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瓜裂枣”到底能不能吃?
在中国民间,有种说法认为,歪瓜裂枣更好吃;而另一种说法恰恰相反,说是这些畸形水果就是得了植物癌症,吃不得。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这些说法是否真有科学道理?
1。什么原因让这些水果长得丑陋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博士生导师汪良驹教授说,导致植物的果实长相畸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辐射。 有科学家做过实验,将一些作物种子(如辣椒等)带上人造卫星后,经太空射线照射,所培育出的果实,不仅果实增大,而且色泽鲜艳。但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果实变异,还需进一步了解。
但除了辐射,还有水分亏缺、低温、高温、强光等物理逆境,盐碱、环境污染、病、虫、杂草等各种因素均会导致果实形状变化。 在专业上,这些因素都叫做逆境胁...全部
在中国民间,有种说法认为,歪瓜裂枣更好吃;而另一种说法恰恰相反,说是这些畸形水果就是得了植物癌症,吃不得。到底哪种说法正确呢?这些说法是否真有科学道理?
1。什么原因让这些水果长得丑陋
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博士生导师汪良驹教授说,导致植物的果实长相畸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辐射。
有科学家做过实验,将一些作物种子(如辣椒等)带上人造卫星后,经太空射线照射,所培育出的果实,不仅果实增大,而且色泽鲜艳。但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果实变异,还需进一步了解。
但除了辐射,还有水分亏缺、低温、高温、强光等物理逆境,盐碱、环境污染、病、虫、杂草等各种因素均会导致果实形状变化。
在专业上,这些因素都叫做逆境胁迫,是指对植物施加了有害影响的环境因子,使得果实不能在正常环境下生长。既然都是有害因素,那么是否意味着这样的水果吃了对人体有害呢?
汪良驹说,不一定。比如辐射,目前没有证据证明它们会危害人体健康,相反,有些经过射线照射的食品对人们生活是有好处的。
例如,经γ-射线照射过的板栗,可以贮藏更长时间;经太空射线照射,所培育出的果实,不仅果实增大,色泽鲜艳,而且营养丰富,对人体还是有益的。
因此,民间所说的歪瓜裂枣好吃的说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一定的道理,此外,民间还有一种叫“虫桃烂李,好吃无比”的说法。
2。歪瓜裂枣为何更好吃
汪良驹解释说,在适当的逆境胁迫下生长的果实,更容易趋于成熟,因为逆境胁迫往往会刺激果实中的乙烯更快释放,而乙烯是刺激果实成熟的一种物质。现在常用的果实催熟剂,主要成分就是这种物质。
乙烯可以促进果实中积累的淀粉转化成双糖(如蔗糖)或单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同时还能降低果实酸度。对于那些病虫“咬过”的“虫桃烂李”或物理逆境导致的“歪瓜裂枣”,在成熟前受到逆境胁迫影响,果实内乙烯加速合成,可以促进可溶性糖类物质含量上升,促进果实更早成熟。
因而,相对于那些尚未成熟的果实而言,它们已经成熟了,果实应有的风味已经开始体现出来。所以,从这种角度来看,民间说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3。歪瓜裂枣营养更丰富吗
“不一定,其实和普通的水果没什么差别,只是形状不同而已。
”汪良驹说,水果的口感主要是从其甜味、酸味、香味和水分等几个方面来判别。
而水果的糖分积累一般都有这样一个过程,即在生长发育的早期,果实内主要是淀粉等多糖物质积累。这时候的果实一点也不甜,因为这些物质是没有甜味的。
随着果实的成熟进程,多糖类物质会慢慢转化为单糖或双糖物质,而单糖或双糖是甜的。当多糖物质转化得差不多时,单糖或双糖积累到一定程度,这时就进入果实的成熟阶段。许多水果,在八九成熟时的口味是最好的,而且这时摘下的果实还能储存一段时间。
当果实中糖类物质再往下转化时,当多糖完全转化为单糖,单糖又逐渐分解,果实就达到十成熟了。这时的果实口感虽甜,但往往缺少酸味,且不宜久放,摘下后需要马上吃掉。如果果实过了十成熟,那么,口感又不好了,因为果实也有呼吸。
