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6-08-23

81 0

    伊凡•谢尔盖耶维奇•屠格涅夫(Ivan Sergeevich Targenev, 1818—1883),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诗人和剧作家。他有独特艺术风格,既擅长细腻的心理描写,又善于抒情表达。
  1818年,屠格浬夫出生于一个旧式富裕家庭,父亲是一个骑兵团团长,16岁的时候父亲去世。  母亲则是拥有大宗地产的贵族,她聪明而又有文化教养,但性情乖戾、冷酷专横。屠格涅夫在其《木木》等短篇小说里,就曾拿她作过原型。
  1833年,15岁的屠格涅夫考入莫斯科大学文学系,攻读世界文学,在大学里,他学习非常刻苦,一点也没有富家少爷的恶习,同学们都很喜欢他,他经常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忘了吃饭的时间。  世界文学的学习对他以后很多文章的选材都提供了帮助,使他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
  同时,小屠格涅夫也感觉到要真正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需要到那个国家去看一看,于是,在妈妈的支持下,毕业后,他又到德国柏林大学攻读哲学、历史和希腊与拉丁文。 屠格涅夫的创作生涯始于大学时代。  1834年写成处女作诗剧《斯杰诺》,带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
  1843年发表的叙事诗《巴拉莎》标志着他从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认为从这部诗作中看出了作者“独特的才华”。此后他逐渐转向了散文创作,第一篇散文作品是中篇小说《安德烈•柯洛索夫》。
  继而发表叙事诗《地主》和中篇小说《彼土什科夫》,它们已显示出受自然派和果戈理的影响。  他还创作了许多剧本,其中《食客》《贵族长的早宴》《单身汉》等,主要反映贵族生活和风习。
  19世纪50年代初发表的中篇小说如《多余人日记》和《雅科夫•帕辛科 夫》等。剧本《村居一月》第一次反映出平民知识分子与贵族的矛盾。给屠格涅夫带来巨大声誉的是他的由22篇特写和短篇小说组成的《猎人笔记》, 全书有统一的主题,即对封建农奴制度的揭露和抗议。
    所写的众多人物,主要可分 为截然对立的两大类:一类是作者“从以前没有任何人这样接近过的”视角去描写 的农民形象,另一类则是作者怀着憎恶之情加以刻画的地主形象,通过对两类人物 的不同态度和评价清楚显示了作者的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思想倾向。
  作品中对大 自然富有诗意的描写和叙述中的抒情笔调,增添了它的艺术魅力。  它以一个猎人的 口吻,描写了他在狩猎时的所见所闻,以类似日记的形式,由二十多个短篇故事汇 集而成,刻画了一系列聪明能干、勤劳善良、具有鲜明个性的农民形象,和虽不乏 文明教养,却残暴昏庸、寄生成性的地主形象,深受老百姓的欢迎。
  全书在描写乡 村山川风貌、生活习俗、刻画农民形象的同时,深刻揭露了地主表面上文明仁慈, 实际上丑恶残暴的本性,充满了对备受欺凌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写出了他们的聪明 智慧和良好品德。  《猎人笔记》是一部形式独特的特写集。
  作品控诉了腐朽的农奴制度,表现了 作者的民主主义思想。作品以一个猎人的行猎为线索,刻画了地主、管家、磨房主 妇、城镇医生、贵族知识分子、农奴、农家孩子等众多的人物形象,真实地展现了 农奴制背景下外省城乡各阶层人民的生活风貌。
  在美丽的大自然的景色中,发生的 却是种种悲剧,体现了对农奴制度的无言控诉。  作品也生动地描述了人民对美好生 活的追求和向往。作品采用见闻录的形式,真实、具体、生动、形象,体裁风格多 样,语言简练优美,可谓散文化小说、诗化小说的范例。
  别林斯基评价该作品“从 一个前人所不曾有过的角度接近了人民”。《猎人笔记》是作者成名之作,对俄罗 斯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因此屠格涅夫是促进俄罗斯文学的重要人物。  这篇文章发表以后,当时的政府很不满意,就以屠格涅夫违反审査条例为理 由,将他拘捕入狱,并放逐到了边疆。
  可是,在拘留中,他却写出了著名的反农奴 制的短篇小说《木木》。历史上很多伟大的作品都是出自于逆境。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后期,作家先后发表6部长篇小说,它们构成了 俄国19世纪40~70年代社会生活的艺术编年史。
    长篇小说《罗亭》是写贵族知识分子的作用问题。主人公罗亭是他生活时代的 “多余的人”。《贵族之家》,也是一部描写“多余的人”的小说。主人公拉夫列茨 基最终无可奈何地退出了人生战场,表明贵族知识分子历史作用的终结。
  《前夜》 是作家转向以“新人”——平民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第一部小说,女主人公叶莲娜 是追求自由和解放新女性形象。  《烟》反映出农奴制改革的有名无实。《处女地》 则直接反映19世纪70年代民粹派所发动的“到民间去”这一社会运动。
  作者以自己的渐进论观点去评价这一运动,而把希望寄托在改良主义者沙罗明身上。自1847年 起屠格涅夫便开始为《现代人》杂志撰稿,并与它保持密切的合作。后由于自己的 自由派观点与杂志负责人车尔尼雪夫斯基等人的革命民主主义观点发生严重分歧而 离开了《现代人》杂志。
    《父与子》是屠格涅夫的代表作品,着力描写了俄国自己的“新人”。父辈指老 一代贵族,“子”辈指新一代平民知识分子,小说深刻揭示了这两代人的矛盾和冲 突。它反映了代表不同社会阶级力量的“父与子”的关系,描写自由主义贵族代表 基尔沙诺夫的“老朽”,塑造了一代新人代表——平民知识分子巴札罗夫。
    但巴札 罗夫身上也充满矛盾,他否认一切旧传统、旧观念,整天宣称要战斗,但却一直没 有行动。屠格浬夫在作家中是属于保守的一派。这在他的作品中经常反映得出来,比如 在“父”与“子”的矛盾冲突中,他总是站在前者的一边。
  这给他的作品带来了不 少局限,从语言到内容都显得过于古板、严肃,很多年轻人不太容易接受。  从19世纪60年代起,屠格涅夫大部分时间在西欧度过,和许多著名作家、艺术 家,如左拉、莫泊桑、都德、龚古尔等都成为了好朋友。
  他参加了在巴黎举行的 “国际文学大会”,被选为副主席(主席为维克多•雨果)。他对俄国文学和欧洲文学 的沟通交流起到了桥梁作用。屠格浬夫是19世纪俄国有世界声誉的现实主义艺术大师。    他的小说不仅迅速及 时地反映了当时的俄国社会现实,而且善于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恰当的言语、行动, 通过对大自然情境交融的描述,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他的语言简洁、 朴质、精确、优美,为俄罗斯语言的规范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早在1917年就开 始翻译介绍屠格涅夫的小说,现在几乎他所有的主要作品都有了中译本,一些名作 还有多种译本。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历史话题
地理
器乐/声乐
书画美术
民俗传统
文学
舞蹈
历史话题
历史话题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