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社会民生 宗教

中国西北地区有哪些著名清真古寺和大寺?

中国西北地区有哪些著名清真古寺和大寺?

全部回答

2016-11-21

73 0
    西北五省(区)是我国穆斯林相对集中的地区,民族成分多,教派复杂,故清真寺也较其他地区密集,风格多样,其中大寺、古寺很多。西安化觉巷清真大寺原名礼拜院,又名清修寺,俗称东大寺,在今西安市鼓楼西北隅的化觉巷,故名。
  据传始建于唐天宝元年(742年),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兵部尚书铁铉重建,永乐i^一年(1413年)太监郑和重修。  另一说该寺始建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系咸阳王赛典赤七代孙赛哈智奉旨修建。
  该寺具典型的中国传统建筑风格。寺坐西朝东,前后四进院落。总平面为一东西狭长的长方形,东西长245。 68米,宽47。 56米,总面积11,684。 54平方米。东端院墙正中照壁,是全寺中轴线起点,其后依次排列着木牌楼、五间楼(二门)、石牌坊、敕修殿(三门)、省心楼(邦克楼)、连三门(四门)、凤凰亭、月台、大殿等主要建筑。
    中轴线两侧,建有各式碑楼、石坊、对厅、厢房、门楼等各种附属建筑,左右对称,排列井然。庭院宽敞,与建筑物空间比例良好。整座寺院前后构成和谐一体的色调,犹如一幅宋卷轴画的意境。
  礼拜大殿平面呈凸字形,单檐歇山顶,上覆琉璃瓦,前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后面接“虎尾”,宽深各三间,面积1300平方米。  窑殿极精丽,遍布壁板雕画,缠枝蔓草花纹中套雕经文,色彩绚丽,金碧辉煌,形质动荡,气韵飘然,层次丰富而含蓄,令人叹为观止。
  殿前月台特大,周围绕以石雕栏杆,并立棂星门五道:正面三道,左右各一道。月台两侧墙上,并做大照壁墙,南北照应,衬托得月台特别威严有势,大殿格外宏伟壮观。  寺内碑文匾联甚多,如阿拉伯文“月碑”、《创建清真寺记》及董其昌等名家所书匾额等,均为珍贵文物。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在今西宁市东关大街。始建于明初,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历经劫难,多次遭毁,几度重修。最后一次是在清光绪二十一年(1896年),被清军一把火烧毁。1913年,马麒主持重修,后又扩建成现存建筑。
    主要建筑有大门(前三门)、二门(带双邦克楼的连五门)、沐浴室、南北厢楼、大殿。占地面积13, 602 (—说11,940)平方米,建筑面积4,654平方米。二门做得极为高大,为五个券洞门式,门南北两端各耸一座邦克楼。
  邦克楼凡四层,下面三层为砖砌,上为单檐四脊攒尖亭式建筑,是两座既有阿拉伯风格又有中国风格的新式民族化的邦克楼。  大殿面积1, 136平方米,中国宫殿式,砖木结构,外壁全以大青砖砌成,显得异常坚实沉稳、庄严肃穆。
  斗拱用斜拱(如意斗拱)出三跳,但拱尾不斜出却收缩在跳内,是盛行于当地的一种制度,他处少见。殿内梁架用深杏黄色,斗拱和额枋彩画用大蓝点金;卷棚内部左右山墙墙面使用屏风状砖雕,内刻植物题材,是当地回族砖雕的精品。
    殿顶覆以彩色琉璃瓦,殿脊中心立三个金黄色宝瓶,灿烂夺目。宁夏同心清真大寺在宁夏同心县旧城。创建于明初,据传是在喇嘛庙基础上改建而成。明万历年(1573—1620年)间、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三次重修。
  寺门北向。门外西墙有一面仿木结构的砖砌照壁,长9米,高6米,正中雕刻松月图,形象生动,秀丽精细,装饰性很强;两边雕刻对联“万物徧生沾主泽,群迷普渡显圣恩”,强调伊斯兰教信主尊圣的宗旨。  寺门有三个圆券拱道,穿过拱道,拾级而上,登临一面积为3,500平方米的近似正方形高台。
