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急切]诗文赏析题目

  麻烦详细解答下面的诗和词的赏析题,越详细越好。急切需要答案,从发布之日起的六天内若无合适答案,将撤消,非常感谢。 汉江临眺 王唯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 这首诗写景“视通万里,想落天外”“空灵不拘,流动不滞”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哪里,请具体分析。
   2、 这首诗的题目作《汉江临泛》好,还是卷上的题目好?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3、 王唯的诗以“诗中有画”而著称,试分析此诗“如画”如何体现? 4、 王唯的诗又有意无意地“渗透着佛理禅机”,试分析此诗“佛理禅机”何在? 5、 此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趣,从哪些诗句中得知?这些诗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清平乐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 请展开联想,描绘出家居环境和劳动情景。 2、 从哪些诗句反映农居生活的和谐安宁,为什么? 3、 为什么说这首词的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情意盎然? 4、 为什么说这首词间接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烦,对美好的人情物态的向往? 5、 哪些画面充满活泼的生机?哪些场景充满盎然情趣? 。
  

全部回答

2007-05-24

0 0
    为挣你这100分,费了老劲了。 王维诗: 1、 这首诗写景“视通万里,想落天外”“空灵不拘,流动不滞”的艺术特色体现在哪里,请具体分析。 视通万里,想落天外的艺术特色体现在:“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四句。 汉水流经楚塞,又接连折入三湘;荆门汇合九派支流,与长江相通。  汉水浩瀚,好象是流到天地之外;山色朦朦胧胧,远在虚无漂缈中。 “空灵不拘,流动不滞”的艺术特色体现在“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这四句。沿江的郡邑,恰似浮在水面之上;水天相接的边际,波涛激荡滚动。襄阳的风景,确实叫人陶醉赞叹;我愿留在此地,陪伴常醉的山翁 2、 这首诗的题目作《汉江临泛》好,还是卷上的题目好?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原先的题目是汉江临泛,而在你这里的题目是汉江临眺,据此我进行分析,估计标准答案应当是临眺好,因为出题目的人不能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理由是:临泛意为泛舟江上,而本诗的艺术特点是“视通万里,想落天外”而泛舟江上局限了本诗的艺术视角,单看题目,有种见树而不见林的狭隘,改为汉江临眺,则大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感觉。
    (以上的话是言不由衷,其实我个人认为还是用临泛比较好) 3、 王唯的诗以“诗中有画”而著称,试分析此诗“如画”如何体现? 本诗首联写汉水雄浑壮阔的景色,由楚入湘,与长江九派汇合,为全诗渲染气氛。
  颔联写汉水的流长邈远,山色迷烘托了江势的浩瀚空阔。颈联写郡邑和远空的“浮动”,渲染磅礴的水势。  末联引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的晋人山简的故事。本诗由格调清新,由万里外的联想,至眼前雄浑壮阔的美景,再联想到前辈先贤人,一气呵成,甚合的中国画中“写意”的特点。
   4、 王唯的诗又有意无意地“渗透着佛理禅机”,试分析此诗“佛理禅机”何在? 体现在"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这一句中,这浩浩荡荡的汉不江水啊,这郁郁葱葱的黛色的山啊,原来也潜优看宇宙天地的玄机,蕴藏了大化有无的曼妙。
    山色千年不变,江流至今不息,千古以来,人世的盛衰得失,人生的喜怒哀乐不都在这山水之间。诗人以禅的眼光创造的不假雕琢、浑然天成、自然适意的境界,体悟到那种说不清的平淡悠远的闲适之情,可以听到诗人心灵和自然宇宙之间展开的对话而感悟到空灵、清幽的禅意。
  诸如 此类的诗中,真可谓达到了不知何者为物,何者为我的超然境界。   5、 此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趣,从哪些诗句中得知?这些诗句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此诗表达了作者置身自然,平淡悠远、闲适洒脱、积极乐观的情趣,由“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可得知。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是互文, 辛弃疾词: 1、 请展开联想,描绘出家居环境和劳动情景。   个五口之家,有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紧靠着房屋有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人的小溪。
  溪边长满了碧绿的青草。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优闲自得。大儿子是家中的主要劳力,担负着溪东豆地里锄草的重担。二儿子年纪尚小,只能做占铺助劳动,所以在家里编织鸡笼。
    三儿子不懂世事,只知任意地调皮玩耍,看他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即可知晓。 2、 从哪些诗句反映农居生活的和谐安宁,为什么?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妪?体现出农居的和谐安宁。
  一对满头白发的翁媪,亲热地坐在一起 ,一边喝酒,一边聊天的优闲自得的画面,这几句尽管写得很平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 ”,亲密无间,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形象地再现出来了。
     3、 为什么说这首词的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情意盎然? 大儿正辛勤的锄豆,房前,次儿忙着编织鸡笼,只有那最顽皮又惹人爱的小儿,一个人偷偷地跑到溪边去剥莲子吃。
  “最喜”一句尤为传神,使小儿活泼顽皮、逗人喜爱的形象跃然纸上。下片写了三人的活动,生动地渲染了农家生活的气氛,而且“中儿”一句虽没有直接写鸡鸭等,却使人由鸡笼自然地想象出鸡狗在院中往来行走,鸭鹅在溪中悠然游动的农家生活景象完整地画出了农村生活的画面,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有生活之美,也有心情之快,洋溢着热烈的生活气息。
     4、 为什么说这首词间接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烦,对美好的人情物态的向往? 辛弃疾来到南方,对朝廷的怯懦和畏缩并不了解,加上宋高宗赵构曾赞许过他的英勇行为,不久后即位的宋孝宗也一度表现出想要恢复失地、报仇雪耻的锐气,但已经不愿意再打仗的朝廷却反映冷淡,只是对辛弃疾在建议书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才干很感兴趣,于是先后把他派到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担任转运使、安抚使一类重要的地方官职,去治理荒政、整顿治安。
    这显然与辛弃疾的理想大相径庭,虽然他干得很出色,但由于深感岁月流驰、人生短暂而壮志难酬,内心却越来越感到压抑和痛苦。无可奈何的处境和同样无可奈何的心境,辛弃疾不得不在乡居生活中寻求排遣苦闷的途径。
  他是受老庄思想影响很深的,老庄哲学让他暂时忘怀世间的烦恼,贴近自然与日常生活,感受并在词中表现“一壑一丘”中所蕴涵的哲理与美感。  而由于个性和审美趣味的不同,他的这一类词作清新秀丽、活泼灵动。
  本词就是一例。 5、 哪些画面充满活泼的生机?哪些场景充满盎然情趣? 充满活泼生机的场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充满盎然情趣的场景: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和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2007-05-24

