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请进!我患了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是指由于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机体内外任何因素影响了丘脑下—垂体—卵巢轴任何部位的调节功能,均可导致月经失调。 本病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两种,前者是排卵功能发生障碍,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系黄体功能失调,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淋漓不净等。 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受内外因素,如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和气候的改变、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等影响,可通过大脑皮层,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和制约。 这种关系失...全部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是现代医学的病名,是指由于卵巢功能失调而引起的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机体内外任何因素影响了丘脑下—垂体—卵巢轴任何部位的调节功能,均可导致月经失调。
本病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两种,前者是排卵功能发生障碍,好发于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系黄体功能失调,多见于育龄期妇女。主要症状为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增多、出血时间延长、淋漓不净等。 现代医学认为,机体受内外因素,如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和气候的改变、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等影响,可通过大脑皮层,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和制约。
这种关系失常时,突然地表现在卵巢功能的失调,从而影响子宫内膜,导致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认为“肾主生殖”,“肾为生命之源”,“经本于肾”,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多与肾有密切关系,并与肝脾及血瘀等也有一定联系。
哪些疾病可引起阴道出血? 阴道出血是妇产科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可有许多疾病引起,本病除正常的月经出血外,可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过长,不规则出血,接触性出血等,出血多时可出现贫血,严重时并发出血性休克,危及生命;但出血量少者可能为生殖道癌肿的一个早期症状。
为此,对阴道出血必须予以重视,不可盲目对症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引起不良后果。 ⑴老年性阴道炎、子宫颈糜烂及子宫颈息肉,多在妇科检查后或性生活后有少许新鲜出血,平时可能有血性白带(有时白带呈高梁米汤样或琥珀色),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殖症也能引起阴道出血。
