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怎样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怎样防治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全部回答

2017-05-21

0 0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其特征为气管与支气管黏膜发炎,呼吸困难,发出啰音,咳嗽,张口打喷嚏。成年鸡产蛋量下降,产软壳蛋和畸形蛋。
  (1)流行特点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有鸡感染,各种年龄、品种的鸡均可发病,以雏鸡最为严重,死亡率也高,成年鸡发病后产蛋率急剧下降,而且难以恢复。  发病季节主要在秋末和早春。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
  病鸡呼吸道分泌物和咳出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病毒,粪便和蛋中也带有病毒,同群鸡之间高度接触传染,户与户、场与场之间主要是人员和空气中的灰尘作传播媒介。在本病的疫区,一般的隔离消毒措施往往不能阻止病源传人,须搞好免疫预防。
    对雏鸡来说,伺养管理不良,特别是鸡群拥挤、空气污染、地面肮脏潮湿,湿度忽高忽低、词料中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等,容易诱发本病。对于成年鸡,饲养管理好坏与发病的相关性不如雏鸡明显,词养管理较好的也常会发病。
  (2)临床症状本病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2〜4天。呼吸型、肾病变型及腺胃病变型的症状不尽相同,分述如下:1) 呼吸型①雏鸡:发病日龄多在5周龄以内,几乎全群同时发病。  最初出现呼吸道症状,如流鼻液、流泪、咳嗽、打喷噴、呼吸费力,常伸颈张口喘息等。
  当舍内寂静并有许多鸡聚在一起时,可听到伴随呼吸发出一种嘶哑的声音。随着病情发展,全身症状逐渐加重,精神萎靡,缩头闭目沉睡,两翅下垂,羽毛松乱无光,畏冷挤堆,食欲减退,身体瘦弱,体重减轻。  病程1〜2周或稍长些,如果原来体质较好,无其他疾病,发病后及时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并加强护理,死亡率可控制在10%以下,否则死亡率可达20%以上。
  发病日龄越低,死亡率越高。②产蛋鸡:首先出现呼吸道和全身症状,继而产蛋量下降,再稍后出现较多的畸形蛋。呼吸道症状最初见于部分鸡,常在早晨发现,约经1天波及全群。  表现稍有鼻液,眼湿润似欲滴泪,呼吸困难,半张口呼吸,不时地有一些鸡咳嗽、打喷嚏,发出“喉喉”的声音。
  患鸡精神不振,采食减少,部分鸡排黄白色稀粪。但这些症状通常不很严重,若及时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约经5天症状可逐渐消失。发病的第2天产蛋量开始下降,经2周左右下降到最低点,然后逐渐回升。  下降幅度、回升速度及回升水平,主要同鸡的日龄有关。
  处于产蛋高峰期的年轻母鸡,生殖功能旺盛,如果伺养管理也比较好,产蛋率下降到最低点时约为原来的一半。例如原来产蛋率为80%,要下降到40%或再稍低些,经2个月可恢复到70%或略高些。400日龄以上的老鸡,生殖功能已经衰退,在鸡群发生传染性支气管炎后,产蛋率常由65%左右下降到5%〜15%,发病后2个月只能恢复到50%或者还要低一些。
    对这种鸡在发病初期即应考虑淘汰,并就地封闭宰杀,然后对被污染的场所进行消毒,以防止病毒扩散。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农业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理工学科
农业科学
生物学
建筑学
心理学
数学
天文学
工程技术科学
化学
环境学
地球科学
生态学
物理学
农业科学
农业科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