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藤野先生第五段藤野先生有什么关系

全部回答

2018-12-17

0 0

    写《藤野先生》的文章很多,但我们还是觉得有必要凑个热闹。某教材《教师教学用书》认为,《藤野先生》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开头写东京是作者往仙台见藤野先生的缘由,写初到仙台受到优待为了衬托藤野先生。
  可我们细读文本之后,发现鲁迅写前五段是别具匠心。《藤野先生》是回忆性写人散文,回忆性写人散文常有“人”有“我”。   钱理群先生认为,“本文是通过自己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写老师的”①。
  这是确论,理解《藤野先生》的核心是弄清藤野先生和“我”的关系。我们认为两者关系是“形触神融”的,这是《藤野先生》文本的特质。请看倒数第二段这个很特别的句子:“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说藤野先生“最使我感激”易理解,而藤野先生最“给我鼓励”较费解。通观文本,作者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四件事情(添改讲义、改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裹脚),并没有涉及到藤野先生给作者言行方面具体的“鼓励”,鲁迅何以如是说?带着疑惑我们研读文本。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字里行间找到了“文本密码”。  第15段这样写道:“我拿下来打开看时,很吃了一惊,同时也感到一种不安和感激。”此句关键词有“吃惊”“不安”“感激”三个,“吃惊”和“感激”表意显豁,而“不安”让我们颇费思量:藤野先生为作者添改讲义怎么会引起他内心“不安”?“文内互文阅读”是解读文本的有效方法,读到第16段首句“可惜我那时太不用功,有时也很任性”便也明白:原来作者的“不安”是因为他那时“太不用功”。
    可问题又来了,鲁迅先生的“太不用功”前后文并没有明白交代。这让我们纳闷,鲁迅这样一位怀着满腔志向的青年为什么会有“太不用功”的“不堪”行为?我们继续采用“文内互文阅读”的方法反观前五段,细读体悟中渐渐有了豁然开朗的感觉。
  开篇“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平地春雷,让读者错愕、震惊:“也”②“无非”表意特别鲜明,表情也更为浓烈——是强烈的不满,更是极端的厌恶。  第2段写清国留学生学跳舞时弄得地板“咚咚咚地响得震天”、“满房烟尘斗乱”,他们不学无术、丑态百出!从理论上讲,鲁迅此时此刻的情绪可能有两种走向:一是无视清国留学生的浑浑噩噩,仍抱持学医救人的志向,保持求学的高昂情绪;一是耳闻目睹清国留学生的丑行,厌恶、失望,乃至茫然,情绪极其低落。
    作者当时到底是哪种心态,前两段并没有言明。“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独句成为第3段,该句耐人寻味,引人思索。细细咀嚼发现,作者萌生“别的地方去看看”的念头不是好奇,而是与清国留学生“格格不入”③,陷入了“无法摆脱困境的绝望”④的情绪低谷,产生了“逃离”东京的想法。
    “如何呢”三字,透露出于无奈心绪中又怀有侥幸的心理——或许会有与东京不同的地方。第4段写去仙台途中难以忘记“日暮里”和水户。我们以为,铭记“日暮里”并非“表现作者忧国之情”,而是含蕴特定心境。
  “日暮”是中国古典诗词的“原型意象”,富有诗学意味,诗人常用它传达羁旅思乡愁怀。  作者在失望茫然心态下目睹“日暮里”,自然会想起衰落的家庭,想起积弱的清朝,心绪低沉惨淡是可想而知的。
  至于记住水户,那是因为明遗民朱舜水客死在那儿:没了国家,又客死异地他乡,这种死亡的凄惨与死后的悲凉自然又会在作者心灵深处投下深深的阴影。这种处于低潮状态下的情绪低沉、心灵感伤,是对首两段心态走向的含蓄回应。
    第5段描述初到仙台,受到“优待”却认为“大概是物以稀为贵罢”,这种调侃语调是弱国子民敏感心灵的自然反应,也是作者低沉消极心绪的折射。一位先生“几次三番”的“好意”,不但没有让作者释怀,反而使他更加心意烦乱而产生不满,“可惜每天总要喝难以下咽的芋梗汤”含蓄表现了这一点。
    至此,我们明白,鲁迅在前五段中写烦乱、消极的心绪,就是为了含蓄揭示自己“太不用功”的根源。正因藤野先生添改讲义的热情、细心,才会让作者因“太不用功”而极度“不安”,也才会融解作者“冰冷情绪”使其振奋积极。
  可以说,藤野先生有意无意的言行,让一个弱国子民看到了不同于清国留学生和多数日本人⑤的“人性曙光”——职业上严谨治学,一丝不苟;人格上一视同仁,毫无偏见。  这“人性曙光”,驱散了积郁作者心头的阴霾,照亮了他前行的道路,从此认真学医,准备实现救病人、促维新的理想⑥。
  鲁迅弃医从文之后,为祖国为人民呐喊,就是身处“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窘困境地⑦疲倦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就会“良心发现”“增加勇气”继续战斗。  由此可见,藤野先生对鲁迅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正是鲁迅深情回忆他的深层原因。
  《藤野先生》前五段唯有如是理解,才能解开“给我鼓励”之谜,才能厘清藤野先生和鲁迅之间不只是“形的接触”,更有着“神的交融”。王荣生教授认为,散文的写实并非“客观的”,而是“作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事、景、物”⑧。
    鲁迅自己也在《朝花夕拾>小引》中申明“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与实际容或有些不同,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所以,我们不要误认为现实生活中的鲁迅是如此“太不用功”,他只是想用这种“自我贬低”式的“被夸饰了的生活真实”,极其鲜明的反衬出藤野先生给他带来的温暖、震撼与激励。
     ①③④钱理群《藤野先生>是如何写老师的》,《语文教学与研究》2010年第3期。②鲁迅《琐记》中写南京“雷电学堂”的头二班学生显摆卖弄之状,此处“也”字与之呼应,意在表明东京的清国留学生与南京学堂学生一样“乌烟瘴气”,不思进取。
  因采用“文内互文阅读”,故注释之。  ⑤藤野严九郎《谨忆周树人君》中有:“尽管日清战争已过去多年,不幸的是那时社会上还有日本人把支那人骂为‘梳辫子和尚’,说支那人坏话的风气。
  所以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也有这么一伙人以白眼看待周君,把他当成异己。”⑥鲁迅《呐喊>自序》中有“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⑦从《朝花夕拾>小引》中“后五篇却在厦门大学的图书馆的楼上,已经是被学者们挤出集团之后了”可看出鲁迅写作《藤野先生》时的艰难处境。
  ⑧王荣生《散文教学要从“外”回到“里”》,《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2期。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舞蹈
文学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