⑵功能性子宫出血及服黄体酮、乙烯雌酚、避孕药等激素药物停药后可引起阴道出血。 ⑶子宫肌瘤、子宫肌腺症、子宫颈癌、子宫体癌以及卵巢的颗粒细胞瘤都会引起阴道出血并伴有赤白带。 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以及肝功能损伤而致阴道流红,伴皮肤有出血点。
⑸停经后不规则出血,发生在育龄妇女中,首先考虑为妊娠有关的疾病,如流产、宫外孕,葡萄胎、恶性葡萄胎、绒毛膜上皮癌。 ⑹经前或经后血染,如月经来潮前数天,或来潮后数日有少量血性分泌物,一般为卵巢功能不正常;上环后月经不调。
⑺妊娠晚期出血,可能产生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破裂。 ⑻妊娠出血可能为胎盘残留、子宫复旧不全、产褥感染。 ⑼幼儿阴道出血,可能患阴道肉瘤。 ⑽绝经期妇女阴道不规则出血,且量多,持续时间长,应排除子宫内膜癌及生殖恶性肿瘤。
妇女由于各年龄阶段的生理特点不同,所以年龄对诊断阴道出血有重要参考价值。如幼女与绝经期妇女的阴道出血应多考虑器质性病变,青春期妇女多考虑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在育龄妇女应多考虑与妊娠有关的疾病,同时在临床上应详细追问病史,仔细查体,做必要的辅助检查,一般能够在早期得出正确诊断,进行治疗。
许多器质性疾病如子宫肌瘤,流产,生殖道创伤、子宫肌腺症、血液病等也会引起月经量多,医生通过验血、盆腔B超、子宫碘油造影等检查来发现上述器质性疾病。 每次月经量过多会造成患者贫血、体力不支、精神不振,需要积极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 (1)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的药物:如氟灭酸每次0 2克,每日3次; (2)抑制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药物:如止血芳酸0。2~0。4克,置入5%葡萄糖液内稀释后,静脉注射,每日2~3次; (3)使内膜萎缩的药物;即大剂量合成孕激素口服,如18甲基炔诺酮、安宫黄体酮等。
剂量应先大,血停后缓慢减至小剂量维持。每月连服22天。服用大剂量合成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萎缩,治疗要在有经验的医生指导下进行。 过去有些中年患者,不再要求生育,因月经过多而切除了子宫,近年来,可在宫腔镜下行内膜切除术。
在妇科门诊常常会见到15~16岁的女孩,月经初潮后不久,月经周期不规则,经血量多或淋漓不止,面色苍白,母亲带着焦急的心情向医生诉述病情。医生做了肛检,子宫及两侧附件未见异常,化验手指血除有贫血外也无其他血液病,那么“功血”的诊断大致可成立。
另外一类患者往往是40余岁的中年妇女,过去月经基本规则,但最近突然紊乱起来,表现月经频或经期延长,也可有贫血,妇科检查未发现异常,这些患者也可能有“功血症”。特别要强调的可能是“无排卵型的功血症”。
当这些病人出血不止应怎么处理呢? (1)器械刮宫法 也许很多人都听说“刮宫”止血的方法,刮宫是一种小手术,可在门诊进行,一般使用局部麻醉。在消毒情况下,医生用小刮匙伸入宫腔搔刮,用机械的方法让增殖的子宫内膜迅速脱落,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这种方法虽有一定痛苦,但止血快、安全、效果一般可靠。更重要的是可收集刮出的子宫内膜送到病理科化验,可了解有无息肉、肿瘤等其他疾病,有明确诊断的价值。因此对于已婚,不规则出血病程较长的患者,尤其是40岁以上者,都应采用刮宫止血。
但如果近期内已刮过宫,病理化验未见器质性疾病者,也不必多次反复刮宫。刮宫后一般出血立即减少,约一周内完全停止。一般需休息7天左右再上班。 (2)药物刮宫法 对未婚患者尽量不考虑刮宫,或改用“药物刮宫”的方法。
“药物刮宫”是针对无排卵功血患者体内缺乏孕激素影响的病理生理改变,给患者肌肉注射黄体酮,每日20毫克,共3天,内膜转变为分泌相。然后停药,造成人为的血孕激素水平下降。这时内膜规则剥脱而出血,称为“撤退性出血”,这种出血与一次月经出血相仿,持续7天左右,有时量也很多,这是预料之中及不可避免的。
因此用黄体酮前必须向患者说明,止血效果要在撤退出血停止后才出现,以免患者误认为治疗失败而另找他处就医或改服其他激素导致用药紊乱。 为了减少撤退性出血的量,可在肌肉注射黄体酮时,同时注射丙酸睾酮(一种雄性激素制剂) ,每日25~50毫克,共3天。
