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方法是从古流传的吗?
自古以来,各种禁忌文化代代相传,迄今为止很大一部分地方风俗仍然沿袭如一。因为古代的先人们虽无理论知识,但他们用数以千年计的实践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当然会在现代的孕产妇中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传统胎教在饮食方面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例如“不可过于贪恋美食”,这和现代社会“禁止乱服药物与保健品”不是异曲同工吗? 现代人生活条件都比较好了,大多数人都住进了楼房,那么,对于这些住在楼房里的人来说,有一条古训需要记住:“注意胎杀之处”。 所谓的“胎杀”,指的是对婴儿有着致命凶险的地方,在古代社会,它可能是指门柱、水井、茅厕等地。而把这句话引申到现代社会,则主要是要求孕妇则注意楼梯或湿滑...全部
自古以来,各种禁忌文化代代相传,迄今为止很大一部分地方风俗仍然沿袭如一。因为古代的先人们虽无理论知识,但他们用数以千年计的实践总结出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当然会在现代的孕产妇中产生影响。 除此之外,传统胎教在饮食方面也有许多可取之处。
例如“不可过于贪恋美食”,这和现代社会“禁止乱服药物与保健品”不是异曲同工吗? 现代人生活条件都比较好了,大多数人都住进了楼房,那么,对于这些住在楼房里的人来说,有一条古训需要记住:“注意胎杀之处”。
所谓的“胎杀”,指的是对婴儿有着致命凶险的地方,在古代社会,它可能是指门柱、水井、茅厕等地。而把这句话引申到现代社会,则主要是要求孕妇则注意楼梯或湿滑的浴室。 传统的胎教思想不仅管用,有些胎教传统甚至有些感人。
比如说在男尊女卑思想非常严重的古代朝鲜,只要女性怀孕了,她在家族中的地位也会得到空前的提高。因为怀孕的妇女将承担起家族传宗接代的重任,而且“母以子贵”的思想在封建士大夫家族更是非常明显。 我认为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有着这种古老的妊娠传统,才使得我们民族得以代代相传,历经千年文化而得以绽放光芒。
才使得在我们的土地上孕育出像李晃那样出色的思想家,像李舜臣那样有名的大英雄。 当然,在我看来,我国的传统胎教也并非十全十美的。有些规矩甚至让我感到非常遗憾,比如说古代妇女一旦怀孕,例必须遵守诸多的清规戒律,“不可前往……”“不可行……”等等,古代孕妇似乎被一条无形的绳子束缚住了。
当然,有不少古训是针对男人在家庭中的作用的。古训说:“帮助弱者或受伤的动物,可以积德而得子孙宏运”。现代社会提倡“付出爱、收获爱。”两者不是不谋而合吗?我觉得这是一句非常有哲理与义气的谚语。
还有感人至深的一句话,即“折树枝当柴火时,要保留主干取其枝桠”,这句话表明当妻子怀孕时,丈夫也要保持自身的“正心”。 但是,遗憾的是,虽然传统胎教也偶尔提及了丈夫在妻子孕期的某些责任与义务。
但总的来说,它并未具体告诉丈夫应该如何帮助妻子,为妻子做些什么事情。我翻遍古籍,才见到这样两句,“为怀孕的妻子阅读《论语》”、“多陪怀孕的妻子观赏夜景,散步乡间小径。” 当然在古代书籍中看到如上描述时,我当时非常激动,我甚至想自己大喊一声:“祖先万岁!”…… 但是,可能是受这种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的缘故吧,我国大部分男人至今都认为胎教是妻子一个人的事情。
他们除了重视科考、功名和利益外,对自己妻子怀孕期的痛苦并无太多的关心和爱护。当然,也许这只是我的一个感觉罢了,也许在古代社会中,对妻子爱护有加的丈夫会也不乏其数,只是没有被历史记载下来而已。 最近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则报道,说是一位父亲为了供子女上大学,每天都在汉江以捕鱼为生。
这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清晨时分,在汉江划着小船为妻子钓鱼的一个丈夫的身影。看到他钓到足够的鱼,满心欢喜的回航的面容,我就可以想象得到在家等他归来的怀孕妻子幸福的笑脸。我想在我国,曾有无数这样的丈夫,他们深爱自己的妻子与子女。
何止是在汉江啊?从蟾津江到鸭绿江到处都可以看到这种憨厚男人的身影。 我听说一位贫穷的丈夫瞒着妻子到水产早市为怀孕的妻子买回了平时不舍得买的鳗鱼,却又骗她说这是钓的,不用花钱。这又让我想起了在汉江捕鱼的那个男人的身影。
何止是水产早市啊?许多丈夫为妻子购买新鲜的水产或蔬菜一定去过多种市场。 尽心尽力孕育且抚养自己的下一代不正是推动这个社会发展的原动力吗?我希望更多的丈夫像古人说的那样,能为怀孕的妻子阅读《论语》,陪妻子欣赏夜景,散步于林阴小路。
小贴士: 妊娠第二十五周:胎儿的肺部发育很快。此刻,胎儿的脑电波模式已与足月婴儿相差无几。可以从控制视、听觉的大脑部分中感知到脑电波活动。 丈夫的义务:在家里看电视时,一定要将音量调至孕妇适宜的音量。
另外,丈夫可以到商场为即将出生的婴儿购置部分婴儿用品,这会让妻子的心情愉悦不已。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