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升学入学 考研

高一政治

谈一谈: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全部回答

2008-11-03

0 0
    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中,货币政策是被看作需求管理政策的。实际上,货币政策不仅影响总需求,也影响总供给,因此它同时也是供给管理政策。货币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调节利率,而利率对经济有两方面的影响。
  一方面,利率的变动可以影响投资需求,从而对总需求产生影响,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总需求效应,货币政策在这里就是需求管理政策。  另一方面,利率同时也是资本的使用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利率的变动将使生产的要素成本发生变动,从而影响总供给,这就是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货币政策在这里就是供给管理政策。
   以降低利率为例,利率的降低将使投资成本下降,从而增加投资;同时,利率的降低也会使现有资本的使用成本降低,从而增加总供给。  此时,利率的这两种效应都促使产出增加,但对价格水平的影响是不同的:总供给效应使得价格水平下降,而总需求效应使得价格水平上升。
  价格水平最终是下降还是上升,就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纵观世界各国经济,从货币政策的实际作用效果来看,总需求效应一般大于总供给效应,因为总体来说放松银根的货币政策一般会带动价格水平上升。   那么,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呢?货币政策对总供给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即货币的变动影响利率,然后利率的变化影响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的变动再影响总供给。
  相应地,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的大小便取决于这三个环节。 首先,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有多大?在其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越大,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就越大,而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又取决于货币需求对利率的敏感程度,货币需求对利率越敏感,货币政策对利率的影响就越小,因而,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就越小。
     其次,利率变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程度有多大?这取决于经济中的总资本存量,总资本存量越大,利率的变动对生产成本的影响就越大。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超高储蓄导致快速的资本深化,因而我国经济的资本密集度不断加大,这样就会使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越来越大。
   其三,生产成本的变动对总供给的影响有多大?这取决于总供给对价格水平的敏感程度,总供给对价格水平越敏感,给定的生产成本的变动对总供给的影响就越大,因而,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就越大。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总供给对价格水平较敏感呢?一般而言,一个经济的闲置生产能力越多,总供给对价格水平就越敏感,因此,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就较大。
   如前所述,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对价格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因此,如果我们在关注经济增长的同时还关注通货膨胀,那么,在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和设计宏观经济政策时,我们就必须密切注意和严格区分一项政策的需求效应和供给效应。
    扩张性供给管理政策的特点就在于能够解决就业问题而又不引起通货膨胀,这是需求管理政策所不具备的。所以,供给管理政策能够同时解决失业问题和通货膨胀问题。不过,供给管理政策的问题也在于此:扩张性供给管理政策实际上会导致通货紧缩。
  因此,如果要使用供给管理政策解决失业问题,就必须有扩张性需求管理政策的配合,以避免通货紧缩。  而货币政策恰恰同时具有总供给效应和总需求效应。 对于货币政策的总供给效应,我国已经有人注意到了。
  1998年,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根据1997年前后中国的实际情况对货币政策对总生产成本的影响做出了估计。据他们分析,从1996年到1997年,贷款利率下降了5。  17个百分点,如果以1995年底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万多亿元为基础,这将减少企业利息负担2400亿左右。
  他们认为,“降息的作用在一定意义上相当于减税,而且数量肯定要大于减税(主要是减费)”。 考虑到货币政策的供给效应后,就能够比较好地解释我国从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经历。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中央银行采取了扩张性的货币政策,M2的增长率每年都在20%以上。
  按照常理,我国那几年应该有较高的通货膨胀,至少不会出现通货紧缩。但是,那几年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连续几年通货膨胀率都接近0,有的年份甚至出现了负的通货膨胀。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在这一段时间,我国经济的总需求对利率不敏感,因此货币政策的需求效应很小。
    但是,由于经济中存在大量的闲置生产能力,因而货币政策的供给效应较大。这样,在货币政策的供给效应大于需求效应的情况下,就出现了经济增长、物价下跌的局面。