这时果实中的单糖被呼吸消耗,细胞组织结构开始瓦解,原有的一些特性,如果实的脆度完全丧失,组织变软、发绵,含水量下降,当然就不好吃了。
不管是正常形状的果实,还是奇形怪状的果实,都免不了这样一个成长过程。
所以,其实质与普通果实是没太多区别的。
这些果实的口感虽然没变,那营养价值呢,是否会有些改变呢?汪良驹说,人们所说的果实的营养,主要包括糖、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等,其中人们所在意的一些营养物质,如矿物质和维生素等,在果实中的比例还不到1%,其他主要是水分。
所以,受到逆境胁迫的果实在营养方面也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不会因为它们变了形就变得对人体特别好,况且,并不是所有的逆境胁迫都对果实有利,有时候反而适得其反。像重金属或有机化学污染等因素导致的果实劣变,肯定对人体是没有好处的。
有些生产基地,土壤或灌溉水中汞、砷、铅、镉、铬等重金属或者高毒性、残留有机农药经常超标,它们会富积在植物体内。如果这些果品,经常性地摄入到体内,将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4。人吃了“膨大素水果”也会膨大吗
在市场上,人们可能会看到,现在很多水果比以前的要大很多。
这可能是用了一种叫膨大素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这种调节剂,能够加速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从而使果实变大。如猕猴桃对膨大素非常敏感,在自然环境下生长的猕猴桃如果只能长到100克,而用了一定量的膨大素后,能长到120克。
如果继续增加膨大素的使用量,则猕猴桃可能会增长到150克。但是,像这样毫无节制地使用膨大素的后果是严重的,因为增加最多的是水分。如果果园其他管理技术不配套,果实吸收的养分不仅没有增加,反而相对降低,那么势必导致果实的口感被破坏,吃起来就像对了水,那怎么可能“甘甜可口”呢?不过,低浓度膨大素对人体是安全的。
人们吃了经膨大素处理的果实绝不可能像果实那样“膨大”起来。
人们通常所说的激素类物质,一般是指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于自然界并不存在这种东西,因而在使用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科学的使用方法,否则,可能对人体有害,有时也会对植物本身有害。
汪良驹说,人们发明植物生长调节剂本身并不是为了危害人类。比如乙烯利,人们发明它,用来催熟,因为像香蕉、柿子这样的果实,刚采摘下来时并不好吃,为了满足人们能更早地吃上它们的需要,果农或果商会用乙烯利来进行快速的催熟。
而乙烯利已经被证明是对人体无害的。
5。畸形的果实是否得了“癌症”呢
有人说,植物也会得癌症,畸形水果会不会就是得了癌症呢?
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王志伟说,植物(包括果树)的病害分两种,一种是传染性的,主要是由真菌、细菌、病毒及线虫等微生物引起;一种是非传染性的,主要是因为营养障碍、气候等因素导致。
非传染性的疾病危害不大,厉害的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中对植物损害最大的就是真菌,它会导致植物患上枯萎病,枯萎病就相当于人类的癌症,一旦患上就没办法医治,只有死亡。
于是人们可能担心,既然果树都得了“癌症”,那么果实不也会得“癌症”吗?如果这时的果实摘下来给人吃,对人岂不有害?
王志伟解释说,首先,一般植物得了“癌症”,就不会结果。
而且一般得“癌症”的植物都是在没有结果之前得的,目前还没有发现一种植物是在结果实时得“癌症”的。所以这个担心人们大可排除。
那么,是否会有其他一些不是癌症的疾病在果树结果时发生呢?王志伟说,有,但很少,一般是一些病毒引起的疾病。
但是,果树生病时结的果子不会长大,而是会变小,颜色也会渐渐变化,这种果子又酸又涩,拿去卖也没有人会买。即使有人担心会有不法商人拿来做其他用途,但要注意的是,引起植物生病的病毒,对人体却不一定有害,基本上所有对果树有害的病毒对人体都是没有害处的,所以这点疑虑人们也可以排除。
李晓智。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