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那钱是从哪来的?

昨晚看新闻,国家4万亿的拉动内需,带动了地方政府十多万亿的联动投资效应,国家和地方政府手里有那么多的钱么?如果没有,那么那么多的钱从哪里来呢?如果国家靠发国债,地方政府也靠发地方债券,那还不是靠劳动人民来认购这些债券么?要是劳动人民的钱都去买债券了,那又如何去用消费拉动内需呢?

全部回答

2008-11-29

0 0
    4万亿将从哪来?   从短期来看,发国债等财政手段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压力不太大。但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仍有抬头的可能   ★ 本刊记者/孙春艳   巨额资金如何筹措?“国家将会调整明后年的财政预算资金,铁路、公路等相关部门的政府收费基金也将纳入其中。
    ”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苏明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   发行国债   在11月14日国新办的“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新闻发布会上,发改委副主任穆虹称,到2010年底,中央投资安排将达到1。
  18万亿元。   “这1。18万亿元资金,其实是以中央财政为主导,相关部门政府收费基金为补充来解决的。  ”苏明说。   比如交通部门的养路费,铁道部的铁路建设基金,水利部的水利建设基金等,虽然名义上不是政府的财政收入,但都要用在10项涉及的基建项目中。
     但是,以目前中央财政的支付能力,支付未来投资能否足够?   社科院财贸所财贸研究中心副主任杨志勇向《中国新闻周刊》介绍,自1998年以来,中央的财政收入一直处于同比快速增长的态势,今年上半年全国财政收入3。
    48万亿元,与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而去年一年的全国财政总收入是5。1万亿元。4万亿支出将达到一年财收的80%。   但今年中央财政收入出现了很大的变化。进入三季度后,财政收入增速下降明显,7、8、9月的增长率分别为16。
  5%、10。1%、3。1%,10月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0。  3%,其中,中央财政收入2776。38亿元,同比下降8。4%。   “受经济增长放缓、企业效益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明年的财政收入压力将继续增大,因民生和基建投资的安排力度加大,财政赤字率将上升很快。
  ”苏明说。   在财政出现紧张状态下,缩减财政既往的支出可能是策略之一。  比如,中央最近削减了部门公用经费,如出国经费等,转移用作扩大内需。   但仅靠缩减是非常不够的。
  发行国债可能是比较便利的选择。据德意志银行日前发布的报告称,为了保证GDP增长8%的速度,中国明年财政或许会出现4000亿左右的赤字。通过发行公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在14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称,1。
  18万亿元资金可以肯定地说这会影响到2009年乃至2010年的预算,但规模在可控范围内。据了解,中国一直实行年度国债余额管理制度,这也意味着今后两年的国债余额将扩大。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2000年起,国债发行总量呈现出逐级上升势头。
    2005年超过7000亿元,2006年为8883亿元,2007年由于发行了1。5万亿的特别国债,全年国债发行量达到创纪录的23483。28亿元。   “为将未来几年的对财政的影响降到最小,10年左右的中长期国债将加大发行力度。
  ”苏明说,中国今年的长期国债发行规模为300亿,之前几年也在500亿至800亿之间。  10月30日,国家信息中心的一份研究报告建议2009年中央长期建设国债发行规模扩大到2000亿元人民币。
     但发行国债,货币资金将被回收,市场流通的货币量下降,对私人部门投资会产生“挤出效应”。   货币增发   发行国债之外,增发货币也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个方法,但由此可能会带来的通胀效应,成为增发货币的困扰。
       “增发货币的可能性是有的。但一旦货币当局在银行贷款中把关不严,贷得过多,就会导致货币发行的幅度快于经济增长速度。”苏明说。   中国目前的货币增速过缓,成为增发货币的理由。
