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商业/理财 银行业务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馅饼还是陷阱?

结构性理财产品是馅饼还是陷阱?

全部回答

2017-08-24

43 0
    一位银行客户经理表示,该产品是一款典型的非保本结构性理财产品,即在产品设计中嵌入了金融衍生工具,将固定收益证券和金融衍生工具相结合。据了解,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大多是期权合约,合约与股票、利率、汇率、商品、指数等标的挂钩,挂钩标的在产品存续期间的市场表现是决定产品能否实现预期最高收益的关键因素。
     业内人士建议,由于挂钩标的广泛,不同挂钩标的又影响着产品收益和风险,投资者应仔细询问销售人员,尽量选择自己熟悉的标的市场,不能只看预期收益。如果挂钩标的是单只、几只股票或者股票指数,受前一段时间股市震荡调整影响,其预期最高收益较难实现。
  专家介绍,有些结构性产品投资标的不但嵌入了金融衍生工具,还包括固定收益工具如国债、金融债、央票;货币市场工具如同业存款、同业借款、债券回购;权益类资产如结构化证券投资信托计划优先份额。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预期最高年化收益为10%的产品,其预期收益率区间可能在1%至10%之间。
  最常见的结构性理财产品收益结构是“设定区间型”,也就是对标的价格表现既不单纯看涨,也不单纯看跌,而是设置一个价格运行区间,投资者可能获得较高收益,也可能获得较低收益或零收益。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商业/理财
银行业务
贸易
保险
经济研究
股票
商务文书
创业投资
财务税务
企业管理
产业信息
个人理财
基金
外汇
金融
证券
经济
银行
黄金
期货
财政
商业
房地产
银行业务
银行业务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