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普及后对中国的不利影响
中文普及当然有必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和北京申奥成功后,汉语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而学习中文的热潮,并不仅局限在亚洲,而是扩展到更远的美国和欧洲。 一种语言超出本国或本民族范围向外辐射,称为语言“出超”。当然,语言的“出超”,有着比较复杂的历史原因;而今天海外兴起的学汉语热潮,是中国和平发展的结果,是中国文化魅力的吸引使然,是海外学习者的自愿选择。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也必然接受其文化的浸润。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遗产之丰厚举世公认。当前,汉语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语的影响和冲击;信息化条件下,语言研究水平亟...全部
中文普及当然有必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和北京申奥成功后,汉语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而学习中文的热潮,并不仅局限在亚洲,而是扩展到更远的美国和欧洲。
一种语言超出本国或本民族范围向外辐射,称为语言“出超”。当然,语言的“出超”,有着比较复杂的历史原因;而今天海外兴起的学汉语热潮,是中国和平发展的结果,是中国文化魅力的吸引使然,是海外学习者的自愿选择。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学习一种语言,也必然接受其文化的浸润。中国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文化遗产之丰厚举世公认。当前,汉语还面临着不少挑战:全球化背景下外来语的影响和冲击;信息化条件下,语言研究水平亟待提高;国内众多的方言使汉语缺乏内部的一致性;文字尚不够规范等。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后才有可能说汉语成为了强势语言。
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了。在无数中国人心里,古老优雅的汉语是我们五千年文明最美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之所以成为我们的文化标记。
然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汉语正面临着危机。一方面,在“全民学英语”的热潮中,以在校学生为主的庞大“外语族”的中文书面表达能力严重退化。托福成绩考试的高分可以一再打破,但即使是在高学历的青年中,也出现了中文水平滑落、日常语言单调的现象。
除了经济,语言和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重要的软力量。我们作为中国人有必要好好掌握自已的语言和文化,不能被外国人看扁了。
从正面角度讲,英语在我国的大范围的普及,从而有效提高了我国国民的素质和国际化程度,改善了我国与世界接轨的软环境。
试想:如果在过去20年中没有英语这座语言桥梁,我国改革开放的结局会怎样?如果我国不引入英语强势,不重视英语学习,不把英语水平与接受教育、晋升和就职等方面挂钩,那么过去20年中就不可能出现一个又一个的英语热:从新概念英语,到3L,到《走遍美国》,到疯狂英语,也不可能出现所谓的“英语经济”,也不可能有每年有大批中国莘莘学子赴国外留学,也不可能出现上文中提及的那末多英语媒体。
总之,没有20多年来对英语强势的有效吸收,就没有我国现在具有初步国际化的大环境,而没有这样的大环境,我国要能够加入世贸、申奥成功也是不可想象的。据报道,加入世贸、申奥成功后,北京市民中学英语的热情空前高涨。
这说明我们的英语不是学得好了,还是还不够,还需进一步吸收和利用英语的强势,来进一步改善我国的宏观大环境,较好与国际接轨。
我国的经验表明,只要能把英语强势处理得当,只把英语当作融入世界的工具使用,那么我们就能用较少的成本较快发展本国现代化,缩小落后的时间,为尽快进行“赶超”打下基础。
当然,许多中国学者对目前的英语强势和普及所带来的潜在危险表示担忧。1998年在哈尔滨召开的“技术进步和当今世界发展“研讨会上,他们认为在当今信息技术时代,语言的强势必然会触发文化强势,从而产生新的不公正。
这种担忧显然是有道理的。只要看一下英语在汉语中渗透就可以知道:政府官员在记者招待会上随口会说出WTO,PNTR,APEC等英语缩写,仿佛说自己家乡话一样。年青人中更是满口TOEFL,GRE,NBA。
即使你问一位老太去医院干吗,她会回答,“我做CT”。
著名社会语言学家陈原认为这是汉语的奇观,奇在没有任何红头文件规定的情况下,英语单词会如此自然地出现在汉语中,即使像老太不懂CT为何义但照说无妨。
那么,如何看待英语强势在带来积极作用时也可能带来潜在的危险(负面作用)呢?如何看待英语强势对汉语甚至我国文化可能会产生的负面作用?本文认为首先我们没有必要杞人忧天。正如陈原教授所说的那样,有生命力的语言(或文化)从来不怕异物的“入侵”。
任何语言都不是自给自足的,时不时会搀杂一些异物才能丰富和发展自己。从另一个角度,汉语在英语强势面前能够有效吸收众多的英语单词,正是汉语有生命力和活力的表现。因此,面对英语的强势和我们汉语的弹性,我们应该充满的是自信心和自豪感,而不是忧虑感。
语言如此,文化当然也如此。中华文化五千年来之所以能源远流长靠得就是其能去粗取精的特性。西方文化通过英语强势必然会影响我国的文化。但是,从长远讲,我们如果能吸取外国文化的精华,去其糟泊,中华文化也一定会在吸收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发展,更显其强大的生命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