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豌豆苗在室内怎样栽培?

豌豆苗在室内怎样栽培

全部回答

2017-09-01

0 0
    精选种子,剔除虫蛀、破残、畸形豆种,然后放人清水中,浸泡 8〜20小时。浸种期间换水2〜3次,保持清洁。浸种后捞出,控 干,放人桶或盘中,上盖湿布,置20℃条件下催芽。
  催芽期间,每 天用清水淘洗1〜2次,冬天24〜48小时、夏天24小时出芽,出芽 后播种上盘。也可浸种后直接播种。  盘的规格有:65厘米X35厘 米X5厘米,每平方厘米1。
  2目;60厘米X30厘米X4厘米,每平 方厘米1目;60厘米X25厘米X5厘米,每平方厘米1目。盘底 垫一层吸水纸等基质,防止苗根从盘底孔中穿出,影响清理。然 后,将催芽后的种子用清水淘洗后平铺到盘中,每盘播500〜1000 克豆种。
    种子上放一层湿纸,随即将盘5〜10个为1摞,叠放在一 起,苗盘叠摞高度不宜超过100厘米,每摞上盖干净的湿麻袋、黑色薄膜或双层遮阳网。温度保持25°C,每天上、下午各倒盘1次, 调换上、下苗盘的位置,使其环境一致,促进芽苗生长整齐。
  在倒 盘时用镊子将烂种一一拣出,但不要翻动种子。  因为种子的胚根 是向下生长的,如果翻动,胚根会因吸收不到水分而干枯。倒盘 后,用手持式喷壶向种子表面喷清水,水量要少,以免发生烂种。
   倒盘应选每天上午10时前后,此时温度高光照强,如果未能及时 补充苗盘水分,种子会因缺水而干枯。在高温季节,每天要喷2次 水。正常情况下,经3〜4天,即可出盘,出盘就是将叠放在一起的 苗盘分开,分层放置在栽培架上,或放到地上,使其多见光,进行绿 化。
    出盘时间应尽量延后,出盘时豌豆苗已高达1〜4厘米,此时 芽顶端已顶住了上层苗盘底部,再不出盘,芽苗就不能完全生长 了。但出盘过早,会增加出盘后的管理难度,芽苗生长难以整齐一 致。
  另一种方法是,播种后将苗盘直接放到栽培架上或地面上,用 黑色或银色塑料膜覆盖遮光,直到采收前3〜4天,苗高12厘米 时,才将覆盖物揭除,进行绿化。  豌豆苗出苗后,要根据天气和苗 龄大小浇水。
  晴天,温度高时1天浇3〜4次水;阴天,温度低时,1 天浇1〜2次水。浇水最好用25°C左右的温水。从播种到苗高 4〜5厘米以前,浇水量要大,要浇透。采收前要小水勤浇,防止窝 水烂苗。浇水用清水,一般不加营养液。
  为了增加叶绿素含量,采 收前3天,可用0。   2%尿素溶液喷洒。豌豆苗在10°C〜30°C条件 下都能生长,但以20°C左右最为适宜。温度低,生长慢,超过30°C 时,则容易发生根腐病。
  要加强通风,空气相对湿度不宜超过 80%。豌豆苗高密度栽培,容易造成有害气体积累,应定期通风换 气,夏天以傍晚或早晨通风为好,冬天宜在中午通风。  对光照要求 不严,株高3〜5厘米以前,保持黑暗,采收前3〜4天见光绿化,既 有利于生长,又可提高品质。
  豌豆苗播种后,夏季10天,冬季15天,苗高10〜18厘米,顶 端真叶刚展开时即可采收。采收时从豆瓣基部即根部1〜2厘米处剪下,装人塑料盒或保鲜袋中,立即出售。收获的芽苗菜如果需 要暂时保存,将装好袋的芽苗放在温度为0X:〜2°C、空气相对湿 度为70%〜80%的环境条件下,可保存10天左右。
    也可连盘带 根出售,最后回收育苗盘。用育苗盘生产芽苗,不能使用铁制品。喷淋和淘洗时,必须用 干净无菌水,且水温同室温,以免烂种、烂芽和苗期猝倒病的发生。 如发生烂种烂芽和苗期猝倒病,可适当喷施钙肥和磷、钾肥,以缓 解症状。
  气温过低或光线太强,则芽苗生长缓慢,温度过高或光线 太弱,芽苗生长纤细,引起徒长,易倒伏;干旱或生长期过长,芽苗 易纤维化,致使商品质量下降。  催芽期间,如温度太低,种子表面 会长出白毛,出现烂种,出盘后会腐烂。
  通风可降低空气湿度,避 免烂籽,并补充苗生长过程中消耗的二氧化碳。因此,在温度能够 得到保障时,每天应通风1〜2次,即使在低温期,也要进行短暂的 通风。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