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育儿 宝宝 婴儿期

2岁7个月宝宝打人怎么办?

老师,我闺女2岁7个月用竹竿把爷爷胳膊抽起了红印子,婆婆说公公肚皮上还好几条突起的印儿(近期她经常抬手就打人,手快的很,而我们是从来也没有动手打过孩子的)我找闺女谈话,告诉她这样不对,闺女大声叫嚷,不听我说…婆婆数落总是我们让孩子哭闹,我无奈……该怎么应对?

全部回答

2013-08-20

0 0
孩子并不明白这个行为有什么不对,因为痛不在她身上。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简单地说明为何不能这么做的道理,然后告诉她正确的做法就好了。比如,竹竿可以拿来钓鱼,可以去够滚落床底下的物品……当孩子发现竹竿还有其他更有意思的用途时,他自然就不会拿它来抽人了。家庭矛盾要尽量避免,以和为贵

2013-08-21

48 0
    打人的行为,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这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比如宝宝生气、情绪发作时,会把东西往地上扔;想喝水了,妈妈晚来了几分钟,宝宝会一把推开水杯……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攻击倾向可以转化为忍耐、坚毅等积极的品质。
     \r\n如果宝宝打人看不出有任何的理由,那么,他们可能是怀有一种玩的心理去试探自己的行为能力,或者试探大人们的反应。打完人,他们就等着看下面将发生什么事情。宝宝打人后,大人通常的反应是比较强烈,这让宝宝意识到自己举动的效果,这样的注意其实是一种变相的鼓励。
  这个时候家长首先需要的是冷静,可以先对宝宝进行隔离,让宝宝反思。  然后通过游戏或讲故事的方式引导宝宝。在游戏中,家长可以与宝宝一起看故事,一起分析,然后问他书中的宝宝打人,对不对啊?爱打人的宝宝,是不是小朋友都不爱跟他玩啊?观察宝宝的反应和回答,引导宝宝明白怎样是对的,受人欢迎的,怎样是错的,让人讨厌的。
  让宝宝建立明确的是非观和与人交往的行为准则。
    \r\n如果宝宝好打人的毛病通过教育一时还难以改正,还可以采取短时间地剥夺其游戏权利或将好吃的食品、好玩的玩具暂时没收的方法,使宝宝认识到打人对自己对别人都是不好的,大家不喜欢,只有不打人了,小朋友们才乐意和他玩,以帮助他改正缺点。

2013-08-19

20 0
哪天带他出去好大点的小孩玩让人家打打他试试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热点搜索 换一换

育儿
婴儿期
妈妈
宝宝
护理
教育
亲子
其他
宝宝
婴儿期
新生儿
幼儿期
学龄期
婴儿期
婴儿期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