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娱乐休闲 音乐

交响曲和歌剧是什么,哪儿有区别?

交响曲和歌剧是什么,哪儿有区别? 请教我一下。 简单说明就行 还有中国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区别是什么?

全部回答

2006-12-16

0 0
    交响曲是一种具有奏鸣曲体裁特点的、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结构宏大,意蕴深广,擅于概括社会生活和人类思想的丰富内容,有着巨大的戏剧性的感人魅力。一般由四个乐章组成,也有多于或少于四个乐章的。
   歌剧是一种音乐、戏剧、舞蹈综合的艺术形式。早在十六世纪末,意大利的佛罗伦斯城有一些受文艺复兴思想影响的、进步的知识分子,其中有诗人里努契尼,歌唱家兼作曲家培里和卡契尼等,他们尝试着综合音乐和戏剧的特点,模仿古代希腊悲剧,创造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这就是歌剧。
    欧洲最早的一部歌剧是培里根据里努契尼的剧本创作的《达芙妮》,可惜这部歌剧的乐曲已无留存。现存最早的歌剧是他们创作的《犹丽狄茜》。那时的歌剧已有一种近于朗颂式的乐调,简单的剧情中穿插一些歌曲和合唱。
  伴奏乐器只有一架羽管键琴、一台七弦竖琴和几把诗琴。歌唱家卡契尼在当时还提出了要以宏亮而能致远的声音演唱歌剧的“美声唱法”的美学和技术的要求。   如果说卡契尼等人的创造使歌剧已具雏型,那么,使歌剧这种艺术体裁趋于完善,并在欧洲艺术史上占有稳固地位的是意大利的蒙特威尔第(1567—1643)和斯卡拉蒂(1660—1725)。
   蒙特威尔第进一步使歌剧音乐戏剧化。  在他写的歌剧中已出现了歌唱性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似的乐调。他创用了弦乐器振音和拨弦的奏法,使伴奏乐队的表现力更为丰富。
  早先,歌剧都是在宫延和贵族的厅堂里演出,自从1637年蒙特威尔第在威尼斯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歌剧院以后,歌剧艺术也开始向广大市民打开了大门。 斯卡拉蒂则发展了歌剧音乐的抒情性。
    在他写的歌剧中已有一种由快、慢、快三段式组成的序曲。同时,歌剧中的宣叙调(一种近于朗颂、用以陈述剧情的乐调)和咏叹调(一种旋律性和抒情性很强的歌调)已有较严格的区别。在他的歌剧中宣叙调又可分为“白话宣叙调”(用键盘乐器伴奏)和“带伴奏的宣叙调”(乐器合奏伴奏);咏叹调又有“性格咏叹调”、“抒情咏叹调”、“豪壮咏叹调”、“朗颂口语咏叹调”等种种不同类型。
    可以看到音乐在剧中的表情作用已大大加强。从斯卡拉蒂开始,意大利歌剧写法已定型化,而这种歌剧就是通常所说的正歌剧。 这一时期,除意大利的正歌剧外,法国、英国、德国渐次出现了具有民族特点的歌剧。
  法国歌剧中插入了传统的宫廷艺术——芭蕾舞。 在斯卡拉蒂之后,正歌剧在欧洲风行起来,受到各国宫廷、贵族的欢迎。  那时伴随着歌剧艺术的“美声唱法”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涌现了许多卓越的歌唱家。
  他们拥有华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史称十七、八世纪为“美声唱法”和“黄金时代”。但是风靡一时的意大利歌剧适应宫廷、贵族的艺术趣味,发展了一种崇尚浮华、不顾内容的艺术倾向;在演唱上不顾剧情任意加些花唱来炫耀技巧,在创作方面也流于程式化,使得意大利歌剧逐渐受到人民群众冷落。
    英国诗人该伊和音乐家普许创作了《乞丐歌剧》(一种以流行歌曲穿插其间的喜剧)对正歌剧极尽嘲讽,该剧演出后受到人民群众的热烈欢迎。正歌剧因而受到沉重打击,致使英国皇家剧院不得不关门停业。
   与此时同,法国、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歌剧体裁,这就是意大利喜歌剧。  它取材于现实生活,形式生动、活泼,表演幽默、风趣,音乐旋律通俗、流畅,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地方色彩。