如果血量仍然很多,则应让患者卧床休息,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K、止血敏、维生素C、止血芳酸等一般止血药,甚者可以输葡萄糖液、输血。撤退出血时不应再用雌、孕激素制剂。 (3)雌激素止血法 如果年轻尚未结婚的功血患者因失血过多,或由于其它问题造成了严重贫血(血色素<7。
0克/升),当时尚不能采用刮宫手术,又不能接受上面介绍的“药物刮宫”后引起的撤退性再失血,这时应怎样处理呢? 这样的患者应该住院治疗。上面介绍的一般止血药物及支持疗法皆应用上。医生给予肌内注射大剂量苯甲酸雌二醇(因剂量大,口服时易有恶心、呕吐反应),每日2~3次。
根据流血量的变化,可再增减剂量。患者或家属应将所用的会阴垫都保留在一个塑料袋里,让医生亲自过目后再扔掉。剂量恰当时,流血应渐减少,2~3天起,医生要逐渐减少苯甲酸雌二醇的用量,约20天后,再次用黄体酮行药物刮宫止血。
在用苯甲酸雌二醇的20天内,要积极地通过服铁剂加强营养,或输血,使血色素上升至80~90克/升,能经受撤退性出血时的失血。 由此可见,先使内膜生长,然后使内膜脱落,仅是权宜之计。采用这种方法止血时,患者应严格按医嘱用药。
若随便停用或忘记用1~2天,中途会造成再出血而使治疗失败。 一般说来,排卵正常的育龄期妇女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很少。在少数排卵正常而又患有“功血”的病人中,她们月经的表现有如下两种情况: (1)月经量多,月经周期及持续时间皆正常。
(2)经间出血,即月经间隔期有少量血性分泌物,持续天数不等。若将出血时间与基础体温记录相对照,可发现这种经间出血可出现在月经后(即经期延长),月经前(即经前出血)及排卵前后(即围排卵期)出血。
为什么规则排卵的妇女会出现月经量多?许多研究者从血内生殖激素的浓度,内膜生殖激素受体,内膜血管密度、凝血因子等方面进行了探索,皆未发现异常。最终发现这些患者子宫内膜局部前列腺素组分异常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过强。
前列腺素是一组脂肪酸化合物,它调节着血管的收缩与扩张及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前列腺素组分异常,血管易于扩张,血小板止血功能减弱,出血量即增多。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是防止血液在血管内凝固、形成血栓(会使血管堵塞,脏器缺血坏死的物质),但功能过强时,出血部位不易形成血块而止不住血。
无排卵型子宫出血是一种病程很长,疗效难以巩固的疾病。有的患者认为,本病的临床表现以不规则出血为主,只要血止了以后病也就好了。事实上是这么一回事吗?不是的。这是因为无排卵的病因未纠正,下个月经周期还会出现不规则出血,所以血止后仍应按医生嘱咐,测量及记录基础体温(BBT),继续用药。
如何调整月经使之规律化?对未婚少女,一般在每次月经周期第23天起再肌注黄体酮3天,使子宫内膜定期规则脱落而出血。中年患者可在用黄体酮时加用丙酸睾丸酮,每次25~50毫克,使撤退出血量减少。已婚要求避孕的患者可在每次月经周期第5天起服短效避孕药22天,停药后月经会来潮。
上述方法可重复使用。 已婚想生育的患者当然应服促排卵药,最常用的是氯底酚(又名克罗米酚,舒经酚)。在月经周期第5 天起,每日一片,运用5天,服药周期必须测量及记录BBT,以观察有无双相型体温曲线来判断疗效,一般说促排卵药只对本周期有效,故要反复使用。
生育后功血还可能复发,或时好时犯,还需要定期用黄体酮,使内膜规则脱落,控制周期。因此,完全治愈无排卵功血症不是一件易事,需长期随诊肯定无复发才能定论。正因为如此,患者应有长期治疗的思想准备,实际上,可将控制月经周期的方法向患者解释清楚,让她们自己懂得如何掌握用黄体酮的规律,医生再在适当时间随诊,进行指导或调整治疗方案。
长期测BBT对了解排卵是否恢复,指导用药十分必要。虽然增加一些麻烦,但养成习惯后亦就自然了。 诊断: 无排卵功血的妇科检查一般无特殊,子宫大小正常。基础体温(BBT)呈单相型;有排卵型功血的妇科检查可见BBT呈双相型。