  从去年10月起至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一直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今年10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速连续第五个月走低,狭义货币量M1余额同比增长8。  85%,货币增速已连续六个月走低。
     另外,央行独立性是制约因财政扩张原因而增发货币的最主要理由。“自1994年实行银行结售汇制度以来,我国的财政透支制度已经不存在,即财政部不可以直接向中国人民银行要钱。我国的货币政策是相对独立的。
  ”杨志勇认为。   因此,从短期来看,发国债等财政手段对通货膨胀形成的压力不太大。  但从长期看,通货膨胀仍有抬头的可能。通货膨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的增长速度,过量的货币发行必定会引起通货膨胀,并带来恶性后果。
     “过量增发货币,一般只有在所有的财政和货币政策都不起效用的时候,做最后一搏。这次扩大内需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杨志勇认为,中央银行最首要的任务是以本国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市场经济最主要作用是资源配置,而货币起价格信号作用,一旦币值不稳,会带来无法制定政策的后果。
       地方可能增加非税收入   国务院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中,第九条是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据国务院十项措施中解释,增值税转型将减轻企业负担共1200亿元左右。
     但在扩张性财政的压力下,减税很难持续。  “财政收入面临巨大压力的同时减税要量力而行。就拿增值税改革来说,目前房屋建筑和汽车还不能抵税。”杨志勇说。   “我国的税收制度改革,向来不是以减税为目的的,而是要发挥税收的作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
  ”苏明说。   据他介绍,未来两年国家将加大税收结构的调整力度,目前摆在税收出台日程的有燃油税、资源税和城建维护税等。     此前,中国政府多次表示燃油税将择机出台。
  目前10月份的CPI为4%,物价处于下行通道,国际油价从每桶140多美元的高位一路下跌至每桶60多美元。在这一时机出台燃油税,对消费者支出的影响不大,很容易被民众接受。   大规模减税不可能,但大规模增税也同样不可能。
    地方政府的各种非税收入却有可能抬头,增加企业的负担。据杨志勇介绍,越是发达地区这种非税收入越多。比如此前地方政府卖地的收入。   此次4万亿的扩张性财政投资来源,不仅在中央层面,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本也占了重要部分。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表示,这4万亿元投资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金融系统贷款和其他来源资金(包括可用的国外资金)的总和。     据杨志勇介绍,目前地方欠债严重,且债务情况如何尚不清楚。
  地方的各种直接显性负债、直接隐性负债、显性负债和隐性负债交错其中。财政部已将一份有关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方案提交国务院。   地方政府本身债务缠身,如何能拿出钱扩大内需?“地方很多债务不是需要立刻偿还的,并不影响其适当投资。
    ”苏明认为,中央投入一部分钱,将带动地方投资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拉动地方的GDP增长,在房地产市场不再起支撑作用的状况下,地方政府很愿意投资。   而调动社会资本将是未来两年的重头戏。
  自国家公布扩大内需的10项措施以来。发改委所处的北京三里河地区旅店迅速升温,挤满了全国各地来询问项目的投资者们。     “今日的财富聚集状况非1998年时所能比,一部分手中有大量资金,一旦政策引导到位,这部分钱将迅速集结。
  ”杨志勇说。   这些年政府对投资已经建立了一套奖补机制,比如投资补助,一个1000万的项目,政府投资100万至200万,地方政府再出一些,带动效应就起来了;还有贴息的手段。  比如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是5%,政府贴息2%。
   ★ 。

