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蜜蜂微孢子虫病?
蜜蜂微孢子虫病是由寄生于蜜蜂中肠的微孢子虫引起的成年 蜂病害。在我国,孢子虫病分布广泛,且发病率较高,经常与其他
病原物一起侵染蜜蜂,造成并发症,给蜂群带来很大损失。孢子虫 不但侵染西方蜜蜂,也侵染东方蜜蜂,但东方蜜蜂尚未见流行性。
引起孢子虫病的病原为蜜蜂微孢子虫,1994 年在东方蜜蜂上又发现了一个新种,命名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到目前已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检测
到该种。两种微孢子虫的孢子极为相似,大小为3〜8微米XI〜3 微米,呈椭圆形米粒状。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孢子比蜜蜂微孢子
虫的孢子略短。在显微镜下孢子带蓝色折光,孢子内藏卷成螺旋 形的极丝,蜜蜂微孢子虫有30〜4...全部
蜜蜂微孢子虫病是由寄生于蜜蜂中肠的微孢子虫引起的成年 蜂病害。在我国,孢子虫病分布广泛,且发病率较高,经常与其他
病原物一起侵染蜜蜂,造成并发症,给蜂群带来很大损失。孢子虫 不但侵染西方蜜蜂,也侵染东方蜜蜂,但东方蜜蜂尚未见流行性。
引起孢子虫病的病原为蜜蜂微孢子虫,1994 年在东方蜜蜂上又发现了一个新种,命名为东方蜜蜂微孢子虫,到目前已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检测
到该种。两种微孢子虫的孢子极为相似,大小为3〜8微米XI〜3 微米,呈椭圆形米粒状。
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孢子比蜜蜂微孢子
虫的孢子略短。在显微镜下孢子带蓝色折光,孢子内藏卷成螺旋 形的极丝,蜜蜂微孢子虫有30〜44个极丝螺旋,东方蜜蜂微孢子 虫有20〜23个。两种微孢子虫在东方蜜蜂和西方蜜蜂上能交叉 感染,并且东方蜜蜂微孢子虫的致病性更强。
目前在我国,两种孢 子虫均可引起蜜蜂微孢子虫病。
蜜蜂微孢子虫病是世界性的成年蜂病害,广泛发生于全球各 蜜蜂饲养区。在我国中华蜜蜂与西方蜜蜂均发病,是成年蜂的常
见病害,且在西方蜜蜂蜂群中的发病率常年维持在15%〜30%, 由于在我国大部分地域疾病外观症状不明显,往往被养蜂员忽视。
在一年中,冬季、春季和初夏是本病的流行高峰,特别是越冬 后的春繁期更为严重。到了夏季,病害会显著减少,这一方面与蜜
蜂中肠酪素酶的活力变化相吻合,冬季、春季和初夏酶活力低,围 食膜疏松,孢子虫侵染严重;夏季酶活力高,围食膜致密,侵染减 轻。
另一方面,夏季的高温也抑制了孢子虫在蜜蜂体内的增殖。
三是夏、秋季节蜜蜂排泄方便,病蜂排出的孢子不会污染蜂箱、巢 脾,减少了群内个体间的互相传染。
群间传播主要是孢子能随风到处飘落,造成大面积、大范围的 散布;病、健蜂采集同一区域的同一蜜源时,病蜂会污染花和水源。
被孢子虫侵染的蜜蜂无明显的外观症状,甚至当被侵染蜜蜂 的中肠出现明显损伤时,也无明显的外观症状。解剖被侵染蜜蜂
则可发现,孢子虫从蜜蜂中肠的后端侵入,逐渐向前端发展,被孢 子虫侵染的中肠颜色由蜜黄色变为灰白色,并且中肠外表环纹消 失,失去弹性,极易破裂。
早春常见成年蜂爬出箱外,失去飞翔能力。蜂群中被孢子虫 侵染的蜜蜂寿命只有健康个体的一半,被侵染的笼蜂寿命缩短
10%〜40%。同时,患病个体王浆腺发育不完全,影响了对幼虫的 哺育及蜂王浆的生产。
孢子虫引起的王浆腺发育不良,能使夏初
发病的蜂群中大约15%的卵不能发育成正常幼虫。发病严重蜂 群的蜂王浆产量受到较大影响。另外,患病蜜蜂蜡腺发育不全,影 响蜂群的造脾。
冬季被侵染的蜜蜂,脂肪体的含氮量仅为健康蜂的1/4〜 1/2,病蜂血淋巴中的氨基酸含量也低于健康蜂。
直肠内容物迅速 增加,所以冬季病蜂会腹泻。蜂群早衰,寿命缩短,导致蜂群越冬
失败或严重的“春衰”。雄蜂和蜂王对孢子虫也敏感,蜂王若被侵 染,很快停止产卵,并在几周内死亡。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