治疗: 主要有针灸疗法、饮食疗法、药物疗法、物理疗法及手术治疗。 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病机是: ⑴肝肾不足:素体肝肾不足,或早婚早育、房劳伤精,过多流产等,致使精血亏虚,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热灼冲任,迫血妄行而致功能性子宫出血。
⑵脾肾阳虚:素体脾肾阳虚,或房劳多产,久病损伤,饮食劳倦等脾肾受损。脾阳虚则统摄无权,肾阳虚则封藏失职,以致冲任不固,造成功能性子宫出血。 ⑶瘀血阻滞:肝郁气滞,血行不畅;或寒凝血瘀,瘀血阻滞冲任胞宫,新血不得归经,故出现功能性子宫出血。
若血瘀内滞日久化热,更灼血络而致出血不止。 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哪些简易方法? (1)中成药 ①知柏地黄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②苁蓉补肾丸,每服6克,日服3次(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③益母膏,每服15克,日服3次。 ④震灵丸,每服9克,日服2次(适用于血瘀阻滞,血不归经者)。 (2)简便验方 ①仙鹤草、龙骨、牡蛎各50克。水煎服(各型功血均可使用)。 ②鹿角霜、乌贼骨、陈棕炭各15克。
水煎服(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③旱莲草、女贞子、生地各15克,贯众、茜草各12克。水煎服(适用于肝肾不足者)。 ④益母草30克,香附10克,三七粉(冲)3克。水煎服(适用于血瘀阻滞者)。 (3)饮食疗法 ①栗子、山药、粳米各50克。
煮粥食用。 ②鲜生地50克,枸杞子30克,冰糖适量。水煎代茶饮(上方适用于肝肾阴虚者)。 ③桃仁6克,乌贼鱼1条。煮熟食用。 ④山楂30克,红糖适量。代茶饮(上方适用于血瘀阻脉者)。 ⑤人参5克,核桃肉15克。
水煎代茶饮并食之。 ⑥山药、莲子各50克,粳米100克。煮粥食用(上方适用于脾肾阳虚者)。 (4)针灸疗法 ①体穴:脾俞、足三里、命门、肾俞、三阴交、血海、关元、断红、隐白、中极。每次取3~4穴针刺或合用艾灸。
②耳穴:子宫、卵巢、内分泌、脾、肾。每次取2~3穴针刺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怎样用中药人工周期疗法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血止以后,按照妇女月经周期的生理变化用药,促使其达到调整月经周期的目的。
⑴增殖期:(月经第4~11天)以养阴调气血为主,促进子宫内膜正常生长。选用促卵泡汤:山药、菟丝子各15克,当归、肉苁蓉、何首乌、熟地、旱莲草各12克,女贞子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方中可再加鸡血藤、白芍、香附各10克,丹参12克,以养血调气。
⑵排卵期:(月经第12~16天)以活血化瘀为主,促进卵子排出。选用排卵汤:当归、茺蔚子、熟地各12克,丹参、枸杞子各15克,红花、香附、赤芍、泽兰各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偏肾阳虚者加仙灵脾、仙茅各12克,以温补肾阳,小腹痛者加元胡12克,五灵脂(包)、荔枝核各10克,以行气活血止痛。
⑶分泌期:(月经第17~24天)采用平补阴阳,气血双调之法,促进黄体功能的正常发挥。选用促黄体汤:丹参、菟丝子、龟板各15克,枸杞子、旱莲草、续断、肉苁蓉各12克,女贞子 9克。水煎服,每日1剂。
偏肾阳虚者加淫羊藿、仙茅、石莲子各12克,以补肾阳;偏肾阴虚者加生熟地各15克,山萸肉12克,以滋补肾阴;脾气不足者加黄芪15克,党参12克,以补气健脾;血虚者加丹参、熟地各15克,当归12克,以养血。
⑷月经期:(月经第1~4天)采用行气活血调经法,促使月经排泄通畅顺利。选用活血调经汤:当归、香附各6克,熟地、赤芍、丹参、泽兰、茺蔚子、茯苓各9克。水煎服,每日一剂。方中可再加枳壳10壳,乌药12克,益母草15克,以助药力。
血块多者加五灵脂(包)10克,以活血;出血量多者加茜草12克,三七粉(冲)6克,以活血止血。 预防: 保持身体健康是避免发生功血的主要环节。因此不但要预防全身疾病的发生,而且必须注意经期卫生。