2008-11-03

98 0
    一、货币政策概述   狭义货币政策: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经济目标(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国际收支)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给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措施的总合。
     广义货币政策:指政府、中央银行和其他有关部门所有有关货币方面的规定和采取的影响金融变量的一切措施。  (包括金融体制改革,也就是规则的改变等)   两者的不同主要在于后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关部门,他们往往影响金融体制中的外生变量,改变游戏规则,如硬性限制信贷规模,信贷方向,开放和开发金融市场。
  前者则是中央银行在稳定的体制中利用贴现率,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达到改变利率和货币供给量的目标。   目前中国实行的是:从紧的货币政策和稳健的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是通过政府对国家的货币、信贷及银行体制的管理来实施的。
  货币政策的性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应,以及货币、产出和通货膨胀三者之间联系的方式)是宏观经济学中最吸引人、最重要、也最富争议的领域之一。一国政府拥有多种政策工具可用来实现其宏观经济目标。  其中主要包括:   (1)由政府支出和税收所组成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过影响国民储蓄以及对工作和储蓄的激励,从而影响长期经济增长。   (2)货币政策由中央银行执行,它影响货币供给。   通过中央银行调节货币供应量,影响利息率及经济中的信贷供应程度来间接影响总需求,以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趋于理想的均衡的一系列措施。
    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   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增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削减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  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
     货币政策调节的对象是货币供应量,即全社会总的购买力,具体表现形式为:流通中的现金和个人、企事业单位在银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现金与消费物价水平变动密切相关,是最活跃的货币,一直是中央银行关注和调节的重要目标。
       货币政策工具是指中央银行为调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   货币政策是涉及经济全局的宏观政策,与财政政策、投资政策、 分配政策和外资政策等关系十分密切,必须实施综合配套措施才能保持币值稳定。
     根据央行定义,货币政策工具库主要包括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贷款或贴现以及利率政策和汇率政策等。  从学术角度,它大体可以分为数量工具和价格工具。价格工具集中体现在利率或汇率水平的调整上。
  数量工具则更加丰富,如公开市场业务的央行票据、准备金率调整等,它聚焦于货币供应量的调整。 编辑本段二、运用货币政策的主要措施   运用货币政策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个方面:   第一,控制货币发行。
        第二,控制和调节对政府的贷款。   第三,推行公开市场业务。   第四,改变存款准备金率。。    第五,调整再贴现率。   第六,选择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编辑本段三、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指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反映了社会经济对货币政策的客观要求。     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一般有四个:稳定物价、充分就业、促进经济增长和平衡国际收支等。
     稳定物价   稳定物价目标是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而物价稳定的实质是币值的稳定。所谓币值,原指单位货币的含金量,在现代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衡量币值稳定与否,已经不再是根据单位货币的含金量;而是根据单位货币的购买力,即在一定条件下单位货币购买商品的能力。
    它通常以一揽子商品的物价指数,或综合物价指数来表示。目前各国政府和经济学家通常采用综合物价指数来衡量币值是否稳定。物价指数上升,表示货币贬值;物价指数下降,则表示货币升值。
  稳定物价是一个相对概念,就是要控制通货膨胀,使一般物价水平在短期内不发生急剧的波动。衡量物价稳定与否,从各国的情况看,通常使用的指标有三个:一是GNP(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指数,它以构成国民生产总值的最终产品和劳务为对象,反映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
