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军事

咳咳···枭龙会不会列装???

如果会 担负什么任务??? 如果不会 为什么???

全部回答

2009-10-03

0 0
    呵呵!随便说说! 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我不是什么智者,只是说说个人看法! 个人认为,枭龙列装的可能性非常小。原因如下: 第一,从分类上说,枭龙与歼十同属单发轻型战斗机,任务类型也重叠。
  但二者的性能相差不小,歼十要优于枭龙。同类型同任务的战斗机,列装多个机型这在现代空军并不多见,因为这对保障,升级,训练,指挥等都不利,会带来额外的负担。   第二,从发展潜力来说,基于超七计划的枭龙的气动布局基本上已经是该机体结构基础上的极致了,若要得到本质的提高,则需要伤筋动骨的大改,费力改个准三代,明显不符合战斗机向四代发展的潮流,而歼十的气动布局是先进的,且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虽然很难提升到四代的水平,但提升到三代半水平完全可能,潜力更大。
     第三,从装备需求来说,根据已经公开的档案看,我国最多时曾有4000架以上战斗机,2006年解密的档案显示我们一共生产装备的歼七各型约1100架(不含出口部分),但随着歼六及早期装备的歼七的退役,我国现在在役的歼七及歼八系列不足1000架,再加上歼十,歼十一以及买来的SU-30,估计总数不会超过1600(个人估计),这样的数量对于偌大的领空的确少了点,但在目前周边并无战事的前提下,也是够用了。
     第四,从世界装备状况来说,无论美国还是周边国家,都在更新其主战战机,枭龙的水平相比歼七已经进步不少,但也就勉强是F16A/B那个档次,而这与周边日韩印的主力战机还有差距,甚至相比越南新买的飞机都有不如。
  更不要说对方升级或更新了。在无战事的情况下花钱装备一种一列装就处于劣势的武器,很不明智。   第五,从价格及产能角度说,枭龙虽然可以共用歼七的生产线,有一定产能优势,但全面改进的内部构造会导致产能不会很快提升到极限,而造价也不会很便宜。
  假如枭龙与歼十产能相同的情况下,两架枭龙与一架歼十或歼十改型成本接近的话,你会选前者还是后者呢? 而且,枭龙的战力比起已经定型的L-15,也是互有短长的。  而我们列装这种新型教练机确是一种必然需求。
  因为现有的教练体系下,飞行员在飞过教练8之后,必须通过较长时间的同型双座战斗教练机飞行才能放单飞。这和美国等发达国家使用专门的三代界面教练机飞行后,经过较简单的模拟器和同型双座适应就能放单飞的训练模式还有距离,效费比也差! 所以,装备L15或同类型三代高教是必然趋势,而这些飞机也是能在战时动员起来的。
    其装备效能明显要高于装备枭龙。 所以,枭龙被列装的可能性个人认为很小,有博客说已经列装了8架,还说什么上舰。我看纯属忽悠。须知枭龙的起降距离还不如歼十。珠海航展上歼十曾表演过250米短距起飞的。
  而枭龙的起飞距离为最小450米。 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近期周边有重大战事发生,那时,所有产能都将被动员,当然也包括在产的枭龙,那是枭龙列装的唯一机会,不过我个人来说不希望这种机会出现。
     呵呵!仅供拍砖及讨论!呵呵!。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军事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军事
军事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