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司马迁是如何写出《史记》的?

迁是如何写出《史记》的?

全部回答

2017-07-07

0 0
    司马迁,字子长,汉朝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司马迁约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公元前145年),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公元前90年),是西汉著名历史学家和散文家,自幼深受父亲司马谈的学术思想熏陶。
  司马谈,是汉武帝时的太史令,崇尚道家,曾以黄老学说为主,著有《论六家要旨》,对儒、墨、名、法、阴阳、道等各家学说,进行过批判和总结。  这种家学传统,对司马迁影响很大。司马迁自幼好学,博闻强记,10岁的时候便通读《左传》、《国语》等史籍。
  青少年时,曾师从古文学家孔安国学习《古文尚书》,向今文学家董仲舒学过《春秋》、《公羊》学。他涉猎的范围很广,使他积累了丰富的文化知识,精通天文摄法、史学、儒学等各家学说。  20岁时,开始到各地游历,足迹遍及名山大川。
  此次远游,使他开阔了眼界,认识了社会,累积了知识,并对其进步历史观的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回长安以后,人仕郎中,其间随武帝巡游了很多地方。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奉命“西征巴蜀”,到达邛、笮、昆明一带,从而进行了第二次大游历。
    元 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其父司马谈病逝,元封三年,即继任父职做了太史令, 时年38岁。这样,使他有机会阅读宫廷收藏的大量文献典籍。此时,在他的主持 下,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冬制成新历——《太初历》。
  同年,司马迁开始撰 写巨著《史记》。苏武被匈奴扣押的第二年,汉武帝派“二师将军”李广利带领3万人进攻匈 奴,打了败仗,几乎全军覆没。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在汉朝对匈奴的战争 中,李广的孙子李陵当时担任骑都尉,带着5000名步兵跟匈奴作战。
  后来,寡不 敌众,又没救兵,李陵被匈奴俘虏,投降了。消息传来,大臣们都谴责李陵贪生怕死。汉武帝也收押了李陵的妻儿老母,但 司马迁却为李陵辩护。他说:“李陵带领5000步兵,深人敌人的腹地,打击了几万 敌人。
    他虽然打了败仗,可是杀了很多敌人,也可以向天下人交代了。李陵不想马 上死,自有他的打算。他一定还想将功赎罪来报答皇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这样为李陵开脱罪责,是有意贬低李广利(李广利是汉武帝 宠妃的哥哥),不禁勃然大怒,说:“你这样替投降敌人的人辩解,我看是存心反对 朝廷。
    ”他命令侍从把司马迁送进监狱,交给廷尉审问,最后被判为宫刑(一种阉 割性器官的肉刑)。司马迁在身心上受到极大摧残,痛苦之中,数欲“引决自裁”,但恨《史记》 未能成稿,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忍辱发愤地过了8年。
  出狱之后,任中书令,继续 笔耕。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历经18年终于完成《史记》的写作。  这部巨著 问世之后,当时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叫《太史公》。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民俗传统
文学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