  台高7米,全部用青砖裹砌,大寺主要建筑邦克楼、大殿、南北讲堂等,均建造在高台之上。邦克楼为两层楼亭,楼顶为四角攒尖式的中国传统风格。大殿由前后两殿及抱厦组成。抱厦面阔5间,进深2间,顶为卷棚歇山;前殿面阔7间,进深5间,可容千人礼拜,但仅立金柱4根,运用斜梁搭接,结构甚为巧妙,殿顶为单檐歇山;后殿面阔3间,进深4间,殿内也有4根金柱,歇山顶。
    两个歇山顶与一个卷棚歇山前后勾连,颇具匠心。寺内砖雕、木刻甚多,有文房博古诸宝及牡丹、荷花、梅花、葡萄、松柏、青竹等图案,内容丰富,构图均衡,线条流畅,刀法纯熟,精巧细腻,主次分明,俱为难得的艺术珍品。
  1936年8月,以甘肃临夏西乡回族马和福同志(?一1937年)为主席的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即在该大寺里召开,从而使这座建筑宏伟的古老的清真大寺成为一处著名的革命旧址,受到当地回、汉人民的尊敬和保护。
    兰州解放路清真寺在兰州市解放路(西关)。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平面布置分外院、内院、北跨院三部分。外院有砖照壁、砖砌三座门、水房等建筑,其中照壁为我国清真寺中最大的照壁之一,以蓝色琉璃瓦作枋框,花枋、须弥座、斗拱、屋檐上均雕精美花纹,体现了西北回族建筑艺术特色。
    水房5大间,立面全为西洋式。内院有二门、水池、桥、邦克楼、工字式穿廊、大殿。邦克楼精丽雄大,四层,下层平面为方形,可兼作大门之用;上面三层改作六角形。其结构主要使用六根木柱通达上下,其中四根是垂柱(吊柱);最上层不用柱,只用厚木枋垒起并中开壶门,枋上安当地独特的出三跳的斗拱,四壁周围围以栏杆。
    在第三层栏杆前后具有一小段如飞桥跳出屋面上,纯依宋代《营造法式》规定的制度。每层楼板正中开一以栏杆围起的六角形洞口,华丽之至,可使每层楼上下都能由内部互相看见,做法极为独特。
  大殿单檐,殿内“彻上露明造”并使用“减柱移柱”做法,给人以举架坚实、殿庭宽敞的深刻印象。  斗拱带重昂,是古老做法。殿内砖壁用石灰海墁,中书艺术体阿拉伯经文,墙脚下为雕砖。
  后窑殿内部装板全绘彩画,米哈拉布处板壁的分割与装饰美观大方;两侧使用隔门及落地槛窗的装修法,甚属罕见。北跨院内有三个小院,系阿訇等人居室。喀什艾提卡尔大寺在今新疆喀什市中心。据传该址原为来疆经商、传教的阿拉伯人的墓地,五百年前喀什噶尔统治者沙克色孜•米尔札卒后亦葬于此。
    明正统七年(1442年),其后裔始在此地建小寺。嘉靖十六年(1537年),扩建为可作聚礼的加曼大寺。清代,经祖丽罕吉、尼德尔霍加•艾比•热西木、祖虎尔丁、阿古柏等人先后多次整修、改建、扩建,始成今日规模与格局。
  全寺由广场、门楼、拱北、教经堂、砖龛、大殿、水池及其他附属建筑组成,占地面积约16, 800平方米。  其规模之宏大冠于全疆。门楼高约12米,其南北两端各有一座高约18米的尖塔,门楼后部有一巨大的拱北,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体。
  寺墙以黄砖砌成,白石膏勾缝,线条清晰醒目。大殿位于院西端,面阔160米,进深16米,面积约2,600平方米,为国内清真寺第一大殿。分棚檐、外殿、内殿三部分,有140根绿色雕花木柱成网络状排列,支撑着白色密肋顶棚。
      顶棚上彩绘花卉图案,天花上有五彩藻井,色彩鲜艳,美奂绝伦,令人目不暇接。整座大殿平顶,做法简单,但外观伟大庄严且不呆板,有主有次又不墨守成规,充分显示了维吾尔建筑艺术特色。
  此外,西北地区还有许多著名清真寺,它们都以其独特的风姿、悠久的历史闻名遐迩,是西北各族穆斯林智慧的结晶。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社会民生
宗教
其他社会话题
公务办理
法律
军事
求职就业
时事政治
宗教
宗教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