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孔圣人说“四十而不惑”。何解?

全部回答

2009-08-14

0 0
    有一年,郑板桥到山东莱州云峰山观摩郑公碑,晚间借宿在山下一老儒家中,老儒自称糊涂老人,言谈举止,高雅不凡,两人交谈十分投契。老人家中有一块特大砚台,石质细腻,镂刻精美,郑板桥看了大为赞赏。
  老人请郑板桥留下墨宝,以便请人刻于砚台背面,郑板桥感到糊涂老人必有来历,便题写了“难得糊涂”四字,并盖上了自己的名章“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  砚台有方桌大小,还有很大一块余空,郑板桥也请老人题写一段跋语,老人没加推辞,随手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尤难,由美石转入顽石更难。
  美于中,顽石外,藏野人之庐,不入富贵之门也。”写罢也盖了方印,印文是:“院试第一,乡试第二,殿试第三”郑板桥看后,知是一位情操高雅的退隐官员,顿生敬仰之意。  见砚台还有空隙,便又提笔补写了一段文字:“聪明难,糊涂尤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
  放一着,退一步,当下安心,非图后来报也。” 孔圣人说“四十而不惑”。都香手机文化大学解释为:这句话不知让多少四十岁左右的人困惑。其实生活到处充满着疑惑,四十岁的人应该知道不必事事都打破沙锅问到底。
     。

2009-08-14

70 0
应该联系上下文来解,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孔子本义,随阅历增加而人生况味不同。四十不惑,乃是对于纯粹学问(即今之知识)上的问题没有什么疑惑了。这并不是说夫子明了了一切学问,而是说夫子把握了追求学问的门径,学海无涯,有路走自可无惑。五十知天命,到五十岁才知道学问之外,别有天命在,此非学问所能容,夫子罕言命,他相信了天命的存在,而其实并不能解释天命。夫子很谦虚老实。

2009-08-13

41 0
这是最简单的文言,,,四十岁就没有什么疑惑了,,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

2009-08-13

44 0
对于人世间的是是非非没有什么疑惑,对待生老病死,心知坦然。

2009-08-13

43 0
没有什么理解不了的事情了

2009-08-13

42 0
人到四十岁以后,就没有什么不解的问题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