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怎样进行金针菇栽培?

怎样进行金针菇栽培

全部回答

2017-02-08

0 0
    具体如下:(1) 栽培方式目前金针菇的栽培可分为瓶栽、塑料袋栽培。① 塑料袋栽:采用聚丙烯或聚氯乙烯塑料袋。规格为长(35~40)厘米X宽(15~20)厘米,厚0。 05~0。
  06毫米的透明薄膜袋。② 瓶栽:选用650~750毫升、口径6。5厘米的玻璃瓶,或 800~1000毫升、口径6。   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瓶。(2) 栽培① 栽培季节:根据温度的变化安排好金针菇的制种和栽培季节是非常重要的。
  在我国南方地区一般是每年的11月下旬至第二年的3月下旬栽培最为适宜,福建、广东一带需11月下旬或12月初栽培才能正常出菇,江、浙一带11月中旬栽培就能出菇,北方地区栽培季节是每年的秋末至初冬,春末至夏初。
    北方温度差距大,具体栽培时间可根据当地气候、室内温度而定。如果采用人防地道栽培,从秋末至夏初均可进行。② 栽培场所:发菌室为接种后菌袋(瓶)的培养场所。要求阴暗,能定期通风换气,便于控制温、湿度,不宜过宽、过长。
  为了提高发菌室的利用率,室内设置栽培架。架设置3~4层,层间高度为45厘米,底层离地面20厘米。  设置抑蕾室的目的是促使菇蕾生长整齐、密集。要求室内阴暗通风,干燥,便于排湿。
  室内不必设置栽培架。栽培室是进行出菇管理的专门用房,要求阴暗、通风、近水源。室内设置架子,架间的高度为45厘米。用于摆放抑蕾后栽培的菌袋(瓶)。架子最好是经油漆后使用。③ 栽培管理:金针菇的菌丝培养期较短,出菇至收获的时间较长且直接关系到产量和质量,所以此期管理工作很重要。
    a。催蕾。菌丝长到袋底后,培养阶段结束。把栽培袋移到黑暗的栽培室,打开塑料袋,再把塑料袋上端完全撑开,恢复原来的圆筒状,接着把袋口往下卷,并在塑料袋上覆报纸。北方地区也采用覆盖薄膜保湿。
  喷水时采用喷雾器,雾点要小,不让报纸上有积水。一旦发现袋上有积水要及时倒掉,否则子实体不易发生,而且培养基易腐烂发臭。  在催蕾期间要经常在地上喷水,以增加栽培室内的相对湿度。
  一般每天上、下午各喷水一次。采用该法栽培,出菇快,栽培周期较短。b。搔菌法。搔菌是对栽培袋培养基表层进行机械刺激,诱导菇蕾形成。使整个栽培袋表层菇蕾同步出现,最终形成长度相近的菇丛。其方法:要求栽培袋内菌丝雪白,硬实,无杂色斑,无螨害。
    用锋利小刀将栽培袋内培养基面以上的塑料薄膜全部割除,将表层菌丝轻轻地弃去一层,用大一号塑料袋将整个栽培袋套住。随后置于潮湿的环境下,二周之后,在培养基表面将出现鱼子样整齐的菇蕾。
  该工艺称之为催蕾。待菇蕾2毫米左右,置于5~6°C较干燥、通风(机械吹风)条件下,促使菇柄硬实,并达到所有菇蕾高度相近,称之为抑蕾。  随后拉高塑料袋外套,使培养基表面二氧化碳浓度较高,达到抑制菌盖扩展,促进菇柄伸长的目的。
  此时温度以8~10°C为宜。搔菌后要有一个受机械损伤后的恢复期,故生育期比常规栽培方法长。同时要注意,采用搔菌工艺,菌龄控制在打开袋时即可进行,搔菌后放置环境一定要高湿,空气相对湿度为 85%~90%为宜。
    若催蕾环境过湿而通风不良,将会在培养基的表面出现大量纤细的气生菌丝。因而在催蕾过程不能一味追求空气相对湿度而忽视通风;其二是鱼子样的菇蕾出现后,若有大量水珠出现,并呈水清样,应设法去除,以免菇蕾窒息。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教育/科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