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请求高手给出名词解答

投壶

全部回答

2006-03-30

0 0
  投壶之礼.主人奉矢.司射奉中.使人执壶。。。 投壶是上古重要的礼乐活动,是上至天子下至士大夫燕饮中用以娱乐宾客的。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投壶之礼作为一种文化积淀,被人们所秉承传续。 《礼记》有《投壶》篇,专记投壶之礼。
  这是上层贵族们燕饮宾客时,以投壶这种游戏来娱乐宾客的,在《礼记》(又称《小戴礼记》)和《大戴礼记》中均有记载,这种礼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地发生着变化,礼的成份减少,游戏娱乐的成份在逐渐增加,应用范围也在扩大,投壶的规则及用具也有不同。
   。

2006-03-30

47 0
     猜枚划拳,是我国民间逢年过节或喜庆时的一种游戏。远在一千多年前的汉代,人们举行宴会,采用的是投壶这种游戏,而且也是古代宴会上的一种礼制,它是由西周射礼发展而来。在春秋时就已在上层社会中流行,到战国时代这种贵族化的活动开始风靡民间。
  在河南南阳汉画馆中珍藏着一块刻有投壶场景的画像石。   这块投壶画像石刻40×130厘米,采用了简洁的手法,就把投壶这一生动情景描画得惟妙惟肖。画像中部一壶一酒樽,壶内有两矢,樽内有勺,在鼓乐声中,宾主二人正抱矢投壶。
  投入壶中的为胜,投不中者为输,对输者要进行罚酒,由旁边的司射裁判。图左那个彪形大汉、似已服输饮酒过量,醉醺醺的软瘫地坐着,面部表情难受而被人搀扶离席,中间的二人跪坐两旁,一手怀抱数只矢,一手执一只矢,以壶口为目标,全神贯注,用矢投入。
     在史书《西京杂记》中载:“武帝时,郭舍人善投壶,以竹代矢不用棘也。”宋司马光《投壶新格》一书“夫投壶闹事,游戏之类,而圣人取之以为礼……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
  ” 这块投壶汉画像石刻为我们研究汉代酒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不好意思,我也是搜来的,具体链接如下: 汉代投壶画像石 猜枚划拳,是我国民间逢年过节或喜庆时的一种游戏。
    远在一千多年前的汉代,人们举行宴会,采用的是投壶这种游戏,而且也是古代宴会上的一种礼制,它是由西周射礼发展而来。在春秋时就已在上层社会中流行,到战国时代这种贵族化的活动开始风靡民间。
  在河南南阳汉画馆中珍藏着一块刻有投壶场景的画像石。 这块投壶画像石刻40×130厘米,采用了简洁的手法,就把投壶这一生动情景描画得惟妙惟肖。  画像中部一壶一酒樽,壶内有两矢,樽内有勺,在鼓乐声中,宾主二人正抱矢投壶。
  投入壶中的为胜,投不中者为输,对输者要进行罚酒,由旁边的司射裁判。图左那个彪形大汉、似已服输饮酒过量,醉醺醺的软瘫地坐着,面部表情难受而被人搀扶离席,中间的二人跪坐两旁,一手怀抱数只矢,一手执一只矢,以壶口为目标,全神贯注,用矢投入。
     在史书《西京杂记》中载:“武帝时,郭舍人善投壶,以竹代矢不用棘也。”宋司马光《投壶新格》一书“夫投壶闹事,游戏之类,而圣人取之以为礼……投壶可以治心,可以修身,可以为国。
  ” 这块投壶汉画像石刻为我们研究汉代酒文化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资料。 。

2006-03-30

50 0
    投壶,亦称射壶,是一种既登大雅之堂、又入巷陌平康的传统游戏。 我国古代宴会的礼制,也是饮宴时的一种游戏。 其方法是用一个广口大腹、颈部细长的壶,内装一些豆子(为增加难度而设,如用力过猛,投入的矢会反弹出来)作为投掷的目标。
  游戏者在一定距离处用4支特制的矢一一向壶中投掷,根据投中与否及插入壶内的状态来决出胜负。  投壶过程中,还有奏乐助兴。 投壶是从先秦贵族讲求射技的射礼中演变而来,早在春秋时代就已出现。
  《左传》曾记载过晋昭公大宴诸国君主,举行投壶之戏的事。秦汉以后,它在士大夫阶层中盛行不衰,每逢宴饮,必有“雅歌投壶”的节目助兴。在流传过程中,游戏的难度增加了,不仅产生了许多新名目,还有人别出心裁在壶外设置屏风盲投,或背坐反投。
    宋代司马光曾著有《投壶新格》一书,详细记载了壶具的尺寸、投矢的名目和计分方法。宋代以后,投壶游戏逐渐衰落下去,不再像汉唐那样盛行,仅断续地在士大夫中进行。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