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斜视什么时候手术最好?
早发现
儿童斜视早期发现、治疗是由于儿童视功能发育特点所决定的。尽早治疗,不但可以矫正斜视,而且可使丧失或发育不良的视功能也得到恢复,从而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理想目的。反之,若延误治疗,错过视功能发育期,则视觉丧失、骨骼畸形、代偿头位都无法恢复。 即使以后通过手术矫正了斜视,也仅仅是美容矫正,而且没有双眼视功能这个“粘合剂”的作用,仍有再度斜视的危险。
专家指出:斜视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纠正眼位,使其看上去美观,而是为了恢复双眼的视功能达到功能性治愈。 我们都知道,人的视觉不是天生就完善的,而是靠后天的刺激逐步成熟的,因此在儿童视力尚未成熟的时候,若能早期发现异常,早期治疗,才能最大限...全部
早发现
儿童斜视早期发现、治疗是由于儿童视功能发育特点所决定的。尽早治疗,不但可以矫正斜视,而且可使丧失或发育不良的视功能也得到恢复,从而达到功能性治愈的理想目的。反之,若延误治疗,错过视功能发育期,则视觉丧失、骨骼畸形、代偿头位都无法恢复。
即使以后通过手术矫正了斜视,也仅仅是美容矫正,而且没有双眼视功能这个“粘合剂”的作用,仍有再度斜视的危险。
专家指出:斜视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纠正眼位,使其看上去美观,而是为了恢复双眼的视功能达到功能性治愈。
我们都知道,人的视觉不是天生就完善的,而是靠后天的刺激逐步成熟的,因此在儿童视力尚未成熟的时候,若能早期发现异常,早期治疗,才能最大限度地帮孩子恢复正常的视功能。
研究发现,斜视的发病时间与治疗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关系。
斜视发生得越早,对孩子视觉发育的影响越大,功能性治愈的可能性也愈小,疗效越差;斜视发生得迟,双眼视觉发育越成熟,就为功能性治愈提供了有利的基础,疗效也就越好。
发病早期,有间歇期的斜视较没有间歇期的斜视疗效要好。
儿童外斜视比内斜视疗效好。先天性内斜一般2岁就应手术治疗,相对地讲发病年龄较迟的斜视治疗较早好。当然,凡是儿童斜视一发现,就应尽早治疗,否则将延误治疗时机。
遮盖法检查斜视常用的有两种方法,即交替遮盖法和遮盖打开法两种。
交替遮盖法又称单眼遮盖法或连续遮盖法,临床上主要用于隐斜视的检查。具体方法为用一宽5厘米,长15厘米的黑色纸板作遮盖板,医生手持遮盖板坐在患者对面交替遮盖患者左、右眼,在移动遮盖板时注意观察原被遮眼的移动方向,根据取遮眼的移动情况,即可确定隐斜视的类型。
一般需进行近距离(33厘米)和远距离(5米以外)两种注视状态的检查。如遮盖板由左眼移向右眼时,左眼向鼻侧转动,遮盖板由右眼复移回左眼,右眼亦向鼻侧转动时,说明被遮眼在被遮盖时处于向颞侧偏斜位置,则诊断为外隐斜。
反之,如遮盖板由左眼移向右眼,左眼向颞侧转动,遮盖板由右眼复移回左眼时,右眼亦向颞侧转动,说明被遮眼在被遮盖时处于向鼻侧偏斜位置,则诊断为内隐斜。交替遮盖试验中取遮眼向上、下方移动时则为垂直性隐斜,一般诊断为上隐斜。
如取遮眼表现为向侧方旋转移位则诊断为旋转隐斜。在交替遮盖试验中如取遮眼始终不转动则说明被遮眼一直保持在正位无偏斜现象,则为正位视眼。用交替遮盖法检查配合三棱镜插片,将三棱镜尖端指向隐斜视方向放置一眼前,逐渐加大三棱镜度数,直至放置一合适度数三棱镜后交替遮盖双眼取遮眼不再转动,该三棱镜的度数即是该患者隐斜的度数。
由于调节集合作用的参与,注视33厘米近目标与注视5米以外远处目标所测得的隐斜度数可有差别。
遮盖打开法又称遮与不遮法或双眼暴露法,临床上主要用于共转性斜视的检查。具体方法为先用遮板遮盖患者一眼,之后把遮板拿开让患者恢复双眼注视,同时注意观察双眼转动情况。
再遮盖另一眼同样拿开遮板再恢复双眼注视,观察双眼转动情况,即可确定共转性斜视的方向、类型及何眼为注视眼。如遮盖右眼,出现左眼向颞侧转动,右眼取遮后双眼均向右侧转动,右眼转至注视位,左眼恢复内斜位。
遮盖左眼及取遮后双眼均不转动者,则为左眼内斜视,右眼为注视眼。如遮盖右眼后,左眼外转呈注视位,取遮后双眼不转动,右眼呈内斜位。遮盖左眼,右眼外转呈注视位,取遮后双眼仍不转动,左眼呈内斜位者,则为交替性内斜视,双眼均可作为注视眼。
总之,交替遮盖法与遮盖打开法是检查斜视时常用的两种方法。前者主要用于证实隐斜视的方向及类型,配合三棱镜检查即可测定隐斜视的程度。后者用以检查显性斜视,主要用于共转性斜视的检查。
