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帮我查对联的起源与发展

今天在课堂上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倒作业,就是关于对联的起源与发展写一篇文章,可是我在图书馆没见过这样的资料,所以我想请大哥哥大姐姐们帮我找找看,谢谢!

全部回答

2005-04-18

0 0

    讲对联的发展历史,难度最大的是关于对联的起源。对联的起源,是指对仗句式最初从作为一种修辞的对偶中分离出来独立使用的时间。 对联到底起源于何时,尚无确考。目前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桃符。
  但在桃符上写“神荼”、“郁垒”二神名,其目的只是为了辟邪,直到《淮南子》记述有关二神时,尚无独立使用对仗句的意识,“神荼”与“郁垒”也非对仗句子。  因此,这种说法很难站住脚。
  另一种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后蜀主孟昶。理由是《宋史·蜀世家》记载有“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的提句。但从后来发现的材料看,在孟昶以前的唐代,已经有人作对联了。因此,把对联的起源时间定在五代,为时过晚。
   谭伺同似乎看到了这一点,他在《石菊影庐笔识》中,把对联的起源时间定在梁代。  他说:“考孝(梁代)刘孝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卿’,其三妹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
  此虽是诗,而语皆对仗,又题于门,自为联语。”但这个结论同样不严密。因为,对联上下联末句句脚要求一仄一平,而“卿”与“生”都是平声,且正好押韵,因此两人是在作诗,而不是对联。   还有人把对联的产生定在西晋,谓“云间陆士龙,日下荀鸣鹤”是我国最早的对联。
  这也是难以另人接受的。考证结果,说明这两句之合于对仗,不过是二人自报家门时的一种巧合而已。 对联的产生时期- 唐 对联产生于唐代,是有史实根据的。陆续发现的一些出现于唐代的实实在在的对联作品,便是有力的说明。
    方东先生就在《霞浦县志》和《福鼎县志》上发现三幅唐代的堂室对联: 大丈夫不食唾余,时把海涛清肺腑; 士君子岂依篱下,敢将台阁占山巅。 (这是唐代进士林嵩所题自己读书草堂之联,时间在(860--873)) 还有两幅对联为陈蓬所题。
   一: 竹篱疏见浦; 茅屋漏通星。   另一: 石头磊落高低结; 竹户玲珑左右开。 陆续发现的唐代对联逐渐增多,这至少说明唐代对联的确实存在。导致对联产生于唐代的理由,绝非偶然。
  从对联产生的途径可以说明。 对联的产生途径,除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而外,最关键的就是律诗。律诗除排律外,八句中要求中间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且合一定的平仄,对联也讲对仗平仄。  这说明对联最本质的东西,是从律诗直接继承和发展而来的。
  根据很多史料记载,唐代很多诗人创作时,并非先得全诗,而是将律诗中比较精彩的中间两联写出,最后再配全诗。贾岛《忆江上吴处士》一诗就是如此。据《唐才子传》载: (贾岛)逗留长安,虽行坐寝食,苦吟不濯。
  时秋风正厉,黄叶可扫,遂吟曰:“落叶满长安。  ”方思属联,杳不可得。忽以“秋风吹渭水”为对,喜不自胜。 此对后来入了诗,因此没有被作为对联。没有能够独立成联,这说明律诗之“联”与对联,有联系又有区别。
  由律诗之“联”转化为对联,还有一定得条件。这一点,香港的梁羽生先生在《律诗之“联”不同于对联》一文中,介绍得非常透彻。  他举例说,杜甫的《蜀相》中的颈联:“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可说是概括了武侯生平,因此可以独立出来作为武侯祠的楹联;但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莺空好音”就不能独立出来作为武侯祠的楹联。
   除了律诗以外,在唐代,也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从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对联的产生。  这些因素,主要是联句、摘句和书壁等。 联句,是旧时作诗的一种方式。由两人或多人共同作一首诗,相连成篇。
  后来习惯于一人出上句,续者对成一联,再出上句,轮流相继。这种作诗方式唐代很常见。《孟浩然集序》中记载:(浩然)间游秘省,秋月新霁,诸英华赋诗作会。浩然曰:“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  举座叹其清绝,咸搁笔不复为继。
