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属于什么人种?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
印度的人种
印度在历史上屡遭异族入侵和占领,因而人种繁多,血统混杂,语言纷乱,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多数学者认为,印度有以下人种:尼格利陀人(Negrito),原始澳大利亚人(Proto Austaloid),达罗毗荼人或叫地中海高加索人种(Mediterranean),印度的雅利安人,蒙古人种(Mongoloid)
尼格利陀人(Negrito)
其特征是身材矫小,皮肤为深褐色,头发乌黑,鼻宽唇厚,肩窄腿短,胡须和体毛不多,臂长。 据有关学者认为,这部分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今天的安达曼人,印度沿海地区的卡达尔人和巴拉因人等以及比哈尔邦山区的一些土著人均为他们的后代。
原始澳大利亚人(P...全部
印度的人种
印度在历史上屡遭异族入侵和占领,因而人种繁多,血统混杂,语言纷乱,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多数学者认为,印度有以下人种:尼格利陀人(Negrito),原始澳大利亚人(Proto Austaloid),达罗毗荼人或叫地中海高加索人种(Mediterranean),印度的雅利安人,蒙古人种(Mongoloid)
尼格利陀人(Negrito)
其特征是身材矫小,皮肤为深褐色,头发乌黑,鼻宽唇厚,肩窄腿短,胡须和体毛不多,臂长。
据有关学者认为,这部分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今天的安达曼人,印度沿海地区的卡达尔人和巴拉因人等以及比哈尔邦山区的一些土著人均为他们的后代。
原始澳大利亚人(Proto Austaloid),又称维达类型人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和原始澳大利亚人身体特征非常相似,由此而得名。
有学者认为,这种人早于达罗毗荼人进入印度,所以也称他们为"前达罗毗荼人"。原始澳大利亚人的特征和身材特点是:长头型、身材矮小,头发乌黑而卷曲,鼻宽唇厚,肤色为褐色,中印度大多数土著部落民属于这类,南印度也有分布。
例如比尔人,杰纠人、蒙达人、奥朗人、霍德人、孔德人等等。印度之外,斯里兰卡的维达人为典型代表。
达罗毗荼人,或叫地中海高加索人种(Mediterranean)
这一人种从西班牙和摩洛哥到印度都有分布。
据有关人类学家研究,它分几支,早于雅利安人,从不同时期进入印度。这种人的特征是:长脸型,中等身材,卷发呈浅褐色,唇薄,皮肤为浅褐色。操达罗毗荼系语言,使用象形文字,是这一人种创造了印度河流域文明。
达罗毗荼人占印度全部人口的21。6%,主要分布在南印度。关于达罗毗荼人是否属印度的原始土著人,有不同说法。一般认为,古时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才把达罗毗荼人从印度西部和北部赶到印度南方,于是达罗毗荼人就成了南印度的原始居民。
因此有些学者说,达罗毗荼人是印度的土著人。而又有学者从印度古籍中找出了比达罗毗荼人更早的人种名称,叫做尼沙达。还有一种说法,印度最早的土著人与原始的澳洲人属同一血统。这种原始的澳洲人原住亚洲,后来有一支人移殖成了澳洲人。
有的西方学者认为,在赤道以南,从前有个大国,东到爪哇,西连非洲,这个国家称为"莱茂里亚",是达罗毗荼人最早居住的地方,但后来由于地壳发生变化,它的大部分被水淹没。这种说法在泰米尔语的文献中也有记载。