每日要清洗会阴部1~2次,并勤换月经垫及内裤;劳逸适度,尽量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加强营养,多食鱼类、肉类、禽蛋类及牛奶、蔬菜类,忌食辛辣刺激食品;用铁锅炒菜、服含铁剂的药物如硫酸亚铁口服液等,增加铁剂,改善贫血状况;平时注意不要冒雨涉水,衣裤淋湿要及时更换,避免寒邪侵入,防止寒凝血滞,瘀阻冲任而致出血过多或淋漓不净。
“功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凡月经不正常,经检查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除外妊娠、肿瘤、炎症、外伤或全身出血性疾病,而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所致的子宫异常出血称之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
临床上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两类。据统计,功血患者70%无排卵,50%以上发生在45岁以上妇女,20%见于青春期,其余见于育龄期。 一、病因 正常月经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调节。
身体内外因素如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和气候的改变、营养不良或代谢紊乱等均可通过大脑皮质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性激素分泌异常,致使子宫内膜无周期脱落而发生功血。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1无排卵型功血 1多见于青春期或更年期妇女。
2无周期性不规则阴道出血,可表现为断续出血,量时多时少;亦可持续出血,甚至长达1~2个月。可出现贫血。3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小或稍变软,B超检查卵巢可因多囊化而略增大。4基础体温呈单相型。5经前或经期刮宫子宫内膜病理为增生期,囊腺型或腺瘤型甚至不典型增生,少数呈萎缩型内膜,无分泌期变化。
6激素测定:大多数雌激素偏高,孕酮缺乏。7宫颈粘液与阴道细胞学检查(略)。 2有排卵型功血 (1)多数发生于育龄期妇女,常有不孕或早期流产病史。(2)月经周期有一定规律性,因黄体功能不足或黄体萎缩不全而有以下6种表现:1月经中期出血:排卵前雌激素短暂下降引发突破性出血;2月经稀发伴月经量过多:卵泡期正常,黄体寿命短,周期少于21天;3经前点滴出血:黄体缺陷,孕酮分泌不足但黄体寿命尚正常;4月经延迟伴月经过多:黄体延迟退化,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5正常周期伴经量过多:黄体功能好,经量头3天占总量之90%,总量超过80毫升。
(3)妇科及B超检查:子宫及双侧卵巢正常。(4)子宫内膜病理检查:月经中期出血内膜部分呈早分泌期和部分呈晚增生期改变。黄体功能不足可呈同步延迟的分泌不足,分泌期时间短和不同步延迟的分泌不足。黄体延迟退化,月经第5天仍见分泌期改变,同时有新的增生期改变。
经量过多可呈过度分泌改变。(5)基础体温呈双相型。高温相波动呈现上升缓慢、幅度低、持续时间短或延长、下降慢等改变。(6)激素测定:孕激素偏低或正常。(7)宫颈粘液与阴道细胞学检查(略)。 三、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原则是迅速止血和止血后调整建立正常月经周期,防止复发及改善一般情况,纠正贫血。
治疗中要区别排卵型和不排卵型,根据患者年龄、病程长短、出血量多少、与上次出血时间关系、病人体质差异、对生育要求而分别制定相应的方案。治疗可分阶段进行,对青、中年病人以达到恢复排卵为目标,更年期妇女止血后则以调整周期,减少出血,防止复发为重点,不需恢复排卵。
育龄期有排卵型希望生育者,应促使其健全黄体功能。值得提出的是:对于急性出血过多者,刮宫术是迅速有效的止血法,同时刮出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又有助于诊断。更年期患者有必要作分段诊刮以排除癌变。青春期及未婚患者一般不作诊刮。
