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宝宝口腔溃烂 宝宝2个月口腔溃疡 吃奶就哭 急急急怎么能好的快点啊s上颚有一块小白点吃奶时哭闹?

宝宝口腔溃烂 宝宝2个月口腔溃疡 吃奶就哭 急急急怎么能好的快点啊s上颚有一块小白点吃奶时哭闹。哪个宝妈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啊。快来支招

全部回答

2016-03-22

45 0
    会不会是鹅口疮,鹅口疮是唇颊内侧、舌面、上腭等处有黄豆或绿豆大小的黄白色溃疡点,呈圆型或椭圆型,周围粘膜鲜红,溃点数目较多,一般为6—10个,疼痛,尤以进食时为甚;头痛、口渴、小便赤,舌质红,脉滑数。
   方法1。外涂红糖治鹅口疮:红糖研末30克,取适量涂于患处,一天4-6次。   方法2。黄连末治鹅口疮:取适量黄连末填在肚脐眼上,每日换一次。 方法3。皮硝治鹅口疮:取皮硝30克,捣细,取适量填在肚脐眼上,外面用胶布封固,每日换一次。
   上面方法也是我查资料看到的,要不放心最好带去医院看一下。 护理方法: 1。平时注意孩子的口腔卫生,给孩子喂食以后帮助孩子清洁口腔,如果孩子年龄小,可以用温湿的纱布清洁口腔,如果孩子年龄大一些,则可以让孩子用水漱口。
     2。如果孩子是母乳喂养,在喂奶之前,妈妈应该用清水洗净双手,并用温湿的毛巾清洁乳头;如果使用奶瓶给孩子喂奶,那么事先将奶瓶和奶嘴进行煮沸消毒。 3。不乱用抗生素。
  因为在给孩子使用广谱抗生素的时候,抗生素可能会杀灭抑制白色念珠菌的细菌,从而导致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引发鹅口疮,医学上称之为菌丛失调。  给孩子治疗鹅口疮的时候,应该停用抗生素,如果有重大的疾病必须使用抗生素,则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4。给孩子用药要谨慎,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2016-03-22