   联句在唐代,又扩展为酒令、口号等。在此就不一一介绍了··· 摘句,就是把一篇作品中特别精彩的句子摘出来单独使用。程千帆先生在《关于对联》一文中说:将一篇作品中特别精彩的句子摘出来,单独加以赏析,此风起于六朝,盛于唐。
  白居易18岁入长安时,在《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中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句,就被广泛传诵。   书壁,即将诗句写在壁上。唐代一些诗人和书法家都喜欢如此。无锡惠山有唐代张祜题壁联:“小洞穿斜竹,重街夹细沙”便是一例。
   除了上述因素外,还有诗的隔句对的特殊影响。这些限于篇幅,就不一一介绍了,大家可以结合有关书籍自己课外阅读吧。 总之,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  在唐代,各方面的条件都具备对联的产生,不管通过何种途径,对联作为独立的文学体裁,都可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了。
   对联的发展时期-宋元明 唐代以后,对联便逐步推广开来。到宋代就正式向各个领域深入了。吴越广顺初(951年),龙华寺僧人契盈一日陪吴越王游碧波亭,适逢黄浦江潮水初满,舟楫如云,契盈称可谓: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时人称为佳对,便题到了碧波亭上。这时游览题联,曰之为胜迹联。南宋绍熙五年(1194),朱熹筑沧州精舍,自书一联: 佩韦遵考训, 晦木谨师传。 这是书斋题联。南宋权臣贾似道镇淮扬时,上元张灯,客有摘句作灯门联: 天下三分明月夜; 扬州十里小红楼。
   这是灯门题联。  寿联和挽联在宋代也已经出现。同时,对联开始用于文学作品中,也在宋代。宋话本小说,常常用对联进行章节的总结。总之,对联在宋代被广泛应用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逐渐被人们喜爱。
   元代对联录载不多。赵子昂奉忽必烈之命所书的两副对联,是为元帝歌功颂德的,影响比较大。书于大殿上的一副录王维的诗句: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书于应门的一副是: 日月光天德; 山河壮帝居。
   赵子昂还在扬州迎月楼题了这样一联: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明初,由于朱元璋的提倡,对联得到了一次大的普及。“春联”这个名称,就是朱元璋提出来的。史书载,朱元璋建都金陵后:“除夕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为了检查执行情况,朱元璋还“微行出观”,据说,他还专门为一家阉猪的题写了这样一联: 双手劈开生死地; 一刀割断是非根。 朱元璋还有一副题写秦淮河的对联: 佳山佳水佳月佳风,千秋佳地; 痴色痴声痴情痴梦,几辈痴人。
   由于朱元璋对对联的重视,上行下效,于是每年春节,家家户户都贴春联,久而久之,便成了一种习俗。  春联的推广,有力地促进了对联的发展。 对联的鼎盛时期-- 清代 命清以来,出现了无数撰写对联的高手。
  明代的解缙、清代的孙髯翁、郑板桥纪晓岚、曾国藩、俞樾等。有关他们的对联轶事,至今还在流传。他们所写的对联,有的已集而成册。 对联汇集,远在宋元两代就已经出现。  周守忠的《姝联》、钱德苍的《玉堂巧对》就是。
  明代扬升庵所著的《榭华启秀》,是今天所见到的较早的一部对句专集。 清代,凡值大典庆成,皆有进御文字,为对联的鼎盛时期。康熙、乾隆年间曾有两次编辑楹联,因未见其书,不知面目如何。清代汪升刻了一部《评释古今巧对》汇集了康熙以前的趣联巧对,可称当时趣巧对联的集大成者。
    乾隆年间,李谦堂所著《联经》,共四卷,集儒家经语或根据经意自撰成联。有影响的还有:王有光的《吴下谚联》,梁章钜的《楹联丛话》、《楹联续话》、《楹联三话》影响最大。个人专集有曾国藩的《求阙斋联语》、左宗棠的《盾墨馀沈》、俞樾的《楹联录存》等等。
  章太炎、吴恭亨等也有专门的对联集,而且中多精华。  还有诸如《对联汇海》、《对联大全》之类的联集。 清代对联的发展在四个方面比较突出:一是越写越长。号称“海内第一长联”的昆明大观楼长联,有180字,已属洋洋大观,但就字数来说,清代光绪以来有不少对联都超过了它。
  如吴可读题甘肃举院长联、钟耘舫题成都望江楼长联、俞樾题杭州西湖彭玉麟祠长联、潘柄烈题武昌黄鹤楼长联、张之洞题屈原湘妃祠长联等等,每副从192字到1612字不等,可谓鸿篇巨制。  二是越写越巧。
  把许多艺术手法都运用上了(以后在“对联的艺术技巧”中将详细介绍,在此不再赘述)。三是使用越来越普遍和广泛。风景甚佳有景物联;某人去世,有挽联;感于世情,有喻志联;交朋会友,有娱兴联。诸如此类,官民皆有。
  四是对联独有的整套格律-----马蹄韵不仅形成,而且已经完善(这在以后的讲解中有专门介绍,也不再展开)。  总之,对联在清代以来,进入了它的空前鼎盛时期。 。
  

2005-04-18

122 0

桃符!