对于子宫内膜腺瘤型或不典型增生者,或年龄较大、病程长、药物及刮宫治疗无效、严重贫血者,以手术切除子宫为宜。对其它绝大多数功血患者而言,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好,在妇科医生具体指导下,有针对性地适时适当的激素治疗必不可少。
在出血期间患者应稳定情绪,适当休息,加强营养,还应注意忌食辛辣食物,以防加重出血,生冷寒凉之品可滞血留瘀,也不宜用。 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指异常的子宫出血,经诊查后未发现有全身及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而是由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失调所致。
常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最为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 一、临床类型与特征 (一)无排卵型功血 正常月经周期有赖于中枢神经系统控制,下丘脑-垂体-卵巢性腺轴系统的相互调节及制约。
任何内外因素干扰了性腺轴的正常调节,均可导致功血。 青春期功血是以性腺轴的功能与调节不完善为主要原因。由于下丘脑周期中枢延迟成熟,仅有下丘脑持续中枢发挥作用,其结果使垂体分泌FSH多于LH,FSH的分泌使卵泡发育,发育中的卵泡分泌雌激素,但垂体对雌激素的正反馈刺激缺乏反应,使月经中期无LH高峰出现,故无排卵发生。
长期大量雌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过度增生,而发生无排卵型功血。尤其在精神紧张、过度劳累或因其他因素影响下,更易引起功血发生。更年期功血主要因卵巢功能衰退,性激素对下丘脑及垂体的正反馈作用消失,垂体分泌FSH及LH增高,缺乏LH中期高峰,不能排卵,子宫内膜发生增生过长而引起无排卵型功血。
无排卵型功血的临床特点:因为无排卵,故无黄体形成,体内亦无孕酮分泌。雌激素水平随着卵泡的发育及萎缩而增减。当雌激素水平不断增多时,子宫内膜继续增生,这时不发生出血,而当体内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时,可发生撤退性出血。
临床表现可能闭经一段时间后发生出血,出血亦可为无规律性,量的多少与持续及间隔时间均不定,有的仅表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大量出血时,可造成严重贫血。由于雌激素刺激,子宫可稍大,质较软,宫颈口松,宫颈粘液透明、量多,可呈不同程度的羊齿状结晶,或不典型结晶。
基础体温单相型。子宫内膜活检多为单纯性或囊性增生,偶可见腺瘤样或不典型增生。有时也可呈萎缩性变。孕激素测定停留在增殖期的基础水平。 (二)排卵型功血 多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妇女,也有时出现在更年期。
可分为黄体功能不全和黄体萎缩不全两种。 1.黄体功能不全 可因排卵前雌激素分泌不足,致黄体发育不良而过早萎缩。黄体发育不全时,则分泌功能欠佳,使孕酮分泌量不足。临床表现有规律的月经周期,但周期缩短,或经前数日即有少量出血,经血量可无变化。
经前期子宫内膜活检可见腺体分泌不良或不均。间质水肿不明显。基础体温双相型,但上升缓慢,黄体期较正常短,一般在10天左右。由于孕期不足,往往形成不孕或早期流产。 2.黄体萎缩不全 黄体发育多良好,功能可因黄体未能及时全面萎缩而持续过久。
孕酮量分泌不足,但分泌时间延长,此时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出血时间延长,经血量增加,但月经间隔时间仍多正常,在经期第2、3天量多,以后淋漓不净可长达十余日。如在月经第5、6天取内膜,仍见有分泌反应,可为诊断依据之一。
基础体温双相型,常在排卵后缓慢上升,上升幅度偏低,且升高后维持时间不长,以后缓慢下降。 二、鉴别诊断 功能性子宫出血病需与下列情况相鉴别: (一)全身性疾病 血液病、高血压、肝病及甲状腺功能低下等。
