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物理学

冬天下层河水不结冰的原因

全部回答

2007-06-18

0 0
    参考答案: 这是水的特性造成的:水在0℃—4℃之间具有反常膨胀的性质,而一般的物质不具备;温度在4℃之上的水依然遵循一般物质热膨涨的性质。现实情况是水的体积在4℃时最小,在0℃时最大。
  跟一切物质一样,水的质量是不随温度变化的,根据密度概念ρ= ,知道水的密度在4℃时最大,在0℃时最小。  再依据物体浮沉条件,知道密度小的水(物质)在上方,密度大的水的在下方。
  冬天结冰后,冻不实心的河水上层会结冰;冰的下面依次是0℃、1℃、2℃、3℃、4℃,因此下层河水都在0℃以上不会结冰。 另外,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厚厚的冰层更加防止热量传递,使冰层下面的水的热量不易散发出去而凝结成冰。
    因此大量的生物得以在水中生存,繁衍。 。

2007-06-20

320 0
1.水在0-4℃时,是反彭涨。结冰时热水向下沉,凉水向上漂,表面先结冰。你说的这种情况,一定是河面水浅,桥底水深。这样河面先结冰,继续冷下去. 2.,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下层的水无法向上传导. 3.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厚厚的冰层防止了冰下水的热量散失。

2007-06-18

321 0
楼上几位说的都有道理,但不完整。 第一:水温在4℃以下具有反常膨胀的性质,即热缩冷膨。当水面温度下降时,会形成一个内部至表面温度三逐渐降低水层,当水面温度下降至4℃以下,就会形成上面密度小,下面密度小,这就阻止了水的对流,也就没有了热传导的一个方式--对流. 第二,水是热的不良导体,下层的水无法向上传导. 第三,冰是热的不良导体,厚厚的冰层防止了冰下水的热量散失。

2007-06-17

308 0
这是因为的一个特性:在0——4度的时候 温度高的水反而比温度低的水的密度大,较冷的水不沉反升,于是河面结冰,而水底不结冰(保持在4度左右)。

2007-06-17

307 0
表层结冰后,阻挡了外面冷空气与下层水的温度传递,零度的水是不会结冰的。 就像爱斯基磨人住的冰房一样,里面其实很暖和(相对外面零下几十度而言)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物理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物理学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物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