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语言学

文言虚词:"以,而,其,于,乃,且,则,焉"的意义,用法,例句要求来自初中教材

文言虚词:"以,而,其,于,乃,且,则,焉"的意义,用法,例句要求来自初中教材

全部回答

2018-09-09

0 0
    一、以 1.介词,表示工具。译为:拿,用,凭着。 ①愿以十五城请易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璧之下。(《石钟山记》) 2.介词,表示凭借。
  译为:凭,靠。 ①以勇气闻于诸侯。(《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项脊轩志》) ③皆好辞而以赋见称。(《屈原列传》) 3.介词,表示所处置的对象。
  译为:把。 ①操当以肃还付乡党。(《赤壁之战》) 4.介词,表示时间、处所。译为:于,在,从。 ①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②以崇祯十七年夏,自京师徒步入华山为黄冠。   ③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5.介词,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①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卒以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五人墓碑记》) ③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屈原列传》) 6.介词,表示依据。  译为:按照,依照,根据。 ①今以实校之。(《赤壁之战》) ②余船以次俱进。(《赤壁之战》) 说明:“以”字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有时可以省略。
   ①以一当十(成语) ②夜以继日(成语) ③秋以为期(《诗经•氓》) 7.连词。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而”“又”“而且”“并且”等,或者省去。 ①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②忽魂悸以魄动。(《梦游天姥吟留别》) 8.承接连词。前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可译为"而"或省去。 ①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石钟山记》) ②樊哙侧其盾以撞。
    (《鸿门宴》) ③各各竦立以听。(《促织》) 9.目的连词,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而”“来”“用来”“以致”等。 ①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祭十二郎文》) ③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六国论》) 10.连词。  表示因果关系,常用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可译为"因为"。
  例如: ①不赂者以赂者丧(《六国论》)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游褒禅山记》) ③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信陵君窃符救赵》) 11.连词。表示修饰关系,连接状语和中心语,可译为"而",或省去。
    例如: ①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陶渊明《归去来辞》) 12.语气助词,表示时间、方位和范围。例: ①受命以来,夙夜忧叹。(以:表时间)(《出师表》) ②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
  (以:方位)(《廉颇蔺相如列传》) ③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以:表范围) 13.语气助词,起调整音节作用。  例: ①逆以煎我怀。(《孔雀东南飞》) 14.动词,译为:以为,认为。
   ①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触龙说赵太后》) ②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15.动词,译为:用,任用。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涉江》) 16.名词。  译为:缘由,原因。
   ①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二、而 1、用作连词。可连接词、短语和分句,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并列,相当于“和”“与”;爱了而乐衷,皆丧心也。 ②表示顺承,相当于“就”“才”;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③表示转折,相当于“却”“但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④表示因果,相当于“因为。。。所以。。。”。 ⑤表示修饰(方式、状态) ⑥表示假设,相当于“如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2、用作代词。只用作第二人称,一般作定语,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3、复音虚词“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4、【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5、【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6、【既而】不久,一会儿。 三、其 1、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①第三人称代词。
    可代人、代事物,有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②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代人,用在动词或形容词之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整个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修饰语)应译为“他”“它”。
   ③活用为第一人称。可用作定语或小主语,视句意译为“我的”或“我(自己)”。   ④指示代词,表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⑤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2、用作副词。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测度、反诘、婉商、期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助词配合,视情况可译为“大概”“难道”“还是”“可要”等,或省去。四、于 “于”是介词,总是跟名词、代词或短语结合,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给”“由于”等。
   例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在……中)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赤壁之战》向)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对、对于) 2、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例如: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可不译。 3、放在动词之后,引进行为的主动者,可译为“被”,有时动词前还有“见”“受”等字和它相应。
   例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4、复音虚词“于是”,用法与现代汉语的“于是”不完全相同。   ①放在句子开头,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②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于是”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可根据“于”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在这”“从这”等。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捕蛇者说》)五、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  (《桃花源记》)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②赢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乃尔】译为“这样”。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六、且 1。
  用作连词。 且表示递进关系、并列关系。   例如: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赤壁之战》) 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有时相当于“尚且”,先让步,后推进一层。
   例如: 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2。用作副词。 相当于“将”“将要”,“暂且”“姑且”。   例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已也,甚恐。
  (《黔之驴》)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七、则 1。用作连词,可表示多种关系。 ①表示承接关系。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就”“便”,或译为“原来是”“已经是”。 例如: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 ②表示假设关系。有的用在前一分句,引出假设的情况,相当于“假使”“如果”;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相当于“那么”“就”。
  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③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
  可译为“就”,或不译。 例如: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④表示转折、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则”字用在后一分句,可译为“可是”“却”;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则”字用在前一分句,可译为“虽然”“倒是”。
   例如: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师说》) 2、用作副词。用在判断句中,起强调和确认作用,可译作“是”“就是”。   例如: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八、焉 1。
  语气助词。 (一)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译出语气助词。 作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于是余有叹焉。(《游褒禅山记》) (二)有时用于反诘语气,可译为"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三)"焉"在句中,作形容词、副词词尾,表示语气上的停顿无义 。
     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石钟山记》) 2。代词。相当于"之"。如: 使皇武子辞焉。(《肴之战》) 3。疑问代词。译为"什么"、"哪里"等。如: 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者。
  (《墨子》)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4。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于此” 等。  如: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肴之战》) 微波入焉。(《石钟山记》)。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语言学
出国/留学
院校信息
人文学科
职业教育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语言学
考古学
传播学
伦理学
管理学
哲学
历史学
语言学
语言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