2005-04-18

150 0

     对联的起源 宋代?人王安石在《元日》中??道:   爆竹?中一?q除,春風送?崛胪捞K。
     千門萬?敉眨?把新桃?Q舊符。   “新桃”和“舊符”是什麼意思?用現代?說就是春?。  春?是?β?的一種,我?拇郝?是怎?影l展起?淼哪兀?   春?作?橐环N?特的文?W形式,在我?兄凭玫?v史。
  它?奈宕??r開始,明清?纱?榕d盛,發展到今天已?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h以前,我?耖g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夜姨曳牧?俗。  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K大板,上面分?e???上?髡f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尽钡拿郑靡则?鬼?盒啊_@種?俗延續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人??才開始把?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v史?載,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題於臥室門上的?β?“新年納余?c,嘉??長春”是我?钤绲囊桓贝郝?。
       宋代以后,民間新年?夜掖郝?已?相?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中??的“千門萬?敉眨?把新桃?Q舊符”就是??r春?盛?r的真????照。由於春?的出現和桃符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椤疤曳薄?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β?。
    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T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一副?β?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粲^賞取?贰.??r的文人也把題?作?Ξ?成文雅的?肥拢??春?便成?橐?r的社?L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c、道光三朝,?β?猶如盛唐的律?一?优d盛,出現了不少?炙人口的名?佳?Α?   隨著各?幕涣鞯陌l展,?β??魅朐侥稀⒊r、日本、新加坡等?_@些?抑两襁?保留著貼?β?的風俗。
     我的建议:其实作为一题作业,一定要在查找资料的同时,结合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不要一味地复制和拷贝,那样一篇文章就失去它本来应该有的色泽了!好好做哦,在采纳大家的回答的同时也结合你自己的想法和意见,乖! 。
  

2005-04-18

148 0

    呵呵呵,说来话长…… 在远古中国的石器时代,从打制的石器和最早创造的文字都无一例外的体现着“对称”这个最古朴的美学理念。这不仅在我国古代,在世界人类历史的长河里,无论是在建筑和雕塑艺术上,都沿用着对称及平衡这个理念。
  就是在宗教上也沿袭着这样的美学审美观,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图象都是极讲究对称的,包括佛教的“x”字图标 。这种对对称及平衡美感的追求在语言文字上,就表现为对偶句的形式。
  对偶不是简单的字面`词义相配成偶。还要求分量相当,不可轻重失调。《文心雕龙》有言:“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用于修辞的对偶见著于文的不胜枚举: 论语:“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列子:“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 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孙子:“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
    ” 属于诗的则更是平常: 离骚:“汤禹俨而祗敬兮,周论道而莫差;举贤才而授能兮,循绳墨而不颇;” 诗经:“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n兮,赫兮?I兮。
  ” 先秦时期的文字很自然地运用了对偶,包括采风的口语形式也是如此。  但是这个时期的对偶没有刻意雕琢,故有刘勰说:“唐虞之世,辞未及文。”此后形成骈体赋,进入南北朝的后期,多偶句的运用已经是精雕细琢了。
   在沈约著的《四声谱》中,沈约把同时人周□发现的平、上、去、入四声用于诗的格律,归纳出了比较完整的诗歌声律论,提出作诗讲究平、上、去、入四声的区别。    除了四声说以外,他还提出了八病说,即"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纽、正纽"八种声律上的毛病。
  提出“四声八病”之后,诗歌的创作日趋严谨的格律化,而格律化的要求使得诗歌越趋细密精致。在律诗中在对偶的运用上用了对仗一词。 所以楼主,对联的起源应当以四声的出现作为最早上限,这是我对对联起源的认识。
  

2005-04-17

132 0

古时候,有一种动物叫年兽,每年都祸害人,为了赶走它,人们放炮,贴符,以后,人们每年都这样就形成了过年的风俗,符就是现在的对联

2005-04-17

149 0

    首先给你改个错字,“一道作业”不是“一倒作业”。 对联又称“楹联”、“对子”,是诗词形式的一种演变。它是我国人民喜闻乐道的文学形式之一;相传始于五代。自宋代以来不断推广发展。
  古时在春节时,把写有“神荼”、“郁垒”四个字,分别刻在两块桃木板上,挂在门的两边,驱鬼压邪,称为桃符。  古诗有“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元日》)。对联逐步发展到现在,“桃符”的桃木板被各种纸张所取代,文字也增多了。
  贴在门两边的对联专门叫门联。如今,人们又把对联作为客厅和书斋的装饰,以及庆祝和吊唁之用,成为艺苑中一尕雅俗共赏的奇葩。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书画美术
书画美术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