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再说“北大学子卖猪肉”事件

   曾经,北大毕业生陆步轩当屠夫的新闻轰动大江南北,并引发了人们关于浪费人才的大讨论。 几年后,另一位北大才子陈生也悄悄进入养猪行业,并在不到两年时间开设了近100家猪肉连锁店,营业额达2个亿,成了千万富翁,人称广州“猪肉大王”。 遥想当年,他们都曾是应试教育的佼佼者,也一定是想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的,因为单纯卖猪肉是不必上北大的。
   但是现今的境遇已经完全背离了当初的梦想和选择,我倒不觉得这是“被逼无奈”的选择,而应该是“适者生存”的最好典范。   套用一句话:做自己的事,让别人去琢磨吧。 。

全部回答

2008-10-16

0 0
    见仁见智,勉强不得。 单纯卖猪肉是不必上北大的,到劳动局办一个证,到工商局申请,到卫生局出张证明就行了,或者只靠一张卫生证明,到市场租档口就行了。 大学生买猪肉,中学生该干什么,不过,读完大学以后再读技工的,倒有不少。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人生就是这样。   陆,陈二人现今的境遇已经完全背离了当初的梦想和选择,而且没有尽忠。 很多中学都缺教师,他们没有投身教育事业,这是无奈的选择? 人各有志 既然选择了买猪肉,我们应该同情他们,这是文科生无奈的选择 但我不提倡所有的大学生都卖猪肉,我希望以后的大学生文理兼修() 重复那句歌:背弃理想,谁人都可以 丶;ˊ。
     ╭∞━━╮╭━━∞╮。丶;ˊ。  ˋ。☆`:┃ ⌒ ⌒┃┃⌒ ⌒ ┃ˋ☆:ˋ  ˊ;丶╲┃ ┃ ┃┃┃▂ ▂┃╱:\\\\\\\\\\\\\\\'丶`      ?━━━??━━━? 。
  

2008-10-17

427 0
    一、这件事之所以有争议,应该是说卖猪肉不需要知识不需要高素质吧?但现在有知识高素质的人卖了猪肉并证实了在这个工作上干出名堂与知识和高素质有关。那么,还有什么可争论的呢? 二、关于分数与知识能力的关系问题。
  是的,北大清华的确有啥事也干不了的,正如前两年大众一直说许多大学生高分低能一样。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就总体而言分数与能力是成正相关的,而北大清华录取了最高分数段的学生。就工作岗位而言,高级岗位大学毕业生占有绝对数量,而如果有这样的统计的话,我相信北大清华毕业生在更高一级的工作岗位上占有的数量比别的大学应是有优势的。
   这件事说到底是因为有“北大”两个字才格外引人注目。  实际上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甚至拣破烂的也多的是,北大生就算卖肉没卖出名堂又有什么呢?这只是个例,不能证明北大什么。
   三、接上面字母兄的话。 俺不认为专业决定职业。俺本人就一再想转换职业,因为兴趣在不断转换。俺只记得当年只想上大学,学什么还真没在意,因为那个时候没志向也没兴趣,不知道自己想干吗。   中国不只是教育体制有问题。
  系统,是系统有问题,而不是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有问题。

2008-10-16

414 0
卖不卖猪肉和是不是北大学生之间没有必要的关系,也没有拿出来被人评说的必要。当初有媒体当作新闻报出来,只能是媒体的无聊和偏见。要是说北大的学生因无能饿死,还要北大检讨自己的教育有误吗? 我们是不是太不自信?太注意名气?

2008-10-15

429 0
    记得看到过一篇疑似恶搞的文章,说的是一个从事非常规服务行业的女性,如何利用经济学知识和头脑,以最小代价换得最多养老储备的事情。虽然看完后对这个女性形象很反感,但是不得不说其思维敏捷、眼光狠毒(或者说是作者构思?),在下不如。
   关于楼主和楼上的问题,个人觉得可以这么说。   1)脑子越锻炼才能越灵活。而这个“锻炼”,靠的就是不断学习新的东西。而一般来说,这个“不断学习”在我们国家多半就和很多学历挂钩。
   2)普通人应付日常生活里的问题,靠的未必是随机应变,靠“经验”的情况肯定也不少。而这个“经验”的获得,除了靠一堑一智这种笨办法,还可以靠主动的学习、记忆。  这个未必和学历挂钩,但是却很有利于催生高的个人素质。
   所以虽然分不清楚因果。但是主动/被动接受各种教育,和工作、事业是否成功肯定有关系——而那些接受的教育和工作、事业的领域未必得一致。

2008-10-15

428 0
不太知道这位老兄是学什么专业的. 如果是学商业的,那么,还是学有所用的.可以说是适得其所. 但如果是学中文,英文,汉语言文学,哲学,历史,心理学,马哲,党史,宗教学,等等这些专业的话,无论它赚了多少钱,都是对中国教育体制的一个污辱,是对中国教育体制的嘲讽.

2008-10-15

398 0
是金子,是人才从事任何行业都会发光!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其他社会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