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清朝时是否流行《红楼梦》

清朝时这部小说就很流行了吧?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吗?

全部回答

2008-06-15

0 0

I THANK HONG LOU MEN WAS POPUIAR IN QING 三侠五义, 金梅瓶, 西厢记

2008-06-15

113 0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长篇小说,写成于清朝乾隆帝中期(甲戌,1754年),《红楼梦》书内提及的书名还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清乾隆帝四十九年甲辰(1784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在此之前,此书一般都题为《石头记》。
    此后《红楼梦》便取代《石头记》而成为通行的书名。《红楼梦》曾被评为中国最具文学成就的古典小说及章回小说的巅峰之作,被认为是“中国四大名著”之首。在现代产生了一门以研究红楼梦为主题的学科“红学”。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形式流传。1792年程伟元和高鹗在“程乙本”《红楼梦引言》中说:“是书前80回藏书家抄录传阅几30年矣”。  可见,《红楼梦》在社会上流传当开始于1763年或1764年,也就是曹雪芹去世后不久。
  其书名或为《石头记》,或为《红楼梦》,因部分版本中有脂砚斋等人的大量批语而被统称为“脂评本”或 “脂批本”,简称为“脂本”。绝大部分“脂本”只有前80回,被认为更接近曹雪芹的原作。  现存的早期“脂本”已知有十数种,大部分已影印出版。
  1911年出版的石印戚序本是第一部印刷版“脂本”。1982年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以庚辰本为主要底本校订出版《红楼梦》。此后中国大陆出版的《红楼梦》中,前80回大部分都是以一种或几种“脂本”为底本汇校而成。
   程伟元和高鹗于乾隆帝五十六年(1791年)整理出版120回木活字本《红楼梦》,被称为 “程甲本”。  “程甲本”前80回的底本也是一个“脂本”,但删去了几乎全部批语。
  其后40回一般认为是程伟元和高鹗所续,但也有人认为续书者另有其人,程高只是整理者。自此时起至清末,“程甲本”被大量翻印出版,成为当时流传最广的版本。程伟元和高鹗于次年(1792年)又出版了“程乙本”。
    “程乙本”是在“程甲本”的基础上修订的,对前80回作了大量的篡改。此本在清代影响不大,至民国方由胡适提倡而成其后数十年主流,至今台湾出版的《红楼梦》仍以此本为主。红楼梦 - 诸本关系都出自曹雪芹的同一个传世稿本。
  诸本间的差异,是在传抄中形成的,雪芹并没有多个稿本传世。   目前对后四十回续作有一种看法: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曹雪芹已经在逝世前基本完成了《红楼梦》的书稿,故有“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之语。
  这种看法认为,之所以有后四十回的续作,乃是一个政治行为。据考证,曹家与当时中国的皇族关系密切。  《红楼梦》一书的历史、政治语境,乃是当时一场有名的政治风波“弘皙逆案”。又综合红学界已经基本达成的一项共识——《红楼梦》是一部(半)自叙性质的小说,由此可以推断,在曹雪芹已基本完成的原稿中,有着大量反映那场皇族内部政治斗争的蛛丝马迹。
  加之《红楼梦》中透露出大量的与当时官方所持的封建道德伦理相悖的思想(萌芽),因而受到官府的干预。  后四十回原稿的散轶与续作的出现,很可能是官府干预的结果。 此外,从前八十回的文本中,尤其是从脂批批文、不同版本间的对比上看,再综合史实研究,后四十回原稿的大体情节可以推断出来。
   《红楼梦》早期在中国国内的命运是非常坎坷的,甚至被有些人视为“流毒”。“在清朝立国的268年里,发生了160余起文字狱,平均一年半一次”。  清王朝“平均一年半一次”文字狱这话,自然没错,但值得注意的是,自乾隆元年至乾隆十六年,一起文字狱都没有(所谓的两起则是雍正朝遗留下来的,不算)。
