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哲学

怎么理解得意不可再往?

怎么理解得意不可再往?

全部回答

2018-03-11

0 0
    老话说得好:“凡事当留余地,得意不可再往。”在生活中、事业上,让你大获成 功或大占便宜之处,正是需要我们小心提防的“陷阱”。“得意不可再往”,蕴含的哲 理虽然微妙,却是生命中的常态。
  正如弘一法师所云:“事当快意处,须转。言到快意时,须住。殃咎之来,未有不 始于快心者。  故君子得意而忧,逢喜而惧。”这句话的意思是,人在得意时需要打住, 静静地内省,不能忘形,以免因此而使自己不慎犯错。
  高明的人,能上能下,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得先从 做事留余地来说。老子的“知足”哲学也就包括这种思想:过分自满,不如适可而止; 金玉满堂,往往无法永远拥有;富贵而骄奢,必定自取灭亡;锋芒太露,势难保长久。
    历史上凡是自表其功、自矜其能,不分场合的夸耀自己的人,十有八九都会遭到猜 忌甚至会招致杀身之祸。刘邦曾经问韩信:“将军能看我带多少兵马? ”韩信说:“陛 下带兵最多也不能超过十万。
  
  ”刘邦一听,当然很不高兴,就问韩信:“那么你能带多 少兵马呢?”韩信说:“我和大王不同,我带兵则是多多益善。  ”韩信说出这样的话, 肯定让刘邦觉得丢了面子,又怎么不耿耿于怀呢?即使是自己有功劳,有才能,也要注 意对方的感受,不能口无遮拦而让对方觉得难堪。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历史学
哲学
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