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法律

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些法律特征?

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些法律特征?

全部回答

2018-02-23

49 0
    行政强制措施作为一种独立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下列法律特征: 1、主体的法定性。由于在行政管理法律关系中行政主体处于优越地位,其行为往往容易给相对人的权益造成损害,因此,适用行政强制措施的主体应有严格的条件限制,都必须由法律法规予以明确规定。
  在我国主要是指享有行政强制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如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只能由公安机关行使,其他行政机关和个人都无权对相对人的人身自由实施强制。 2、严格的条件性。
  行政强制措施是通过限制违反法定义务的相对人的人身、财产或其他合法权益,从而达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权益免受侵害的目的。  因此,行政强制措施的采取必须是相对人存在危害社会的公共安全、公共利益、危害他人人身或财产安全的行为、存在妨害行政主体的正常行政管理的行为。
  而且,这些危害行为或妨害行为正处于进行当中,或因国家及社会利益实现的紧急需要,只有在这时,行政主体才能对相对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在这些行为之前或之后都不能对相对人采取行政强制措施,只能采取其他措施。
     3、强制性。行政强制措施是国家行政权力有效运作的必然要求和直接体现,具有明显的国家意志。它不仅仅是对相对人的主观心理是一种威慑,而且往往在不借外力的情况下更为直接地对相对人构成客观强迫。
   4、非处分性。在行政强制措施中,无论作为基础性的有关强制措施的行政决定,还是对这一决定的执行,都不具有“处分性”。   它一般是“限制”权利,而不是“处分”权利。一般来说强制措施的实施,多是在具有现实且急迫的危险时才能启动,多针对相对方的人身或者财产,以保护相对人和社会利益为目的。
   5、临时性。任何行政强制措施都是一种中间行为,而不是最终行为,因而具有临时性。如扣押、冻结、暂扣证照等,都是一种临时性的保障措施,不是行为的最终目的。  其一般目的是保证法定义务的彻底实现,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障社会安全,保护公民人身权、财产权免受侵害。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法律
法律
民事
离婚
刑事
经济
遗产
工伤
公司法
诈骗
其它
拆迁
个税
股权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