(二)妊娠有关的出血性疾病 对生育年龄的已婚妇女,如发生子宫出血,应首先考虑异常妊娠,如流产、宫外孕、葡萄胎等。如继发于产后或流产后,需考虑胎盘残留、胎盘息肉、子宫复旧不全、子宫内膜炎、绒毛膜癌等。
(三)生殖器肿瘤 常见的子宫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癌;如在绝经后发生子宫出血,有可能为子宫内膜腺癌。此外卵巢功能性肿瘤,如颗粒细胞瘤、卵泡膜细胞瘤等也可导致子宫出血。 (四)生殖器炎症 宫腔感染、子宫内膜功能层的再生受到阻碍,造成出血量多而持久;流产后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宫颈息肉等亦常有出血,需与功血鉴别。
(五)性激素类药物应用不当。 三、治疗 (一)无排卵型功血 由于失血,患者体质多较差伴贫血,故应注意改善全身状况。失血严重时应予以输血,对不同年龄的患者治疗上应有所不同。对青春期妇女以止血及调整月经周期为主,促使卵巢功能的恢复及排卵。
对更年期妇女主要是在止血后,设法调整月经周期,防止出血过多过频,使能顺利渡过此期而进入绝经期。 若出血严重、年龄较大的妇女,应立即刮宫将异常的内膜刮除,多能迅速止血,继之以激素等治疗,刮除物需作病检。
青春期功血未婚妇女需作刮宫时应慎重,尽可能保守治疗。 另外可用止血药物,如安络血、止血敏、仙鹤草素、抗血纤溶芳酸、止血环酸及凝血质等。 血止后患者情况仍虚弱、头晕、贫血严重者,可用中药归脾汤加减,滋补心、脾。
同时口服铁剂,以提高体质,增加血色素,必要时输血。 1.青春期功血的治疗 ⑴止血 目前已广泛使用性激素止血。通过性激素作用,使内膜生长修复或使其全部脱落后修复而止血。出血时间较长、量较多者,用药时间应延长,一般需20天左右,效果可更好。
停药后数日内,可出现少量撤药性出血,应于用药前对患者说明,以后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或联合用药等方法以调整月经周期。 ①孕激素止血 孕激素止血适用于患者体内已有一定雌激素水平,此时加上孕激素的作用,可使子宫内膜发生分泌期变化而完全脱落,其止血作用发生在撤药性出血之后。
对出血时间不长、失血不多者,可每天肌注黄体酮10~20mg,连用3~5天,也可试服人工合成的炔诺酮(妇康片)5~10mg、甲地孕酮(妇宁片)8~12mg或安宫黄体酮10~16mg,连服5天,多能止血。
停药后3~5天内膜脱落,形成少量撤药性出血,5~7天可净。 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者,需加大剂量及延长服药时间,从血止或基本上止血后算起,应继续服药20天。可在4~6小时口服以下药物:炔诺酮5~7。
5mg、甲地孕酮8mg、或安宫黄体酮8~10mg。用药4~6次后,流血应明显减少,并在48~72小时内止血。血止后应渐减量,可每3天约减原用量的1/3,至直维持量,即炔诺酮每天约2。5mg、甲地孕酮4mg或安宫黄体酮4~6mg,维持到血止后15~20天左右。
在服用上述药物时,应同时服用已烯雌酚0。25~0。5mg,每晚一次。 如果大剂量孕激素在48~72小时内不能止血,应考虑可能因雌激素水平过低,影响孕激素发挥作用,可试注射苯甲酸雌二醇2~4mg,每日2次,待血止后渐减量到每日口服已烯雌酚约0。
5mg,最后与孕激素同时停药。如仍不能止血,应做诊刮并送病检,以达到迅速止血及除外其他病变的目的。 ②雌激素治疗 可用于出血时间较长、量少和体内雌激素水平不足者,补充后以促使内膜修复,达到止血目的。
由于剂量较大,对下丘脑及垂体均有抑制作用,故不宜长期连续使用。剂量亦需按出血量多少决定,一般用已烯雌酚1~2mg,每日服2~3次,有效者于2~5内止血,血止或明显减少后,每3天约减原量的1/3。
当减至每天0。5mg时,可继续服用8天后停药。在停药前5天,每天肌注黄体酮10~20mg,共5天,停药后产生撤药性出血,以后再按调整周期方法处理。
口服上述大剂量已烯雌酚时,可同时服用维生素B6、B1,以减少呕吐等反应,有时因严重反应不能口服时,可改用针剂注射,如苯甲酸雌二醇2~3mg肌注,以后逐渐减量,然后以口服已烯雌酚1mg维持,至血止后15~20天,停药前5天肌注黄体酮10~20mg,停药后撤药性出血,再行调整周期治疗。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