  意大利喜歌剧的出现,为歌剧艺术带来了清新的气息。而欧洲其它各国,也先后出现过各种形式的喜歌剧 作曲家格鲁克(1714—1787)看到正歌剧的种种弊端,因而提出了改革歌剧的主张。
    他认为:歌剧必须有深刻的内容,音乐与戏剧必须统一;表现应力求纯朴、自然。他改革的主张在他将近五十岁时创作的歌剧《奥菲欧与犹丽狄茜》中得到体现。他的改革对以后歌剧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莫扎特以前的作曲家往往从古代神话或基督教初期的传说中寻找创作题材。  选用现实的题材,并以明朗、幽默的笔调生动地表现现实生活中的各种人物形象,莫扎特(1756—1791)是第一人。
  格鲁克在歌剧创作中强调:“首先是一个戏剧家,然后才是一个音乐家。”而莫扎特却认为:首先应该是一个音乐家,然后才是戏剧家。因此,莫扎特写的歌剧十分强调旋律的优美动人和充分运用乐队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
    他写的《费加罗的婚礼》一剧的序曲,是第一个以独立的交响作品面貌出现的序曲,而剧中那些富有特色的咏叹调,则鲜明地表现了人物的个性和心理特征。 在十九世纪,新的歌剧体裁是大歌剧和轻歌剧。
  大歌剧多取材于历史故事,全剧由独唱、重唱、合唱、管弦乐以及热烈富丽的芭蕾舞组成,不采用说白。  轻歌剧(变称小歌剧)短小轻快,通常只有一幕。取材于日常生活,与喜歌剧相比偏重于讽刺、揭露。
  音乐多采用当代流行的音调,是一种很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十九世纪最为引人瞩目的是瓦格纳(1813—83)的乐剧。在创作方面瓦格纳非常重视戏剧的作用,他的乐剧全部由自己撰写脚本、配备舞台装置及照明等,这是为了使诗、剧院、音乐和美术融为一体,完美地表达出戏剧的主题思想。
     瓦格纳继承了莫扎特和威柏的创作传统,但他又是富于独创精神的。在他的乐剧中采用了具有特征的一些手法,这首先表现在运用主导动机的写法,亦即采取短小,富有表现力的乐句象征剧中的人或某一事物(如《莱茵的黄金》中,代表莱茵河水的动机,莱茵水仙的动机等),这些由管弦乐队奏出的主导动机贯穿全剧,交织在一起,描绘出剧情的发展。
    因而,在他的乐剧中,管弦乐已不再处于伴奏地位,而成为与声乐平行的、整部歌剧的组成部分。 瓦格纳认为歌剧“要有一个交响乐章的统一性”,而不应当由零散的分曲组成,从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开始,他运用了连绵不断的、无休止的旋律,这种旋律实际上可以看作是宣叙调和咏叹调合而为一。
    在乐队方面他大大加强了管弦乐队的编制,采用了浓重色彩的配器。因此,瓦格纳的乐剧规模宏大、场面壮丽,内容深刻,管弦乐队具有宏伟、辉煌的效果。可以认为:瓦格纳把歌剧创作推向了交响化的高峰。
   此后,在欧洲艺术的舞台上又现出许许多多卓越的作曲家,如威尔第、普契尼等等,他们以自己的天才和勤奋,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丰富和发展了歌剧艺术,创作了大量的剧目,构成歌剧艺术发展的灿烂长河,到了现代,歌剧的形式更是名目繁多、大小不一。
     歌剧的形式从简到繁。现代歌剧一般由宣叙调、咏叹调贯穿始终。剧中往往要穿插重唱、合唱、舞曲。大的器乐段落则是序曲——用以提示和概括剧情;幕间曲——在幕间演奏,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终曲——带有总结全剧的意义。
   。

2006-12-16

143 0
区别大了! 交响是乐团演奏 歌剧有剧情有人唱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娱乐休闲
音乐
明星
电影
动漫
宠物
度假旅游
谜语
花鸟鱼虫
摄影摄像
脑筋急转弯
收藏
其它
电视
星座/运势
幽默滑稽
音乐
音乐
华语流行乐
日韩流行乐
欧美流行乐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