17 0
路过此地,这问题有点难。

2016-03-22

46 0
    宝宝口腔溃烂分为许多种情况,有病毒感染,也有外力影响造成,每一种情况产生的溃烂都不一样,所以家长需要了解原因,再对症下药,就一定万无一失了。常见的口腔溃烂种类 小儿牙科主任林孝禺医生强调,溃疡分布的情况看起来似乎会很可怕,有时来的很快,有时也会有合并潜在性的问题。
    至于严重与否,与溃疡分布的情况、位置、多寡及小朋友的疼痛程度有关系。 一般幼儿口腔局部溃疡常见的有鹅口疮、咬合性的伤害、外伤性的溃疡、化学性的灼伤,甚至孩子不小心咬到电线,产生电击造成的伤害。
  幼儿口腔广泛性溃疡也蛮常见,严重的话有些会合并发烧、上吐下泻、倦怠等全身性症状。   还有比较不常见的溃疡,这跟一般小朋友的免疫力有关系;免疫力比较差的孩子,由于他的口腔黏膜环境受到破坏,再生能力变差之后,容易造成伤口久久不愈的情况。
  还要注意一些血液方面的疾病,例如白血病、地中海性贫血或缺血性贫血,这些疾病虽很少见,可一旦有就很严重,属于比较恶性,而且都会造成牙龈肿痛。   另外,病毒感染也容易造成口腔溃烂,有疱疹性病毒,可以分为初次感染或复发性感染;还有最近流行的肠病毒,其中侵犯嘴巴的病毒有可能是最早发现的。
  而水痘病毒不但会伤害到嘴唇、脸颊,也侵犯躯干及四肢。其他还有细菌感染,也会造成牙龈溃烂。 鹅口疮的原因及照顾。 鹅口疮是婴幼儿很常见的一种口腔溃烂疾病,它分成几种,一般分为微小型及严重型,以疱疹的大小来区分,发作时通常局限于单一部位。
    如果在同一部位长很多,则属于比较严重的情况。 原因 林医生说,引起鹅口疮的真正原因,目前在学术理论上仍然未明,最被认同的假说是由于免疫力的问题,营养不良、睡眠不足所导致的抵抗力不好,都有可能影响。
  鹅口疮容易长在嘴巴里面、颊侧的黏膜及舌头上,或者是口腔后方软腭的位置。  其中轻型的形状不会太大呈现不规则的圆形,为浅粉红色,有时会有黄白的黏膜在上面,多半7~10天会自动愈合,通常是单独存在,最多不会超过4~6个。
   药物 鹅口疮虽然会自然痊愈,但用药物可以减轻他的疼痛,抗霉菌药物一般一天分4次于饭后使用。在喂药之前,应先用少许温开水润湿口腔。  若是使用的抗霉菌药物为悬浮液,则将悬浮液滴入口腔两侧;若是使用的抗霉菌药物为粉剂,则用棉花棒或用纱布包手指沾药物涂抹口腔。
  在服药后30分钟内,不要让宝宝吃任何东西。服药期间至少7天,或白色斑块消失后至少再服用3天清洁,记得要仔细清洁乳头、乳晕以及奶嘴和玩具等可能与婴儿口腔接触的物体。  清洁时,可浸泡于摄氏55度的清水至少10分钟。
   何时找医生? 严重型的颜色比较深,溃疡也比较大,超过6毫米,甚至大过1~2厘米,会持续3~6星期。所以林医生强调,如果宝宝的鹅口疮疹子很大,又超过14天以上还没痊愈,或者是反反复复发作在同一个位置,就要来看医生了。
     当婴儿患鹅口疮时,每次喂食时间应维持在20分钟内,及尽量避免使用安抚奶嘴。 外伤型的口腔溃烂 所谓"外伤型"就是外力造成的伤害,例如咬手指、玩具、小东西,甚至电线等,这些都会造成口腔有伤口,如果处理不好容易产生溃疡,妈妈一定要小心处理。
   外伤溃烂的种类 1。  乱放东西在嘴巴里 许多周岁前后的小孩喜欢把东西放在嘴巴里,容易将口腔内外侧的黏膜刺破,再加上宝宝常会碰撞或跌倒,造成口腔各处破皮,这称为"外伤性溃疡"。
  因为东西是从外面进去,因此容易发生在嘴唇、牙龈,几嘴唇附近的黏膜,当然舌头也不能幸免。林医生说,这种口腔溃烂很容易辨认,通常一定是单独的伤口,而且小朋友会痛的哇哇叫,家长自然会发现。   至于溃烂的大小要看外伤的厉害程度,所以妈妈放玩具要很小心,避免小朋友拿玩具咬,有些玩具坚硬的部分很容易造成外伤。
  这种伤口一般7~10天自然会好,虽然宝宝会痛但也不用太担心。 2。宝宝自我伤害 另外一种"外伤性溃烂"是自己咬伤的,大部分是在舌头上,或靠近牙齿的咬合面脸颊黏膜的地方。  一般妈妈可以看看小朋友有没有特别吃了什么东西,或者有不正常的咀嚼,也可能是牙齿长出来,一开始咬合的习惯还没建立好,所以自己咬到。
  其他如本身牙齿形状或位置异常,也会导致咬合干扰,妈妈可能要注意一下 如果把咬合到的牙齿去除刺激的部分,就没有问题了。很少需要用到的方法是把牙齿粗糙的部分磨平,到宝宝牙齿慢慢长到比较好的位置就不用担心了。
    少数小宝宝一出生就有下颚乳门牙,这种新生儿吸吮时的动作会让舌头跨过牙齿,但不一定就会产生"咬合性的溃疡",如果小孩已经在舌头的内侧造成了很大的伤口,引起喂食上的困难,拔掉将是最后一个选择,但要等到六七岁时恒牙才会再长,所以能不拔就尽量不要拔。
   有些孩子无论是外力或情绪上的影响,常会将手放在嘴里抠来抠去,或者习惯咬嘴巴、咬铅笔,都会造成外伤。  尤其是发展迟缓的孩子,有一些特殊不正常自我伤害的行为,这种情形很容易发生在口腔,因为口腔是最容易自我伤害的部位了,所以家长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形发生。
   3。咬电线造成的伤害 另外很少见到的还有宝宝因好奇咬电线,横着咬容易将嘴角咬破皮,造成严重灼伤,而且多半有一端会咬的比较深,伤口也会比较严重,即使愈合也会造成嘴唇变形,嘴巴开口的缝变小,伤口会很大。
    所以家长在小朋友会爬的时候,要避免他们接触电线,一旦发生了,需要专业的医生来帮忙,运用特殊的装置避免伤口不正常的愈合,造成张口困难。 4。化学性的伤害 "化学性的外伤"也会造成口腔溃烂,林医生说所谓的化学性外伤,药物灼伤就是其中一种,由于大人将药物闭置,孩子不晓得就将药物含咬着,借着本身酸碱质的变化,造成口腔内部的灼伤,所以家长放药物时要特别小心。
    容易受伤的地方有嘴唇、舌头、颊侧黏膜、牙龈等,外表像是灼伤似的、呈白色或红色,会有些黏膜在上面。如果找出原因,就避免让小朋友再接触同样的东西。治疗时可以用局部止痛的药物,帮助宝宝减缓疼痛,几天后自然就会痊愈。
   另外,还有吃得过冷或过热所造成的口腔伤害,就称为"温度刺激所造成的外伤",这种伤口的范围就比较大,但只要避免这样的刺激就好了。   居家护理 外伤性的溃疡除了用支持疗法(多休息、多喝水、补充营养、清洁)外,也可以使用喷剂,还有类固醇的药物可以使用,但不要擦太多,只要可以减轻疼痛即可,因为虽然药物可以减少发炎的机会,但会延迟愈合的情况,所以还是不要使用过多较好。
   林医生强调,最主要的还是预防比较重要,家长要将会造成外伤性伤害的原因去除,例如不要让小孩含药物过久、避免外伤碰撞、如果咬合有问题就要调整等,才能真正让小朋友的口腔健康。   病毒感染性口腔溃疡 所谓"病毒性感染",即因宝宝感染到某些病毒,导致口腔溃烂的情形,严重的话还造成全身性感染,家长要格外注意。
   病毒溃疡的种类 1。疱疹性病毒 在口腔的疾病中,疱疹性病毒最常见,每个人在幼儿时多半会发一次,而且会很严重。一开始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倦怠、头痛、疲劳、不容易睡觉、不吃东西、不敢喝水;牙龈的表面以及口腔前面、上面、下面、外侧、内侧都会影响到。
    这是属于接触性病毒传染,有可能是大人传染给宝宝。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