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关于音色的问题

在物理学上,透明的音色、紧张的音色、柔和的音色、暗淡的音色、明亮的音色各有什么特点?一般来说这些音色分别由哪类乐器产生?

全部回答

2018-06-09

5 0
    声音的性质包括音调(由频率决定,即频谱上的峰位置)、音量(由振幅决定,即频谱上的峰高)和音色。单个谐波的频谱只有一个峰,各种成分谐波的组合就形成了各种音色。以上面的频谱为例,该音色就是若干以110Hz为倍数的谐波的组合。
    音色由振源、共鸣腔和传播界质共同决定。    图1-5 振源的频谱(上限约5500Hz)  (1) 振源和共鸣腔  通常,振源决定了音的高低(也有例外的情况),但振动方式则必须通过共鸣腔反应出来,振源的振动方式在共鸣腔的作用下发生改变 某些谐波被加强了,某些谐波被削弱了。
  以人声为例,振源的频谱如图1-5所示(发出110Hz的声音),它的特点是频率越高,谐波的强度越小,这种规律称为谐波的衰减。    共鸣腔改变了原来的声音(见图1-4) 500Hz和2000Hz附近的谐波都得到加强,而1000Hz到2000Hz这段频率上,谐波被大幅度削弱了。
  这种性质是共鸣腔的特性,谐波加强的位置称为共鸣腔的共振频率或共振峰。例如,人发出“啊”的声音,共振频率在500Hz和2000Hz附近。    音色的类型是由振源的特性和共振峰的形状共同决定的。
  就振源来说,谐波衰减快,音色就很柔和,声音的融合性和穿透力好,例如人声和弦乐器;谐波衰减慢,音色就很坚硬,声音的融合性和穿透力差,例如木管乐器(特别是双簧管和萨克斯管)。就共鸣腔来说,共振峰出现在较低的频率上,音色就暗淡,例如长笛;共振峰出现在较高的频率上,声音就明亮,例如小号。
    某些音色具有多种特性,例如人声的音色既柔软又暗淡,双簧管的音色既坚硬又明亮,圆号同时具有暗淡和明亮的音色,等等(见图1-6)。  柔软的音色  坚硬的音色  暗淡的音色  明亮的音色  图1-6 振源和共鸣腔的频谱  (2) 声音的传播和音色的穿透力  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衰减,这种规律前面已经提到,一是和声源的距离有关;二是和声音的频率有关。
    所以,声音传播到远处后,不仅音量减弱了,而且音色也变了 高频的谐波消失了,只留下低频的谐波,换句话说,音色会变得柔软和暗淡。人可以辨别出声音是从远处传来的还是从近处传来的,就是依据这个原理。
    (3) 噪音成分  声音在音色上首先可以分为悦音和噪音,悦音在频谱上表现出若干尖锐的峰(如图1-5),噪音的频谱则是杂乱无章的(如图1-7)。  在一般情况下,悦音和噪音总是混杂在一起的,只不过成分有所不同,即使是很好的悦音,频谱上也会出现底纹,这种噪音可能来自周围环境,也可能是电子设备干扰所引起的。
    图1-7 噪音的频谱(上限约5500Hz)  在人的语音当中,所有的发音都含有噪音成分。在辅音的发音中,爆破音和摩擦音是两种纯粹的噪音,前者是由于嘴形和气流发生的突然变化而引起的,这种类型的噪音称为瞬时噪音,后者是由于摩擦产生的不规则振动引起的,称为持续噪音。
    元音的发音中也伴随这两种噪音,声带打开的瞬间气流冲出,产生类似于爆破音的瞬时噪音,气流在声道中的摩擦会产生类似于摩擦音的持续噪音。乐器的发音状况同人的发音是相似的,也含有各种成分的噪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器乐/声乐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舞蹈
器乐/声乐
器乐/声乐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