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汽车

捷达GT收油的时候偶尔会有唑车的感觉

99年捷达GT,高速时给油或是收油的时候偶尔会有唑车的感觉。请问正常吗?

全部回答

2010-05-05

63 0
    在论坛中看到有些网友说自己的车在行驶中出现了顿挫感,借此我找到了相关文章,重新发布一下!希望能给车友门提供帮助! 一辆2002年产捷达前卫轿车,在行驶中出现加速不良的故障。
  接车后,先验证故障现象,观察到怠速时发动机运转有轻微抖动,原地空踩油门,各工况好像都正常,无顿车现象。  随后笔者进行路试,慢踩油门踏板,加速性能还可以。急加速时,正如车主所述,有顿车现象产生。
   依据故障现象,笔者凭经验判断,故障区域是在油路上。发动机无负荷状态下,加速性能尚可,但负荷状态下有顿车现象,一般情况下,多属混合气过稀故障。那么影响混合气过稀的因素有哪些呢?笔者先检查燃油压力。
    假如燃油系统有故障,其压力达不到标准数值或者不能随节气门开度增大而升高,减小了供油量,就会产生加速不良的故障。接上燃油压力表,怠速状态下,读得燃油压力值为260 kPa,表针很平稳,加速时可达300 kPa左右,这说明汽油泵内部无机械磨损,汽油泵及燃油压力调节器工作正常。
     笔者分析,此时如能从发动机电控系统中读出故障码和从数据流中观察到喷油脉宽、氧传感器电压,可以作为判断该发动机混合气过稀的重要依据。连接诊断仪,读取故障码,结果显示无故障码。
  进入发动机动态数据流测试,怠速转速为850 r/min时,水温为88 ℃,节气门开度为6°,进气绝对压力为32 kPa,喷油脉宽为5.6 ms,氧传感器信号电压为0.3 V左右。  从以上数据流中,可以看出有几项数据异常。
  节气门开度为6°,说明节气门体脏污,正常值一般为5°以下;喷油脉宽5.6 ms,说明怠速状态下喷油量过大;氧传感器信号电压0.3 V,则说明混合气过稀。从喷油脉宽及氧传感器信号电压数值上分析,似乎有点自相矛盾。
  为什么喷油脉宽大(即喷油时间长),而氧传感器电压反而低呢?因氧传感器信号电压低,表示混合气过稀。  从理论上分析,喷油脉宽增大,会导致喷油量加大,混合气过浓,氧传感器信号电压应大于0.45 V以上。
  但从故障现象上分析,还是混合气过稀所致。为了验证究竟是喷油脉宽增大,还是氧传感器“谎报军情”,笔者拔下进气歧管上的真空管,拿来一瓶化油器清洗剂,把清洗剂喷入进气管内,即人为地加浓混合气,此时观察到数据流中的氧传感器信号电压迅速上升到0.8 V左右,显然氧传感器能正确反映混合气的浓度。
     由此看来,该故障还是混合气过稀造成的。发动机ECU指令喷油脉宽加大,而氧传感器信号电压总是显示混合气过稀,一定别有原因。那么导致该故障的原因又有哪些呢?如果真空密封系统漏气,也会导致混合气过稀,氧传感器得知这一信号后,反馈给发动机ECU,加大喷油脉宽。
    由于氧传感器修正喷油量有一定的范围,超过修正极限,也无能为力。假如真空进气系统大量漏气,就符合这种情形。遂接上真空表,怠速时真空表读数为68 kPa,表针指示平稳,显然真空密封系统无漏气故障。
   如果喷油器脏污堵塞,也会引起喷油量不足,此时氧传感器检测到混合气过稀,反馈到发动机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得到这一信息后,不断地加大喷油脉宽,当喷油器脏污堵塞较严重时,混合气极度偏稀,超过了氧传感器调节范围时,也就无法修正喷油量。
  拆下4个喷油器,上测试台并进行超声波清洗(图1),果然有2个喷油器堵塞较严重。因数据流中显示节气门开度为6°,表明有脏污,对节气门体进行了清洗(图2)。  随后笔者用诊断仪对怠速系统进行了自适应值的消除与匹配。
  应车主的要求进行路试,急踩油门时,各工况下加速性能均良好,无顿车现象,故障彻底排除。 希望这个能对您有所帮助。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汽车
汽车
选车
买车
用车
二手车
置换
驾驶/交规
违章
大众
丰田
福特
宝马
本田
别克
奔驰
汽车养护
汽车购买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