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对联起源于什么朝代?

对联起源于什么朝代?

全部回答

2007-06-03

0 0
    起源::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发展: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古人把吟诗作对 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 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 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 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
    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 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 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 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分类: 按用途类分 春联: 新年专用之门联。   楹联: 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 贺联: 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挽联: 哀悼死者用。
   赠联: 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 按艺术特点分 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
     谐趣联:取诙谐幽默之意。 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联。 回文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参考资料:百度一下 。

2007-06-04

456 0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于”,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春节贴春联的民俗起于宋并在明代开始盛行。  据史书记载,明太祖朱元漳酷爱对联,不仅自己挥毫书写,还常常鼓励臣下书写。有一年除夕,他传旨:“公卿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初一日太祖微服出巡,看见交相辉映的春联感到十分高兴。当他行至一户人家,见门上没有春联,便问何故。 原来主人是个杀猪的,正愁找不到人写春联。  朱元漳当即挥笔写下了“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的春联送给了这户人家。
  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朱元漳对春联的大力提倡,也正是因为他的大力提倡,推动了春联的普遍盛行。 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梁章矩编写的春联专著《槛联丛话》对楹联的起源及各类作品的特色都作了一一论述。
    春联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形式。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俱、影壁中。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
  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
    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公元964年(后蜀广政二十七年)春节前夕,后蜀主孟昶突然下了一道命令,要群臣在“桃符板”(画有神像的桃木板,旧时认为可以避邪)上题写对 句,以试才华。
  可是,当群臣们把对句写好给孟昶过目时,孟昶都不满意。  于 是,他亲手提笔,在“桃符板”上写了: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 这就是我国文字记载下来的一幅最早的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  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员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 ,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

