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15个月,晚上总是腹痛,怎么回事宝
大部分婴幼儿慢性腹痛分为功能性原因和器质性病变,一旦发现婴幼儿有腹痛病症时,父母千万不要过于惊慌,也不要让婴幼儿乱服药物,或在其腹部上热敷、压以及按摩;持续1小时症状未能缓解,最好带给医师诊治。
在临床上,假若婴幼儿的“腹痛”的症状,持续超过六个星期以上者,便可以称之为“慢性腹痛”,而“慢性腹痛”在家医科门诊或是基层医疗门诊中,亦是最常见的婴幼儿病症的主诉之一,也是医生及父母亲最感到头痛的医疗问题。
观察腹痛的部位
绝大部份的婴幼儿慢性腹痛都是归究于功能性的原因(亦即并非婴幼儿身体本身有特定的疾病存在),而仅有少数是导源于器质性的病变(亦即婴幼儿本身有某些特定疾...全部
大部分婴幼儿慢性腹痛分为功能性原因和器质性病变,一旦发现婴幼儿有腹痛病症时,父母千万不要过于惊慌,也不要让婴幼儿乱服药物,或在其腹部上热敷、压以及按摩;持续1小时症状未能缓解,最好带给医师诊治。
在临床上,假若婴幼儿的“腹痛”的症状,持续超过六个星期以上者,便可以称之为“慢性腹痛”,而“慢性腹痛”在家医科门诊或是基层医疗门诊中,亦是最常见的婴幼儿病症的主诉之一,也是医生及父母亲最感到头痛的医疗问题。
观察腹痛的部位
绝大部份的婴幼儿慢性腹痛都是归究于功能性的原因(亦即并非婴幼儿身体本身有特定的疾病存在),而仅有少数是导源于器质性的病变(亦即婴幼儿本身有某些特定疾病的存在)。
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身为父母亲有必要在婴幼儿出现腹痛时,如何初步来评估或鉴别引起腹痛的可能原因,千万不要因自己的“无知”,而引起不必要的惊慌失措以及焦虑不安。首先,父母亲要先认知“器质性”病变本身的特征所在。
由于婴幼儿对于其本身病症的描述,并不会是很清楚及完整的;因此,父母亲有必要从婴幼儿本身的日常生活动态以及行为,来仔细观察其在主诉腹痛时的症状及伴随表征,其中包括腹痛的部位、特性、腹痛出现的时间、腹痛的频率,甚至是否有其他伴随的临床症状及表征。
在临床上,由腹痛部位可以臆断导致腹痛是何种脏器。通常在临床上是以“肚脐”为中心点,而将位于肚脐以上的部位称为“上腹部”,以下则为称为“下腹部”;若是上腹部疼痛,则要考做是否食道、胃或十二指肠的病变,而少数婴幼儿则要考虑是否有肝脏、胆囊及胆道的疾病。
倘若是在肚脐周边腹痛,则必须先考虑是否空肠或是迥肠的病变;下腹部疼痛则以大肠病变为主,而骨盘腔内脏器如卵巢,输卵管及子宫,甚至泌尿系统的疾病,亦需要加以考虑在内。
婴幼儿腹痛多属病理性
此外,在临床上除了探讨相关部位的腹痛之外,亦需要仔细观察是否伴随有其他病症的出现,如胸口灼热感(逆流性食道炎)、上吐下泻(急性胃肠炎)、上腹部疼痛加上发烧(急性胆囊炎或急性阑炎的早期征兆)、裹急后重(如大肠病变居多)、上腹部疼痛合并茶色尿(肝疾病)、阵发性的急性腹绞痛(尿路感染、结石以及肠阻塞或肠套叠)、腹胀但腹部软的(功能性的腹胀,如进食过多的空气)以及较为痛苦的肠绞痛(肠道寄生虫病症)。
事实上,在睡眠中被腹痛惊醒的婴幼儿的腹痛,大部份以器质性(病理性)的原因居多;此外,父母亲亦需要小心观察婴幼儿,是否伴随着一些症候群,如便秘、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解稀便、体重减轻、生长发育迟缓,甚至血便,都要先排除是否存有潜在性的器官障碍或病变。
在临床上的身体检查中,倘若发现婴幼儿的腹部肌肉,呈现僵硬如木板块、固定局部压痛、反弹痛(腹膜炎的表征)、肠蠕动声降低,或是异常增加、腹部肿块、甚至触摸到肝脾肿大,或是某处有淋巴腺肿大,这些都是“病态性”的腹痛症状的表征。
功能痛多发生在学龄后
而一般“功能性”的腹痛症状,多发生在学龄后,并且以女孩居多,而其主诉腹痛的部位,大部份是固定在肚脐的周边,同时亦伴随着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碍。如父母亲关爱的减少,不愿上学面对同学甚至自闭症,或是具有“不合群”个性的倾向。
而这些罹病幼儿年龄大多数在七岁以上(却不会在五岁以下),每次腹痛是阵发性的并且时间很短暂,腹部疼痛的部位却不很明确,各部位都有可能;在休息或睡觉以及情绪缓和下来时,则腹部疼痛也就消失或缓解下来了。
此外,某些婴幼儿的腹部疼痛,是由于胃肠道以外系统的疾病,如肺炎或是急性链球菌性扁桃腺咽喉炎,这些疾病也应该放在鉴别诊断考虑之内。
不可擅自处理
一旦在发现婴幼儿有腹痛的病症时,父母亲千万不要过于惊慌失措,也不要让婴幼儿乱服药物,更不要自做主张在腹部上热敷、压以及按摩,否则会加重婴幼儿腹痛病情的恶化。
而在未能得到一个确定诊断时,则不应给予婴幼儿喂食过量的食物,宜采用较易消化的流质食物,或许某些个案需要绝对禁食;而婴幼儿在腹部疼痛症状出现一个小时之后,还尚未能缓解,父母亲更应立即带着婴幼儿就诊,以免加重病情。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