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中国最早公布的GDP?

中国在何时,由谁最先完成和公布了中国GDP指标?

全部回答

2009-11-27

0 0
    1985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采用GDP对国民经济进行核算, 我国开始了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核算模式等的研究。1986年,中国改革开放后首位学成归国的经济学博士张风波主持的国家七五重点科研项目“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最早完成和公布了我国自主研究的GDP指标,其要点被收入张风波主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集体执笔的《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与政策》1988年版。
    该研究参照世界银行的基本计算方法,根据中国国情进行了加权处理和项目调整,并通过汇率移动平均换算成美元表示的指标,系统地完成了中国1952-1986年三十多年GDP、人均GDP等指标制作,并进行了增长率和各要素变化及贡献度的分析研究,以及国际比较。
  同时,还比较了MPS(物资产品平衡表体系)与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两大体系对中国经济的分析结果。   张风波的成果不仅我国GDP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出版的十多部著作,数百专题报告和研究论文全面地涵盖了宏观经济,关于中国GDP的内容不足9页(《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与政策》26-34页)。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作为中国经济学界的先行者,他摆脱了中国传统政治经济学的束缚,也未落入西方学究们古典抽象经济学的旧俗。
    而是在兼收两者精华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当今各国经济结构和政策的最新成果和国际先进的科学分析手段,立足于对中国经济结构和运行规律的综合研究,创建了全新的中国宏观经济实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形成了中国经济学,尤其是经济政策研究的一大特色。

2009-11-28

103 0
    根据国务院的指示,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共同协作,经过反复研究和多次试点,于1992年设计出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 (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改革发展三十年回顾与展望 从1985年开始,我国就建立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理论基础、指导思想和核算模式等进行反复研究。
    国务院于1992年8月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正式开始在我国实行SNA体系,GDP也成了我国一个最为重要的经济指标, ( 中国青年报 2009-11-1 GDP的由来及其批评) 1984年至1992年,国家统计局会同有关部门在总结我国当时的国民经济核算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
    该方案采纳了SNA的基本核算原则、内容和方法,保留了MPS体系的部分内容。1992年1月,国务院组织有关方面专家进行论证,通过了这个方案。同年8月,国务院发出《关于实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案的通知》,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这一体系。
   (国家统计局网站 综上所述,中国完成并公布GDP指标应为1993年。  。

2009-11-28

101 0
    1988年﹐由张风波主编的《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与政策》提供了1952-1986年GDP数据﹐这是比较早宣布的建国头30年GDP数据。1997年﹐国家统计局和日本一桥大学进行的一项合作研究中﹐按照SNA原则对1952-1995年中国GDP数据进行了估算。
  把张风波提供的GDP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进行比较可以看出﹐除去1952年﹑1954年和1955年外﹐张风波GDP都小于统计局GDP﹔两者相差最小的是1955年﹐只有0。  1亿元﹐偏差率为0。
  1%﹔两者相对相差最大的是1962年﹐偏差率为7。2%。(李强: “用GDP评价建国头30年建设成就的几个问题” )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即SNA核算方法中的重要指标。
  我国改革开放后,为了便于进行国际比较也使用这一指标,对过去的GDP则从国民生产净值中推算出来。  根据张风波主编的《中国宏观经济结构与政策》的研究推算的结果,我国的GDP1952年为680。
  9亿元,到1978年增加为3,488。6亿元⑶,增长4。12倍,年均增长6。5%。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在我国是史无前例的,而且在世界上也十分罕见,远远超出了战后世界GDP每年平均增长的速度。
    (丁冰:“新中国前三十年生产建设的伟大成就”)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人文学科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