  而《红楼梦》这部书,恰恰是在乾隆七年至乾隆十七年这段时间写成的。因此我常常想,如果没有乾隆朝初期这十六年宽松的政治氛围,《红楼梦》很可能就胎死腹中了。     乾隆十六年夏天,发生了“假托孙嘉淦奏稿案”,乾隆才一改他的宽容政策,采取了比雍正更为严酷的手段,大兴文字之狱。
  此后的32年间,文字狱多达l30起。   晚清有一个叫毛庆臻的人,对“大旨谈情”的《红楼梦》很是厌恶,专门写一本名叫《一亭考古杂记》的书来表达他对《红楼梦》的深恶痛绝。  不喜欢归不喜欢,但他也不得不承认《红楼梦》有着其他书无法抗衡的地方,他的《一亭考古杂记》中有一则笔记:“乾隆八旬盛典后,京板《红楼梦》流衍江浙,每部数十金;至翻印日多,低者不及二两。
  其书较《金瓶梅》愈奇愈热,巧于不露,士夫爱玩鼓掌,传入闺阁毫无避忌。作俑者曹雪芹,汉军举人也。  ……然入阴界者,每传地狱治雪芹甚苦,人亦不恤,盖其诱坏身心性命者,业力甚大,与佛经之升天堂,正作反对。
  嘉庆癸酉,以林清逆案,牵都司曹某,凌迟覆族,乃汉军雪芹家也。余始惊其叛逆隐情,乃天报以阴律耳!伤风教者,罪安逃哉!然若狂者,今亦少衰矣。更得潘顺之、补之昆仲,汪杏春、岭梅叔侄等损赀收毁,请示永禁,功德不小。
    然散播何能止息,莫若聚此淫书,移送海外,以答其鸦烟流毒之意,庶合古人屏诸远方,似亦阴符长策也。”   在描述了《红楼梦》的流传盛况后,便开始从迷信角度污蔑曹雪芹“诱坏身心性命者,业力甚大”,以至“入阴界者,每传地狱治雪芹甚苦”。
  甚至对曹雪芹无后的事编造了个故事:“嘉庆癸酉,以林清逆案,牵都司曹某,凌迟覆族,乃曹军雪芹家也。  ”   真金不怕火炼,《红楼梦》自乾隆中期成书以来,就受到广泛欢迎,凡士子读书之家,几乎“家置一篇”,其传播速度之快,可想而知,眼见《红楼梦》是禁不了,毛庆臻便建议:“莫若聚此淫书,移送海外,以答其鸦片流毒之意。
  ”居然想得出把《红楼梦》当作中国的“毒品”移送海外,以报复洋人输入鸦片的罪恶的主意。     不过,除了毛庆臻将《红楼梦》和鸦片烟同等看待,早在嘉庆时还有一个人,写了一首《京都竹枝词》:“做阔全凭鸦片烟,何妨做鬼且神仙。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和毛庆臻一样将《红楼梦》看作是鸦片烟一样的东西,只是没将《红楼梦》送去“惩戒”外国人。   《红楼梦》自从产生以来到清朝灭亡,针对《红楼梦》的毁禁、收缴的行为数不胜数,各种对《红楼梦》及曹雪芹的侮辱、诋毁、和谩骂之词更是不绝于耳,《红楼梦》被专制文化卫道者视为淫书。
    梁恭辰《北东园笔录四编》卷四载:“《红楼梦》一书,诲淫之甚者也。”汪?摇都奈喜凶浮肪砭懦啤逗炻ッ巍贰靶萦鞫疚耷睢薄?   当时,封建专制文化统治极其严厉,康熙皇帝晚年数次谕旨严禁“淫词小说”,其后的雍正、乾隆二帝不仅谨遵康熙帝定例,而且大兴“文字狱”,一不小心,士子文人便有可能招来横祸。
    在清朝的专制文化统治下,《红楼梦》也躲不过被禁毁的悲剧命运。在嘉庆以后,《红楼梦》屡被官府查禁,直至晚清光绪年间依然遭到查禁。  尽管这样,《红楼梦》还是早在鸦片战争以前就已走出了国门。
  1793年11月23日,一艘名为“寅贰号”的货船从浙江乍浦港驶出,经过二十多天的航行,于12月9日抵达日本长崎港。  当日方查验货物时,发现其中还有67种中国图书,而其中一种名为《新镌全部绣像红楼梦》,共9部18套。
  这次航程成为《红楼梦》走向海外的最早记录。   《红楼梦》传入日本后,成为当时日本学生必备的教材。日本天保年间(1830-1843),许多上层文人争相购买和借阅《红楼梦》,一时洛阳纸贵。
    尤其是明治时期,《红楼梦》在日本文人中的影响越来越大。   1892年,将《红楼梦》推崇为“天地间一大奇书”的日本诗人森槐南,首先翻译了《红楼梦》第一回楔子,从回目开始,到“满纸荒唐言”为止,发表在《城南评论》第2号上,从而开创了《红楼梦》日译本的历史。
  此后,各种各样的日译本《红楼梦》数不胜数。  因为文化上的亲缘关系,《红楼梦》在朝鲜半岛也掀起了热潮。1800年前后,有了中、朝文对照的全译抄本《红楼梦》。   不仅这样,《红楼梦》在西方国家也被流传开了,渐渐有了影响。
  1892年,曾任英国驻澳门副领事的裘里翻译并发行了《中国小说红楼梦》,这是英国出版的最早的《红楼梦》单行本,也是西方各国中最早的一部译本。  在德国,汉学家弗朗兹·库恩于1932年出版了德文节译本《红楼梦》。
  后来,又有了英、法、意、匈、荷等语种的《红楼梦》。《红楼梦》就这样走上了世界。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舞蹈
文学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