2008-11-30

317 0
    1,如果国家靠发国债,地方政府也靠发地方债券,那还不是靠劳动人民来认购这些债券么? 没错,政府举债,百姓埋单。 当然,多数买债券是有投资回报的。 2,要是劳动人民的钱都去买债券了,那又如何去用消费拉动内需呢? 买债券的钱肯定不是日常消费资金。
   3,这4万亿带动的十多万亿到底是刺激内需还是拉动GDP?? 这好像完全是两码事吧?? 建设资金带动许多相关产业链,增加就业,增加个人收入,因此会拉动消费,产业链和消费同步拉动,GDP自然也会拉动。
    两者密切相关。 4,最近大幅度下调银行利率,是不是为了大规模地发国债创造条件呢? 主要是增加贷款活力,放贷增加,投资就会增加。当然,举债成本也会下降。包括国债。

2008-11-23

318 0
    楼主好象不是学经济的吧!!另外,这个消息应该很久了呀!! 首先,这些钱不是马上一次性的投入,而是分批分量的投入,正如楼上“更深的蓝”所说,这些钱是通过政府的财政预算,在未来一共投入的!!地方政府那些也是一样的!! 就目前来说,他们应该没有那么多钱,但这是一个总量,通过未来的财政收入和政府的一些赤子应该能够实现的!! 这些钱可以通过税收,政府债券,银行贷款等多种方式实现!! “如果国家靠发国债,地方政府也靠发地方债券,那还不是靠劳动人民来认购这些债券么?”须眉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想起了去年参加2007年人民银行考试时的一个简答题——李嘉图等价了!!一般来说,债券的认购不仅仅是一般的所谓的劳动人民,还有一些企业,银行,投资机构,外国政府等等!! “要是劳动人民的钱都去买债券了,那又如何去用消费拉动内需呢?”关于这个问题,是因为那些人民手中的余钱全都持有在手中,不愿意消费!而政府正好可以通过发行债券,将人们手中的钱聚集到政府手中,政府可以用这些钱建一些大型的工程啊,投入一些基础产业呀什么的,从而拉动消费。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吧:一个政府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的钱来修一个大型的水电站,修电站需要人力吧,从而拉动了就业,使这些人有了钱去消费;修电站需要买一些基本的大型设施吧,从而拉动了钢铁,水泥,机械,电子等等多种产业的发展,使这些产业的工人有钱去消费,从而拉动了经济的增长啊!这不就是政府通过公债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吗!!这也是凯恩斯的积极的财政政策!!也是美国能够走出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一个原因!! 关于“到底是刺激内需还是拉动GDP”的问题,应该是同一回事啊!!Y(国内生产总值,就是俗称的GDP)= C(消费)+ I(投资)+ G(政府购买)+ (X - M)(净出口),而 C + I + G 就是一国的内部需求,X - M 就是一国的外部需求,一国的内需上升,GDP自然增加啊!!另外,最近人民币升值趋势很强,大量对外出口企业倒闭(楼主应该知道的啊!!),这4万亿不可能能够拉动外部需求啦!! 关于中央银行降低利率,不是为了大规模的增发国债啦!!根据“李嘉图等价”:当政府需要一笔财政收入时,无论是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还是通过税收的方式取得,其结果都不会影响消费者的消费和投资行为!! 其实,央行降低利率,是为了促进投资,促进消费,尤其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增长,从而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内需!! 。
    。

2008-11-23

319 0
都是靠发债的,中央有可能允许地方政府发行地方债券,但对地方政府发债的控制也有很大的,万一控制不住,那后果不堪设想 这里的4W亿只不过是表面中央政府的态度,鼓励内需,投资很多工程那就会制造很多就业岗位 说白了,人民币是谁生产的,不就是政府嘛,中国么也只能靠政府来拉动内需,毕竟老百姓的收入还是少的可怜,美国那么庞大的GDP都是靠消费性支出来支撑的

2008-11-23

317 0
4万亿也好,10多万亿也好 首先,它不是一年要花的钱.今年第四季度追加的仅仅是4千亿 其次,这4千亿怎么来的?是追加预算.严格说,在年初人大预算里存在.国务院手里有机动预算. 第三,4万亿是累计到2010年的,要逐步分解到各年预算.从这些年财政看,我们的预算没问题. 第四,各省的钱同上.

2008-11-23

317 0
    内需分为投资内需和消费内需 四万亿的投资内需 其实更多的是既定投资 把原本大年三十杀的猪 改为初一杀 隔了一天 吃的就是第二年的猪肉 当前股市低迷 尽管 政府用了一切手段重树信心 毕竟大多数股民还忙于舔血 所以 股市 已经暂时失去了融资功能 无可奈何之下 只能重新使用老办法 摊派 吧 地方财政上奉献一点 反正都是地方行为 搞出民怨来就处理地方 好在 地方政府也对基础设施投资情有独钟 挖地三尺 也会拿得出 钱来 只可怜了那些不在射程内的行业和项目 市场的资金和利润就 那么多 如果只被少数几个行业拿走 其他行业自然就没了 其他行业 就会出现裁员 减薪等状况 所以 当前的政策无异于饮鸩止渴 能推 多远就推多远罢了 。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求职就业
军事
时事政治
法律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其他社会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