    二是消费物价指数,它以消费者日常生活支出为对象,能较准确地反映消费物价水平的变化情况。三是批发物价指数,它以批发交易为对象,能较准确地反映大宗批发交易的物价变动情况。需要注意的是,除了通货膨胀以外,还有一些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因素,如季节性因素、消费者嗜好的改变、经济与工业结构的改变等等,也会引起物价的变化。
    总之,在动态的经济社会里,要将物价冻结在一个绝对的水平上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能否把物价控制在经济增长所允许的限度内。这个限度的确定,各个国家不尽相同,主要取决于各国经济发展情况。
  另外,传统习惯也有很大的影响。有人认为,物价水平最好是不增不减,或者只能允许在1%的幅度内波动,这就是物价稳定;也有人认为,物价水平不增不减是不可能的,只要我们能把物价的上涨幅度控制在1—2%就算稳定了;还有人认为,物价每年上涨在3%左右就可以称之为物价稳定。
       充分就业   所谓充分就业目标,就是要保持一个较高的、稳定的水平。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凡是有能力并自愿参加工作者,都能在较合理的条件下随时找到适当的工作。   充分就业,是针对所有可利用资源的利用程度而言的。
  但要测定各种经济资源的利用程度是非常困难的,一般以劳动力的就业程度为基准,即以失业率指标来衡量劳动力的就业程度。  所谓失业率,指社会的失业人数与愿意就业的劳动力之比,失业率的大小,也就代表了社会的充分就业程度。
  失业,理论上讲,表示了生产资源的一种浪费,失业率越高,对社会经济增长越是不利,因此,各国都力图把失业率降到最低的水平,以实现其经济增长的目标。造成失业的原因主要有:   1。  总需求不足。
  由于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使经济社会的各种经济资源(包括劳动力资源)无法得到正常与充分的利用。主要表现为:一是周期性的失业。这是在经济周期中的经济危机与萧条阶段,由于需求不足所造成的失业。二是持续的普遍性的失业。
  这是真正的失业,它是由一个长期的经济周期或一系列的周期所导致的劳动力需求长期不足的失业。     2。总需求分布不平衡。由于总需求在整个经济中分布不均衡,造成某些行业职业或地区缺乏需求。
  它是劳动的不流动性造成的结果。主要有:其一,摩擦性的失业。当一个国家某个地区的某一类职业的工人找不到工作,而在另外一些地区却又缺乏这种类型的工人时,就产生了摩擦性失业。  其二,结构性的失业。
  在劳动力需求条件与供给条件的长期变化中,由于劳动的不流动性,致使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种类不相符合。在某些崛起行业中可能出现劳动力不足,而在一些生产不景气的行业中又会出现劳动力过剩。此外,由于采用新技术也会引起劳动力需求的改变。
     3。季节性的失业。  有些行业的工作季节性很强,而各种季节性工作所需要的技术工作又不能相互替代,季节性失业可以设法减少,但无法完全避免。   4。正常的或过渡性的失业。
  在动态的经济社会中,平时总有一些人要变换他们的工作,或者换一个职业,或者换一个雇主,有的可能调到其它地区工作,当某项合同到期时也会出现劳动力多余。  这些情况中,未找到另一个工作之前,常常会有短暂的失业。
     西方经济学认为,除需求不足造成的失业外,其它种种原团造成的失业是不可避免的现象。从经济效率的角度看,保持一定的失业水平是适当的,充分就业目标不意味着失业率等于零,美国多数学者认为4%的失业率即为充分就业,而一些婪为保守的学者则认为应将失业率压低到2—3%以下。
       [编辑]经济增长   所谓经济增长就是指国民主产总值的增长必须保持合理的、较高的速度。目前各国衡量经济增长的指标一般采用人均实际国民主产总值的年增长率,即用人均名义国民主产总值年增长率剔除物价上涨率后的人均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来衡量。
  政府一般对计划期的实际GNP 增长幅度定出指标,用百分比表示,中央银行即以此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当然,经济的合理增长需要多种因素的配合,最重要的是要增加各种经济资源,如人力、财力、物力,并且要求各种经济资源实现最佳配置。
  中央银行作为国民经济中的货币主管部门,直接影响到其中的财力部分,对资本的供给与配置产生巨大作用。因此,中央银行以经济增长为目标,指的是中央银行在接受既定目标的前提下,通过其所能操纵的工具对资源的运用加以组合和协调。
    一般地说,中央银行可以用增加货币供给或降低实际利率水平的办法来促进投资增加;或者通过控制通货膨胀率,以消除其所产生的不确定性和页期效应对投资的影响。   虽然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普遍将经济增长列为货币政策目标之一,但由于它在各国货币政策目标中所处的地位不同,其重要程度不尽相同,就一国而言,在各个历史时期也并不一样。
    从美国来看,高度重视经济增长是在30—50 年代,因为当时美国面临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生产严重下降,以及随后出现的50 年代初的经济衰退。而自70 年代以来,尤其是1981年里根担任总统之后,货币政策目标则以反通货膨胀为重点。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也同样提出了发展经济的目标,但那是基于战后的生产极度衰退而言,实际上,在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这两个目标的重点选择上,日本始终以稳定物价为主。  联邦德国由于吸取两次世界大战之后爆发恶性通货膨胀的惨痛教训,因而虽把经济增长也列入政策目标之一,但在实际执行中宁愿以牺牲经济增长来换取马克的稳定。
  不过也有例外,如南朝鲜的货币政策目标曾一度是经济增长为主,稳定物价被置于次要位置。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考研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升学入学
考研
小学教育
中考
高考
考研
考研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