可以确定共转性斜视的方向及类型,何眼为注视眼等。当然用交替遮盖法亦可检查共转性斜视,遮盖打开法亦可用于隐斜视的检查,只是其结果不如前述精确而已。
两只眼球在大脑中枢的管制下协同运动,才能产生双眼单视的功能。
如果中枢的管制失调,两眼外肌力量不平衡,不能同时注视目标时,视轴呈分离状态,其中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离目标称为斜视。
诊断斜视常常需要以下检查:
(1)询问病史 问清患者的年龄,准确的发病时间,发病原因或诱因,斜视发展情况,做过何种治疗,有无家族史。
(2)眼外观检查 注意患者眼位偏斜的方向和程度,睑裂是否等大,颜面是否对称,有无内呲赘皮、解剖异常造成的假性斜视,有无代偿性头位。
(3)视力检查及屈光检查 详细检查患者的远、近视力及矫正视力。
对于高度近视和散光者,以及青少年患者,必须用1%阿托品扩瞳,在调节麻痹后进行屈光检查。
(4)遮盖试验 检查者与患者相对而坐,距离为1/2米,取一宽5厘米,长15厘米之硬纸板作为遮盖板,分别检查注视33厘米和5米以外的目标时的眼位情况。
遮盖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检查时总有一只眼被遮盖的单眼遮盖法,又称交替遮盖法或连续遮盖法;另一种是检查时先遮一只眼,然后去掉遮盖板观察两眼能否同时向前注视一目标及眼球复位速度,这种方法可称为遮与不遮法。
遮盖试验可以简单而又确切地对斜视进行定性。
(5)检查眼球的运动 观察6个主要运动方向,以确定每条眼肌的功能有无异常。
(6)斜视角检查法 斜视角分为主斜角(第一斜视角)和副斜角(第二斜视角)。
健眼固视时,斜眼偏斜的角度称为主斜角;当斜眼固视时,健眼偏斜的角度称为副斜角。测量主、副斜角可以协助斜视的诊断,临床上常用的测量斜视角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角膜反光点位置测定法 可以粗略估计斜视度。
检查者与患者对坐,在病人面前33厘米处,持一去掉灯罩的电筒,将灯光照在患者的角膜表面,注意角膜上光点的位置。如两眼位置正常,则光反射必位于两眼角膜的中心,斜视度为0º;如一侧映光点在角膜中央,另一侧映光点偏向角膜鼻侧为外斜视,如偏向角膜颞侧为内斜视。
自瞳孔中心至角膜缘连线分成三等分.每份约15º,可根据映光点的位置估计斜视度。
2)同视机检查法 将患者的头额固定,在调整好高低及瞳孔距后,在两眼前各加同时知觉片,健眼镜筒放于“0”位置,然后转动偏斜眼镜筒,使两眼画片重合,此时镜筒所指数即为主觉斜视角。
如果交替开关两个镜筒的光源,并移动镜筒至其反光点位于角膜中央,两眼不移动时,此时的度数为他觉斜视角。
3)三棱镜配合遮眼法 是一种比较准确的斜度测定法。当遮盖注视眼时,斜视眼就朝着注视目标的方向移动。
如果在斜视眼前放上度数逐渐增加的三棱镜,那么该眼的复位移动就不再产生,则用以消除复位移动的三棱镜度数就代表了该眼的斜视程度。
此外,还有斜视计测量斜视角法,马氏杆加三棱镜检查法、视野计测量法等。
通过以上各项检查,对斜视眼的诊断基本上也可以确立了。
对于共同性内斜视和内隐斜的儿童患者,远视眼是重要的发病原因,患者应该经过认真地验光检查,确定配镜度数,戴用凸透镜就能消除内斜。
对于共同性外斜视和外隐斜的儿童患者,其病因多由近视眼在近距离不使用调节致眼位外移,故在确定其斜视由近视引起后,应戴用凹透镜矫正眼位。对于某些麻痹性斜视和各种隐斜的成年患者,仅适宜戴用三棱镜以缓解症状,帮助患者进行近距离阅读。
戴用矫治斜视的眼镜与配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有诸多不同。配戴矫正内斜视的眼镜,如经过一段时间的戴用,斜视已被控制,其眼镜度数应该逐渐减下来,一直减到完全不戴眼镜也不出现斜位为止。
减少的度数应以双眼视觉检查、障碍阅读检查、遮盖试验,证明其视觉功能正常为准。如果所戴眼镜度数的减少引起斜位的出现或视力下降,或双眼视觉的破坏,说明所戴眼镜仍适应其功能需要,其度数应当缓减。因此,患儿所戴眼镜度数减少的幅度不能单纯根据戴镜时间长短来决定,而应当通过上述检查,根据双眼视觉的发展和巩固程度来确定。
这种配镜度数逐渐减少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患儿生理性远视随其年龄增长其度数逐渐减少;另一方面也由于配戴眼镜矫正斜位后,调节与辐辏的比率逐渐转入正常。若持续地戴用一付度数比较高的远视眼镜将会影响儿童视觉功能的发育,出现远视功能不良,双眼融合力不佳等病态状况。
