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有关地球的地理问题

什么是岩层,岩盖,岩,岩基,岩浆,火成岩和水成岩,岩石圈和岩流圈?请大家详细解释,谢谢!

全部回答

2006-02-08

0 0
    关于你的问题,我补充回答一下: 岩层:是指由同一岩性组成,有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层状岩石。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称为岩层产状。岩层产状可以用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三者称为岩层产状要素。
   岩床:地壳因构造运动发生微小裂缝,上部地函岩浆乘虚而上升,并沿地层层面平行贯入而充填固结平板状火成岩体,称为岩床。   岩盖:当侵入体似盆状,中凹边凸延展方向与水平层理一致围岩为水平层理称为岩盖。
   岩基:由岩浆的侵入和凝固而成的大型火成岩体。形状是各向等长的到细长的,但不是板状的(典型的板状岩体叫岩墙)。 岩浆:是地下深处形成的高温高压熔融体,其成分主要为硅酸盐,富含挥发份。  岩浆温度:700—1300℃。
  岩浆呈粘稠状,SiO2含量越高,粘度越大(酸性岩);挥发份小,温度低,粘度大。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也叫水成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岩石圈是巴雷尔于1914年根据板块理论提出的地球圈层概念。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大洋部分在洋中脊的最新部分只有6~8千米,在最老部分则有100千米;大陆岩石圈厚一些,大都在100~400千米之间。
    岩石圈厚度和地球的半径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由于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都是由岩石组成的,所以地质学家们把它们统称为岩石圈。 岩石圈下面是厚约几百公里的软壳,称作“岩流圈”, 在莫霍面到1000公里深处的上地幔的上部(地面下约60~250公里之间),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很高,使岩石接近物质熔点处于塑性状态,叫软流层。
     问题补充:地水准平面是什么意思?海平面是什么意思?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准确地讲应该是“大地水准面及海平面是什么意思?”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叫海平面,海平面是海的平均高度,它是反映海面高度变化的多年平均值。
   而大地水准面是测绘学科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这样定义的:假想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包围了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这个曲面称为水准面。  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面上任何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水面可高可低,因此符合这个特点的水准面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之为大地水准面。 我们国家为了统一全国的高程系统,采用黄海的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系统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在该面上的绝对高程为0。
    为此在青岛设立验潮站和国家水准原点。我们国家曾经采用1950年至1956年间青岛验潮站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据此测定了水准高程原点的高程为72。289m,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后来又积累了更多的验潮资料,自1987年起启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这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3年至1979年验朝资料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面,据此测定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  260m。
   实际上你问的哪个问题是很简单的问题,就像你如果想知道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你是只算中国人的寿命还是把美国人、英国人也算进来呢?如果你想知道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那应该是全世界不管哪国人都要算进来。
   海洋的平均深度也是如此,你如果想知道太平洋的平均深度,那当然是太平洋海域深度的平均值,如果你想知道整个地球上海洋的平均深度,那当然把所有的海洋深度的一个平均值。  比如海洋的平均深度达3800米,最深之处为11034米,而太平洋平均深度为3957米,最深处是万米以上的马里亚纳海沟。
   上面提到的中国的高程基准是以黄海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为基准面的,所以它仅仅是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当然我们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地方还有自己的高程基准,比如上海用的就是吴淞高程基准,广州用的就是珠江高程系统,深圳的盐田港还用盐田理论高程等等,它们都是在某一区域内范围内得到的。
     。

2006-02-21

135 0
    岩层:是指由同一岩性组成,有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层状岩石。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称为岩层产状。岩层产状可以用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三者称为岩层产状要素。 岩床:地壳因构造运动发生微小裂缝,上部地函岩浆乘虚而上升,并沿地层层面平行贯入而充填固结平板状火成岩体,称为岩床。
     岩盖:当侵入体似盆状,中凹边凸延展方向与水平层理一致围岩为水平层理称为岩盖。 岩基:由岩浆的侵入和凝固而成的大型火成岩体。形状是各向等长的到细长的,但不是板状的(典型的板状岩体叫岩墙)。
   岩浆:是地下深处形成的高温高压熔融体,其成分主要为硅酸盐,富含挥发份。  岩浆温度:700—1300℃。岩浆呈粘稠状,SiO2含量越高,粘度越大(酸性岩);挥发份小,温度低,粘度大。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也叫水成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岩石圈是巴雷尔于1914年根据板块理论提出的地球圈层概念。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大洋部分在洋中脊的最新部分只有6~8千米,在最老部分则有100千米;大陆岩石圈厚一些,大都在100~400千米之间。  岩石圈厚度和地球的半径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都是由岩石组成的,所以地质学家们把它们统称为岩石圈。 岩石圈下面是厚约几百公里的软壳,称作“岩流圈”, 在莫霍面到1000公里深处的上地幔的上部(地面下约60~250公里之间),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很高,使岩石接近物质熔点处于塑性状态,叫软流层。
     问题补充:地水准平面是什么意思?海平面是什么意思?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准确地讲应该是“大地水准面及海平面是什么意思?”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叫海平面,海平面是海的平均高度,它是反映海面高度变化的多年平均值。
   而大地水准面是测绘学科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这样定义的:假想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包围了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这个曲面称为水准面。  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面上任何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水面可高可低,因此符合这个特点的水准面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之为大地水准面。 我们国家为了统一全国的高程系统,采用黄海的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系统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在该面上的绝对高程为0。
    为此在青岛设立验潮站和国家水准原点。我们国家曾经采用1950年至1956年间青岛验潮站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据此测定了水准高程原点的高程为72。289m,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后来又积累了更多的验潮资料,自1987年起启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这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3年至1979年验朝资料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面,据此测定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  260m。
   实际上你问的哪个问题是很简单的问题,就像你如果想知道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你是只算中国人的寿命还是把美国人、英国人也算进来呢?如果你想知道世界人口的平均寿命,那应该是全世界不管哪国人都要算进来。
   海洋的平均深度也是如此,你如果想知道太平洋的平均深度,那当然是太平洋海域深度的平均值,如果你想知道整个地球上海洋的平均深度,那当然把所有的海洋深度的一个平均值。  比如海洋的平均深度达3800米,最深之处为11034米,而太平洋平均深度为3957米,最深处是万米以上的马里亚纳海沟。
   上面提到的中国的高程基准是以黄海的多年平均海平面为基准面的,所以它仅仅是黄海的平均海平面。当然我们国家由于种种原因,某些地方还有自己的高程基准,比如上海用的就是吴淞高程基准,广州用的就是珠江高程系统,深圳的盐田港还用盐田理论高程等等,它们都是在某一区域内范围内得到的。
     。