2007-06-04

452 0
     对联究竟起源于什么时候?至今尚无确切考证。 当代很多对联书上,都认为对联起源于五代时后蜀国君孟昶。根据这些书上的说法,对联是由桃符转化而成。 我国古代是有桃符。
  传说远古时代,东海度阴山的桃林中,住着神荼、郁垒两兄弟,能捉鬼驱邪。后来人们一到春节,为了祈求平安,消灾灭祸,就在家门前立两个大桃人,左神荼,右郁垒。  再后来,为了简便,人们把桃人改成桃板,在板上画神像,或写上神荼、郁垒两个名字,悬在门的两边,称为桃符。
   五代时孟昶把桃符改写春联,也是有书为证的。据《宋史·蜀世家》记载:孟昶喜爱文学,他觉得每到春节在门上悬桃符祛邪没有新意,在蜀末归宋前一年(公元963年)除夕,孟昶“令学士辛寅逊撰词题桃符,昶以其不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据此,不少人就认为这是我国对联的起源。 对此,我的看法是,这也许是我国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一副春联。但春联只是对联中的一小类。以上说法只是我国贴春联习俗的由来,称之为对联的起源是不确切的。
   从文学的发展来看,对联源于偶句。在殷周先秦古籍中就有偶句。如《诗经》中就有许多偶句,西汉时就产生了赋体,有了骈文。  骈文是一种对偶为主的文体,讲究对仗和声律。《吊古战场文》中,就有很多偶句,如“鸟飞不下,兽挺忘群”。
  “声析江河,势奔雷电。”……好多都是很工整的对偶句。王勃的《滕王阁序》就整篇都是排偶了。唐代律诗的中间四句,简直就是对联。后人在敦煌遗书中发现存有唐代的对联:如“三阳始布;四序初开。  ”“宝鸡能避恶;瑞燕解呈详。
  ”这就证明,在唐代就已经有对联了。 对联的起源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到了宋代,在门上粘贴对联已是一种普遍的风俗。王安石在它的《元日》一诗中这样写到:“千家万户??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赵庚夫在他的《除夕即事》诗中这样写道:“桃符诗句好,恐动往来人。
    ”这说明,在当时联语作者已不在少数了。题联的范围也有所扩展,对联已普遍成为名胜古迹、寺庙廊院等处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像寺僧契盈陪吴越忠懿王钱倜游黄浦江时,为碧波亭题联:   三千里外一条水   十二时中两度潮   著名文学家苏轼也为广州真武庙题联: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到了元代,由于种种原因,对联较之前朝显得冷落了些,流传下来的也少,现在能见到的只有杨瑞、赵孟?等人的少数作品,如杨瑞的自题寓所联: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赵孟?题西湖灵隐寺联: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元代的对联形式,微妙地在元杂剧中得以运用,如关汉卿的杂剧《救风尘》在结尾处写到:   安秀才花柳成花烛   赵盼儿风月救风尘 这也算对联的一种新的形式吧。
       对联真正达到鼎盛时期在明清两代。明清时期,统治阶级对骈体文及对联非常重视,还将其列入科举考试之中。因此得中的进士、举人,无人不通应对。由于皇帝垂青,身边大臣无不精研对工,以赢得主子的赏识。
  因一副对联而改变一个人命运者有之。为此楹风日盛,文人墨客以题联巧对为幸事,访胜寻古之际,不免撰联题字,以壮雅兴。     朱元璋定都金陵后,在一年除夕之前,传旨金陵等地:“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
  ”除夕夜,并亲自微服出巡,以体实情。一次他发现一家未贴春联,问后方知是一阉猪者,不知该怎么将自己的经营内容写进联句。朱元璋听后,寻思片刻,为阉猪者题联曰: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由此可见,朱元璋这位马上皇帝,在弘扬和发展楹联事业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楹联大家,如解缙、唐寅、徐渭、杨慎等,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解缙。   到了康乾盛世,楹联艺术日臻完美。
  不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具有一定的水平。康熙也是撰联的高手,他题的镇江金山七峰阁联,便是一副很好的摘句联: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乾隆皇帝是一个喜欢卖弄风雅的风流天子。
  他每逢出游总是到处题诗撰联,只是被称道的作品不多,只有题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西暖阁的联写得还算不错,联曰:   燕贺莺迁,乐意相关禽对语;   兰草桂蕊,生香不断树交花。   在清代300年间,涌现了无数楹联高手,如纪晓岚、翁方纲、阮元、郑板桥、俞樾、袁枚、何绍基、孙髯翁、梁章钜等都有杰作传世。
    在这一时期,对联的范围逐渐扩大,凡是记述、抒情、议论都可入联,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长联形式。孙髯翁所撰昆明大观楼联开历史长联之先河,被誉为“古今第一长联”。张之洞的君山湘妃祠联又长于大观楼联。
  最长的要属钟云舫的“拟题江津临江楼联”,长达1612字,为迄今为止的长联之最。  晚清时期,对联的写作手法有了很大的创新,不过随着语言的变化和白话文、新体诗的出现,长联的平仄要求不像过去那么严格了。
  由于长联的出现,使得清代的对联在我国楹联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晚清时期,出现了谭嗣同、章太炎、康有为、梁启超、杨度、严复、王?运、林则徐、张之洞、钟云舫等楹坛高手。  随着对联的兴盛和发展,还出现了一些汇集、记叙对联的专家学者,梁章钜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写的《楹联丛话》等几本专著,给后人留下最宝贵的资料,其他如梁恭辰、袁枚、王渔洋、谭嗣同、俞正燮等人也都有专著传世。
     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军阀混战和外寇的入侵,中国陷入了苦难的深渊。  国无宁日,民不聊生。于是出现了许许多多忧国忧民之作。这之中尤以四川刘师亮为驰名。他于1929年创办《师亮随刊》,颇有影响。
  他气质洒脱,语言幽默、诙谐,作品讽刺性强,在社会上产生很大的反响。其他还有冯玉祥、孙中山、柳亚子、郁达夫、郭沫若等,都写过较有影响的名联佳作。     解放以后,特别是进入八十年代以来,传统文化得以复兴。
  改革开放的大潮给对联这一古老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全国各地楹联学会如雨后春笋,楹联爱好者越来越多,各地楹联大赛和征联活动纷纷举办。我们高兴地看到,对联发展到今天,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对联这一古老的长青之树,必将在新的世纪中展示诱人的姿容。
     对联写作上要做到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平仄对应、音韵协调;内容相关、意境完美。 (一)词性相同 结构一致 一副对联由上、下两联组成,上下联又可称为上比、下比,出句、对句,对头、对尾等等。
  在写作上,要求上下联同一位置所用的词性相同、结构一致,做到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动宾结构对动宾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等。  下面先看一副对联: 万家腾笑语 四海庆新春 此联,以“万”对“四”属于数词对数词,“家”对“海”属于名词对名词,“腾”与“庆”两个动词相对,“笑”、“新”是形容词相对,“语、春”又是名词相对。
  从结构上看,上下联都是主谓宾句式。而下面这副对联在用词和结构上都存在问题: 春艳百花开满地 时祥万事喜盈门 问题主要出在后三字上,单看“开”、“喜”两字,一个是动词,一个是形容词(此处转化为名词,“喜气”的意思),词性不类;从整个结构看,“开满地”是动宾结构,“喜盈门”属于主谓宾式短语,结构不一致。
     其实,作对联只要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牢记同类词相对,结构相同这一要领就不会出毛病了。在古代,词性分类没有现在这么细致,作对联的要求是“实对实、虚对虚、死对死、活对活”。
  所谓“实、虚、死、活”就是词性概念。 。

2007-06-03

424 0
起源于秦代…兴旺于明、清两代!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地理
器乐/声乐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舞蹈
文学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