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目标强调的双基有哪些?
“双基”理论与实践呈现的特点是:
(一)世界范围内课程教材改革对“双基”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社会重视国家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科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 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论不谋而合。在“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18)的今天,教育只有重视知识的传递、传播、发展和创新,才能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具有文化科学知识的建设人才。 特别是广大农村学生急需学习基本知识技能,以便为社会和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注重知识授受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本质(职),这是...全部
“双基”理论与实践呈现的特点是:
(一)世界范围内课程教材改革对“双基”的重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社会重视国家核心课程和基础课程,并组织力量编制了各科课程的国家标准,强调要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
这与我国基础教育领域长期形成的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双基”论不谋而合。在“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18)的今天,教育只有重视知识的传递、传播、发展和创新,才能为国家培养大量的具有文化科学知识的建设人才。
特别是广大农村学生急需学习基本知识技能,以便为社会和自身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注重知识授受是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本质(职),这是由学生个体发展的教学认识机制所决定的。[8]知识传授是学生素质养成、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和起点。
我国教育界重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即所谓“双基”。从来没有人认为重视“双基”是错误的,也从来没有任何教育理论论证过重视“双基”是错误的。
(二)对“基础”的新理解和新发展
我们对“基础”的理解有了新的变化。
根据不同的时代要求和知识发展的特点,学校课程的“基础”在不断发展变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国过去长期在学校的课程和教学中坚持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双基”教学,为学生的继续学习和从事生产劳动打下坚实基础,一直是我国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鲜明特色。
事实证明,坚持“双基”为保证基础教育的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仅仅坚持“双基”的教学是不够的,现代社会对公民和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挑战。
此外,飞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还要求学校养成未来公民基本的观念和态度。所以,学校课程的基础实际上已经由“双基”发展为“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和“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
(三)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探讨更加关注
由于我国理论界和广大教师对“双基”的重视,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方法,教师比较熟悉“双基”教学的操作程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可以得到很好的落实。
我们欠缺的是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进行理论和实际操作程序相结合的研究和实践,如果不对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指标和实施方式进行认真的探索,教学实践很可能仍然会停留在抓“双基”实、抓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虚的层面。
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我国在“双基”教学上多年形成的理论和经验价值,防止出现一强调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就忽视甚至否定“双基”教学的偏向。
通过实践教学,发现在过去的教学中,我们过于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教学,忽视了知识获取与能力的养成的途径与方法方式,也忽视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热情的提高,积极情感与正确态度的养成以及正确价值观的树立。
实际上,这种理解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害而无一利,现在,新课程致力于改变以前过于注重知识的倾向,强调知识学习过程,能力培养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过程的统一,并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课程目标进行了重新构建。
从知识与能力目标来看,知识的把握,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学习过程的实践与体验,也离不开科学方法的指导与运用。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来看,它是一种更为广泛的人文涵养,这各素质的养成,不是外部强加的结果,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情景中的实践与体验内在地生成。
从过程与方法目标来看,任何学习过程既是一个获取知识和提升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人格的建构过程。从而使新的课程目标更具有完整性和操作性。
纵观建国以来的八次课程改革,可以清晰发现“双基”理论与实践的历程。
“双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在60~80年代得到大力发展,80~90年代之后不断丰富完善,21世纪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双基”理论与实践历史演化发展呈现以下特点。
(一)“双基”理论与实践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并且反映中国教育实际的课程理论与实践“双基”理论作为一种课程理论,与历史上的一切课程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尽管它与我国古代、欧美、苏联的一些课程理论有关,尤其是继承了苏联课程理论的许多合理因素并受其直接影响。以凯洛夫《教育学》为代表的前苏联教育科学超越前人、推动了教育学的发展,使得新中国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有马克思主义提供的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教育自身发展一般规律的指导,学习总结苏联建国后10~20年中广大教师进行教育改革的创造性经验,认真汲取20年代遭受严重挫折的教训,彻底批评实用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等。
当然学习和借鉴苏联教育科学存在畸轻畸重现象。但是学习苏联、对中国特色的不懈追求,是新中国课程理论与实践发展是一条主线。
“双基”理论绝不是从苏联、欧美引进的,而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是源于实践并且实实在在指导了中国课程实践,指导培养了一代代既有扎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又钉高尚思想晶德的新人的课程理论。
“双基”理沦与实践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关于基础承要性的传统观念、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考试制度对其都有承要影响。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要想打好基础。为后继学习与参与社会生产、生活做准备,就必须掌握必需的、基础的、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只要通过而不能越过学习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这一过程才能达到更高的发展境界。
所以,“双基”内容是每一个社会人生存与发展的必需平台。“双基”理论与实践又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引申与发展。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考试内容、现代意义的标准化测试绝大多数只能是基础性的试题,因为“双基”是有形的、易考查的,另外,课程标准强调“双基”,考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教学自然要突出“双基”。
(二)“双基”理论与实践有一萌芽、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双基”理论实践与中国社会变迁的大背景紧密相连,它的演化发展跳动着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脉搏,这些也给我们考察课程理论乃至教育中的一切问题要与社会这个大系统相联系以启迪,具体地说要培养的人是以能否适应、促进社会生产、生活发展为依据来衡量的。
要加强对中国课程改革的理性与系统的思考,系统地考察课程改革的社会政治背景及各种制约因素,抑制课程改革的功利性、实用性倾向,进行原创性的理论研究产生真正本土化的课程理论,才能保证课程改革的实效性。
在现代制度化学校教育的历史条件下,世界上各种传统的课程理论都有其合理性和局限性,需要不断改造、发展与创新,但基本上、整体上反映、揭示了现代课程基本规律或基本特点,“双基”理论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是中国课程历史发展的结果。
(三)“双基”理论与实践在20年的课改中积累了丰富的素材
在课程教材编写实践中形成的双基理论越来越充分考虑到基础教育的性质、任务和目标,努力适应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突出面向全体这一特点;重视实践环节,强调学以致用;正视差异,“双基,,具有弹性;立足祖国,加强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国情教育。
所谓“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和“四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前者是要正确处理‘‘双基”与能力的关系,而后者是要处理好“双基”与三维目标的关系。正确处理知识、技能与能力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知识传授为主,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
正确处理三维目标与“双基”的关系,必须坚定不移地以“双基”为主,要特别防止“双基”的淡化和三维目标的虚化。新课程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这是发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任何割裂三维目标的做法都不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程实实在在丰富了“双基”理论的内容。
(四)“双基”理论与实践仍在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双基”理论是中国教育界几代人课程实践的理论成果,它是在教育课程改革中萌芽、形成和发展的,过去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须在今后还将继续这种发展,其生命力也正是这种发展所赋予的。
“双基”理论一直已经并不断被批判、改造、超越并发展,它的合理内核永存。它具有合理方面,而且是基本的,包含了现代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普(世)适性理论成分,这些方面和成分至今仍在并将继续起着作用。课程改革要在学生夯实基础和提高能力的钟摆中寻求平衡,“双基”理论、“三基”或“四基”理论其实质是在学生掌握基础、基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过程与方法与提高的潜能之间找到平衡。
因此,该课程理论的发展是永恒而有意义的,这样我们才能通过中国化的课程理论使课程改革起到课程理论与实践黏合剂的作用,让中小学教师在自主地实践课程过程中自觉地反省、反思,建构自己的“理论”,让课程理论工作者走出书斋,走进中小学,帮助教师解决认识上和行动上的问题,开展合作,互相补充,推动课程的实践和研究。
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新审视我国的基础教育中的“双基”理论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为重心,更新课程观念,改革其中落后的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方面,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关键。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