2006-02-09

134 0
    层:是指由同一岩性组成,有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层状岩石。岩层在地壳中的空间位置称为岩层产状。岩层产状可以用走向、倾向、倾角来确定,三者称为岩层产状要素。 岩床:地壳因构造运动发生微小裂缝,上部地函岩浆乘虚而上升,并沿地层层面平行贯入而充填固结平板状火成岩体,称为岩床。
     岩盖:当侵入体似盆状,中凹边凸延展方向与水平层理一致围岩为水平层理称为岩盖。 岩基:由岩浆的侵入和凝固而成的大型火成岩体。形状是各向等长的到细长的,但不是板状的(典型的板状岩体叫岩墙)。
   岩浆:是地下深处形成的高温高压熔融体,其成分主要为硅酸盐,富含挥发份。  岩浆温度:700—1300℃。岩浆呈粘稠状,SiO2含量越高,粘度越大(酸性岩);挥发份小,温度低,粘度大。
   岩石:是天然产出的具一定结构构造的矿物集合体,是构成地壳和上地幔的物质基础。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
     沉积岩:也叫水成岩,是在地表条件下由风化作用、生物作用和火山作用的产物经水、空气和冰川等外力的搬运、沉积和成岩固结而形成的岩石。 岩石圈是巴雷尔于1914年根据板块理论提出的地球圈层概念。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上部。岩石圈厚度不均一,大洋部分在洋中脊的最新部分只有6~8千米,在最老部分则有100千米;大陆岩石圈厚一些,大都在100~400千米之间。  岩石圈厚度和地球的半径比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由于地壳和上地幔顶部都是由岩石组成的,所以地质学家们把它们统称为岩石圈。 岩石圈下面是厚约几百公里的软壳,称作“岩流圈”, 在莫霍面到1000公里深处的上地幔的上部(地面下约60~250公里之间),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蜕变生热,温度很高,使岩石接近物质熔点处于塑性状态,叫软流层。
     问题补充:地水准平面是什么意思?海平面是什么意思? 你提到的问题准确地讲应该是“大地水准面及海平面是什么意思?” 我们先来说说什么叫海平面,海平面是海的平均高度,它是反映海面高度变化的多年平均值。
   而大地水准面是测绘学科里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是这样定义的:假想静止不动的水面延伸穿过陆地,包围了整个地球,形成一个闭合的曲面,这个曲面称为水准面。  水准面是受地球重力影响而形成的,它的特点是面上任何一点的铅垂线都垂直于该点的曲面。
  水面可高可低,因此符合这个特点的水准面有无数个,其中与平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称之为大地水准面。 我们国家为了统一全国的高程系统,采用黄海的平均海水面作为全国高程系统的基准面(大地水准面),在该面上的绝对高程为0。
    为此在青岛设立验潮站和国家水准原点。我们国家曾经采用1950年至1956年间青岛验潮站所测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作为高程基准面,据此测定了水准高程原点的高程为72。289m,称为“1956年黄海高程系”。
  后来又积累了更多的验潮资料,自1987年起启用“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这是根据青岛验潮站1953年至1979年验朝资料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为基准面,据此测定水准原点的高程为72。  260m。
   。

2006-02-08

133 0
     岩石:天然形成的,由固体矿物或岩屑组成的集合体。 岩浆——上地幔或地壳深处,天然产出的成分以硅酸盐为主的高温溶融物质 化学成分: SiO2为主 Al2O3、Go、FeO …… 依SiO2多少分: 超基性65% 富含挥发份:H2O、CO2、NH3、H2S 物理性质:T高(650°-1400℃)P大(几千大气压)粘稠流体 基性—— T高、P小、稀 酸性—— T小、P大、 稠2. 岩床:板状侵入体。
     延展方向与围岩层理平行,顺层侵入,岩浆沿围岩的层间裂隙 挤入冷凝成岩,常为基性岩浆。煤层中常见有岩床侵入。 岩盆与岩盖:侵入体似盆状,中凹边凸延展方向与水平层理一致 围岩为水平层理———岩盆 。
    。

2006-02-08

101 0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学习帮助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K12
学习帮助
学习帮助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