共同性内斜视患者在配戴眼镜后看远物已无斜位,但在看近物时仍有内斜者可连续点用缩瞳剂1%毛果芸香碱眼药水,每日1次,2周后改为每3日1次,持续用药1个月,可刺激周围调节产生痉挛,有利于调节和辐辏的恢复。
有报告指出,持续点用毛果芸香碱眼药水可在瞳孔领处产生虹膜小囊肿,但停药后会逐渐消失,不必恐惧。
对于近视引发的共同性外斜视应按验光度数坚持配戴。近视散光的斜视患儿,最好配双光眼镜以矫正其远、近视力,使患儿双眼视觉能够充分发展。
若两眼屈光度相差在3。00D以上,应该配戴角膜接触镜以建立双眼单视功能。对于无良好卫生习惯的患儿,家长应学会角膜接触镜的装卸、消毒、清洗技术,并定期到医院接受裂隙灯显微镜检查,以防异物钳入,微生物感染而造成角膜穿破,溃疡化脓等不良后果。
对于非共同性斜视及年长的隐斜患者,为缓解症状可配戴三棱镜。因三棱镜有分光效果,易使物像变形,出现彩样边缘,因此最好选用压贴式三棱镜。该式眼镜由多个O。5毫米基底厚的、平行排列的小三棱镜贴压在眼镜片上组成,可减少上述分光效应。
对于成年斜视患者,因其弱视、异常视网膜对应已经恒定,配戴眼镜很难达到矫正斜视的目的,故一般不把验光配镜作为治疗方法,即使配镜也只能以能否增加视力为目的,而不能以其对斜位有无影响作为指标。
为儿童选配眼镜,除注意眼镜片的质量外,还要注意眼镜架的选配与镜片的安装。
目前国内对儿童眼镜架的生产不够重视,品种有限,规格不全;在市场上很难找到一副与患儿适应的眼镜架;加之装配人员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不懂得眼镜质量各要素标准及成品眼镜质量标准,以致于两眼镜片光学中心与患儿瞳距不符,戴用偏中心眼镜,产生三棱镜效果;其结果是不但不能矫正斜视,反而加重眼位偏斜,带来不良后果。
因此,必须提醒医务人员和患儿家长在验光、处方、选择眼镜片、选择眼镜架及装配眼镜各个环节上都要认真对待,务求完全适合才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手术后状况与手术成败,手术效果密切相关。术者和患者应密切配合,认真观察并做相应处理,以冀达到预期目的。
对患者来说,术后一般均有流泪、异物感等不适的症状,不需处理,短期内即可恢复。因术后双眼包扎,行动不便,故应有家属护理,在饮食、起居、大小便诸方面予以照顾。术后短时间的眼痛,可服少量止痛剂或针刺合谷穴即可制止。
若术后出现呕吐,轻者静卧休息即止,重者口服维生素B620毫克和镇静剂即可奏效。
对于手术者来说,术后每日应检查患眼并换药1次。4~5日拆除结膜缝线,开放包扎的双眼;其肌肉缝线可于术后10~14天拆除。
在检查时,若发现眼睑和结膜充血水肿,多为手术损伤所致;若有分泌物出现,应认真检查是否术后感染所致。角膜因在手术中暴露过久,其上皮剥脱较为常见,应给予抗生素眼水、眼膏外涂患眼,并口服抗组织胺、抗生素类药物防止形成角膜溃疡。
若在手术后突然发现患眼斜向对方,运动受限且不超过中线,则属肌腱滑脱,应当立即修复。
手术矫正效果的判断及处理 术后1周即可判断手术效果。对于垂直肌手术后产生的眼睑位置变化或其它有关肌肉功能限制,不必急于处理,多可自行恢复。
若内斜视患者手术矫正不足时,两眼可点用1%阿托品眼药水,每日1次,以制止患者作近距离阅读,或戴用原来的矫正眼镜;若外斜视患者在术后发现矫正不足时,可以同时开放双眼,令患者阅读;或戴用原有的近视眼镜。
至于术后发现轻度矫正过度,应继续观察;有的在打开双眼后即可成为正位眼,但不要允许患者急于近距离阅读。手术后一般应随访观察6个星期。多数人认为术后六周的效果就是最终效果。
再次手术的时间选择若一眼已做过内、外直肌手术,另一眼手术应以间隔1个月以上为宜;如在同一眼上手术,亦应间隔1个月,以便观察第一次手术的效果;并待其眼球的血液供应恢复正常。
若内斜视患者术前戴用远视性完全矫正眼镜,术后应根据手术效果改变处方。若属调节性或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患者,术后处方以能消除残余斜度为宜。若手术已使眼位复正,术后的屈光矫正要以提高视力为主。若术前有双眼单视功能障碍者,在术后两周即可开始进行融合训练。
对于术后出现复视者,应认真判断是否具有恢复双眼单视的可能。若确属不能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就不必作双眼视觉训练,应待其产生抑制、自然消退为好。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