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幼儿掌握数概念有哪些特点?

幼儿掌握数概念有哪些特点?

全部回答

2018-06-13

21 0
    研究发现,幼儿先是对数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如晓得2粒糖比1粒糖多,3个苹果可以分给爸爸1个、妈妈1个、宝宝1个。以后才发展为有一定计数能力。这些都是未来形成数概念的发展基础。
  幼儿数概念的形成、发展大约经历三个阶段:1。对数量的动作感知阶段(3岁左右)。这时幼儿对大小、多少有笼统的感知,能说出10个以下的数字,能数5个以下的实物,口说的一个一个数目和手指点的动作能相互协调,但点数后说不出实物的总数。
    2。数字和物体数量间建立联系的阶段(4-5岁)。这时能说出所点数的总数,有了数群(集)概念;到5岁时,开始进行少量物体的实物加减运算,并出现数量的“守恒”。能按数取物5-15个,能认识“第几”和前后顺序,可以借助实物进行10以内的数的组成和分解,并能做简单的实物加减运算。
    3.数的运算初级阶段(5—7岁)。开始从表象运算向抽象的数字运算过渡。这时的儿童逐渐学会20以内的加减运算,对基数和序数概念都达到了一定的稳定性,对10以内的客体有了数量的守恒。
  例如,给他看10粒棋子,无论是排成2行、3行,或打乱行列,乱放一起,均能说出这是10粒,它们的数量没变。  怎样教幼儿学序数?序数由于相对性较大,而幼儿思维又是具体的、形象的、因此,在家庭里教幼儿掌握序数必须采取多种方法。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让孩子学会运用序数。如要孩子认识他的那本小人书是放在书架的第几层,也可以让孩子替成人在书架第层取第本书,问问孩子五屉柜中第几个抽屉是你放衣服的?你的衣服挂在门后的第几个衣钩上?餐橱中第几排第几个碗是你的……其次,外出游玩时,尽量提供机会让孩子运用序数。
    例如,看电影时,让孩子找第几排,第几号,在动物园可以问小熊猫在左边第几个笼子里?归元寺里那左边第四个和尚是什么姿势?你妈妈现在站在第几级台阶上?前面开过的第一辆是什么车?第二辆是什么车?……再次,还可以采用游戏的方式教孩子学序数。
  只需家长留心,在家庭生活中,总是可以寻找教儿童学序数的机会。  孩子多大才学加减法?一般地说,孩子到5岁时,可以教他学习将1个数分成若干对两个部分数,同时也是学习将两个部分数合起来组成—个总数。
  如让孩子学会将5分成4和1,3和2,l和4,2和3。同时,又懂得4和1可以组成5,3和2可以组成5。经常让孩子通过实物或数字练习“分”与“合”,这样为孩子学习加减运算打下基础。  如何教孩子加减法?孩子在学习数的组成的同时,也就可以学习加减运算。
  但必须注意,最初的加减运算是离不开实物的,否则,孩子是不容易理解的。家庭里可利用生活用品来训练孩子进行加减运算。如两个茶杯加1个茶杯,一共是几个茶杯?原有3棵白菜,吃掉1棵白菜,还剩几棵白菜……家长尽可能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提出问题,让孩子在摆弄中进行计算。
    在实物计算的基础上,特别是在学会认读书写阿拉伯数字之后,应该教会孩子加号(+)、减号(-)、等号(=)。五岁半到六岁时,可以制作试题卡片,让孩子学习运用数字、符号,进行加减运算;另外,也可以联系生活,让孩子学习自编应用题进行运算。
  怎样教会学前儿童心算?儿童掌握了2、3和5的概念及含意,才有可能心算2+3=5,儿童数的概念的形成,一般有这样一个过程:口头唱数、实物点数和说出总数。  只有当幼儿口数数词与实物数量统一了,这才算初步理解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数的概念。
  一般3—4岁孩子掌握到“5”,4-5岁掌握到“10”,5-6岁掌握到“20”。父母着急,硬教孩子用心算,不许孩子摆弄手指是违背客观规律的。当然这过程掌握快慢在每个孩子身上表现不同,对掌握稍慢些的孩子,父母也不要责怪,倘若批评多了,反倒会使孩子把数数和挨骂的痛苦联系在一起,时间长了,就可能厌恶学数数或惧怕学数学。
    做父母的要按客观规律,帮助孩子早日学会心算。1.用多种多样的实物,教他掌握概念。如在桌上放一堆扣子或别的东西,先给孩子1个,问他:“你有几个?”孩子回答“我有1个”。再给1个再问……边数边移动实物,实物和数字一对一地对应教他。
  2.由用实物计算逐步过渡到运用画有实物的图片进行计算。  进一步过渡到运用画有几何形体的图片进行计算。在这过程中要逐步教会幼儿列算式,使幼儿能透彻理解数字语言。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育儿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