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生活 美食/烹饪 烹饪方法

冰糖燕窝的做法?

谁能告诉我燕窝的做法,从开始浸泡到可以服用的详细过程?

全部回答

2018-11-14

0 0
    【识挑识拣】 燕窝从明清年间开始成为我们的桌上的佳肴,本来主要出产在印尼、泰国、马来西亚以及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可以用于食用的燕窝,其实就是雨燕科燕子的窝巢,虽然学术上把雨燕科燕子分为五种,但从窝巢来识别的话,我们就把它们分为三种:官燕、毛燕和草燕,然后又按照形状来划分为燕盏、燕条、燕饼、燕碎、燕丝等。
     官燕:纯粹以唾液筑巢,细毛只是在筑巢过程中黏附上,所以燕窝纯度高,清洁以及保持盏形。 毛燕:燕子用唾液以及体毛来筑巢,两种材料各占一半,所以燕窝只能弄碎来做成燕饼和燕碎,加工过程中往往用双氧水漂白。
   草燕:燕窝以杂草作为筑巢材料,只是用唾液把杂草粘合,所以燕窝含量极少,加工过程也需要漂白。   因为燕窝价值高,所以有不少假冒的、掺假的产品混于市场,常见的假冒材料有:琼脂、鱼胶、猪皮、银耳等。
   【炖有炖法】 烹调燕窝的方法,最好是文火隔水炖,不过事前的准备也很重要。 要把燕窝洗干净,主要就是浸洗。刚开始浸泡1-2小时的水是要倒掉的,期间要清理其中的燕毛等杂物;然后用清水再浸泡1-2小时,这个时候浸泡的水量要控制,一般到燕窝表面过一点已经足够。
    最后,连浸泡之水一起用文火隔水炖,保留燕窝的原汁原味以及营养。 急用燕窝的时候,也可以用温水进行浸洗,可以在30-40分钟内取用,不过这个速成的方法并不适合血燕。 清炖的时间由两个因素决定。
  一是取决于燕窝本身的品质,要看燕窝的厚薄、干湿度而定,一般是6-8小时即可,如果是血燕的话,则要花上双倍的时间;二是取决于人的体质,为了方便吸收,体质较弱者,例如老人、病人,炖燕窝的时间要多于常规1小时,即7-9小时。
     当成品软滑而有弹性、晶莹透亮、夹起来软而不断的时候为最佳。 【分量和用法】 每次可用白芨6至9克,燕窝6至9克,放瓦盅内加清水适量,隔水炖至极烂,过滤去渣,加冰糖适量调味,再炖片刻。
  每日服1至2次。 椰汁鲜奶炖燕窝 用料:燕窝一至二盏,鲜椰浆、鲜奶或淡奶各三汤匙,冰糖少许。   制法:燕窝浸透洗净后,连同其它配料一齐放入炖盅内,隔水炖约四十分钟,然后加入冰糖,再炖五分钟即可进食。
   发燕窝是一门学问,燕窝品种、厨师、季节湿度、室温水温、甚至早晚的不同,浸发出的燕窝也会大不一样。以下介绍几种发法: 一、碱发(旧式发法,不建议采用)。燕窝加温水泡,再用净水漂洗二三次(注意保持形态整齐),然后泡入凉水中;用前倒去水,用碱面拌和燕窝,一般50克燕窝用碱面1。
    5克(燕窝如较老,可用2。5克),加开水提一下;至燕窝涨起,倒去一半碱水,再用开水提三四次,至膨大至原品的3倍,手捻感柔软而发涩,一掐便断即成;然后漂洗去碱面,泡入凉水中待用。
  入烹前用干布吸去水分即可。 二、蒸发。又称上笼、蒸锅。是烹饪原料初步熟处理的一种手段,而不作为烹制成菜的方法。  将经过初步加工的净料用蒸汽蒸制,达到断生,半熟或刚熟的程度,为成菜烹调减少时间。
  先将燕窝放入50℃水中浸泡,至水凉后,换入70℃水中浸泡,至膨发后取出,保护好不要弄碎,换水漂洗两次,放入80℃水中烫一下,洗净装碗,小火蒸至松散软糯即可。 三、泡发。又称浸发、发料。  以水为助发溶剂,将干料浸至膨涨、松软、柔嫩后供正式烹调用。
  干货原料重新吸入水分后,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原有的鲜嫩、松软状态。水发按水温情况可分: 1。冷水发(或温水发)。又称浸发、漂发。水温一般在40℃左右,夏季为常温,冬季为温水。燕窝用冷水浸泡两小时,捞出拣去羽毛、杂质,然后放入沸水锅中,加盖焖浸约30分钟,如尚未柔软,可换沸水再焖浸30分钟,因在烹调过程中还有煨煮过程,故不可发足,以防煨煮过头糜烂,失去条形和柔软口感,至适用时捞出,泡入凉水待用。
    用前,下入沸水锅氽2分钟左右后再烹。此法宜用于汤羹菜。 2。热水发(建议救急才用)。又称泡发、煮发、焖发。将燕窝干料浸入热水中,通过升温加热,提高水分子的渗透速度,促使燕窝干料充分膨胀,以达到用常温水涨发难以达到的效果。
   发制燕窝时,水温与发制时间,视季节和燕窝的老嫩度适当调节,应经常检查,加以调节,以防发不透留有硬芯,或发过而导致溶烂。  发好的燕窝泡发在凉水中待用,但不宜久存,须尽快使用。
  涨发燕窝的水与工具要清洁,不可沾有油污,否则影响发制质量。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生活
烹饪方法
服装/首饰
美容/塑身
购车养车
家电
礼节礼仪
美食/烹饪
购物
购房置业
婚嫁
生活常识
家居装修
交通出行
起名
保健养生
育儿
美食/烹饪
烹饪方法
酒类/饮品
厨具
餐厅/酒店
烹饪方法
烹饪方法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