53 0
    我来帮振鹭欲飞学长补充。 充满活泼生机的场景: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作者只用淡淡的两笔,就把茅屋\小溪\青草组成的清新秀丽的环境勾画出来了。茅屋\小溪\青草,本是农村司空见惯的一般化的东西,作者把它们组合在一个画面里,就显得格外清新美丽。
   充满盎然情趣的场景: 1)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这句尽管写的平平淡淡,但是,它却把一对白发翁媪,乘着酒意,彼此媚好,亲密无间,那种和谐\温暖\惬意的老年夫妻的幸福生活,真实地再现出来了。
     2)和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无赖:在这里是顽皮,是爱称,无贬义。你可以闭目暇想一下:一个不懂世事的小儿,躺卧在溪边剥莲蓬吃的神态,也许他还翘着脚呢。这种天真活泼的神情状貌,饶有情趣,栩栩如生。
  卧字一字千金,用得最妙。它把小儿天真\活泼\顽皮的劲儿,和盘托出,活跃纸上。   翁媪饮酒聊天,大儿除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简单的农村生活画面经过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把充满一片生机\和平宁静\朴素安逸的农村生活景象,真实地反映出来了。
  这样的构思不仅巧妙,而且色彩也和协鲜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

2007-05-24

19 0
我也赞同,不容易啊,为挣您这100分,人家确实费了老鼻子劲了,呵呵

2007-05-24

25 0
上面回答的好!!赞同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