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