泰米尔语的五大史诗之一《希尔薄提迦尔摩》和《马杜拉斯特尔·布拉朗》中有南马杜赖被洪水淹没的记载。在那些认为达罗毗荼人是从中亚迁入印度的人们看来,达罗毗荼人是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后800年之间来的。
在《摩诃婆罗多》中有关于安得拉、邦迪耶(潘迪亚国)、角尔(朱罗国)和杰尔(其罗国)国王的记载。这就表明,公元前在南方就已经建立了几个达罗毗荼王国了。
至于"达罗毗荼"一词的形成,学术界也有不同看法。
不少学者认为,现在的泰米尔纳德、安得拉、卡纳塔和喀拉拉的居民是达罗毗荼人的后裔,他们的语言属达罗毗荼语系。古时整个南印度称为达罗毗荼地区,但后来安得拉、卡纳塔克和喀拉拉分别独立,达罗毗荼一词则演变成了"泰米尔"。
根据文献记载,泰米尔纳德的很大一部分已被大海吞没,因此它的文化不免遭到破坏,根据已有文物考证,可以了解到达罗毗荼人的文化及文明情况。从语言上看,俾路支的布拉灰语和泰米尔语很相似。同样,地中海沿岸的居民与达罗毗荼人的体形、肤色也一样。
从泰米尔纳德和巴格达挖掘发现的文物证明,这两个民族的丧葬仪式也相同。当然,也有印度学者认为,达罗毗荼人并非从外地迁来,他们是这里最早的居民。不管怎样,是达罗毗荼人在印度西北部发展了莫亨殊达罗与哈拉巴文化,所谓印度河文明,实际上指的就是达罗毗荼人的文明,他们对印度文化曾作出过相当大的贡献。
这一人种后来和其他人种一样也有分化,形成了不少分支,还有许多混血人种。他们的物征是:皮肤黑,长头型,上臂长,扁平鼻子,个子矮小,现在西孟辊拉邦的桑塔尔人便是血统较纯的达罗毗荼人。
印度的雅利安人
他们原与欧洲的雅利安人属于同种,为与欧洲的雅利安人相区别,所以叫印度雅利安人。
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雅利安人一度趁世界人种移动的风潮,分东西两个方向移动,一支由中亚进入欧洲,成为今天欧洲人的祖先;另一支则由中亚向南,越过兴都库什和喀喇昆仑两高原,居留在伊朗高原与印度,成了伊朗人和印度人的祖先。
雅利安人是好战的游牧民族,进入印度后,同在此居住的达罗毗荼人时常发生激烈争斗,后来逐渐征服他们。达罗毗荼人大部分被赶往南方,一部则沦为奴隶。雅利安人便开始占据印度西北部印度河上游的旁遮普一带。
后来,渐次向东发展,直至恒河上游地区。他们发现此处土地肥沃,资源丰富,因此迁入者日益增多,构成了印度的雅利安人种。雅利安人原为白人,其长相明显具有欧洲人特征:身材高大,长头型,胡须多,鼻梁细高,头额宽及皮肤白晰等。
今天不少印度人属于他们的后裔,或为他们的混血种,血统较纯的人现在亦可见到,例如拉其普特人、查特人等就是,主要分布在旁遮普和拉贾斯坦等地。也有人说,现在印度教中的僧侣可能是血统较纯的雅利安人。印度古籍《吠陀》和《史诗》中都提到过一种信奉火神的雅利安人。
但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印度人对此也缺乏研究。直到18世纪,欧洲从事印度古代文化研究的学者发现,梵文跟西方语非常相似。1786年,英国人威廉·姜斯指出,古希腊语、拉丁语、哥特语和西尔特语跟梵语同出一源,从此便出现了研究欧语系的学说。
到19世纪中叶,德国浪漫派代表人麦克斯·穆勒提出了雅利安人的学说,并指出雅利安人在古代遍布欧洲、西亚和印度。从此以后,人们就把那些在语言上属于梵语系统的印度人称为雅利安人,或叫印度雅利安人。过去人种学家认为,雅利安人是在三四千年前从俄罗斯大草原迁徙到印度的。
现在,剑桥大学考古学家又提出了新见解,认为雅利安人是在8500年前从今土耳其中部迁徙而来的。这种人起先分布在印度河和朱木那河流域,后来分布到全印度。像旁遮普和拉贾斯坦邦的早期居民大多属于雅利安人。
后来又有蒙古人种的人进入印度,于是出现不同种族的通婚,形成了混血人种。因此,有的人脸型像欧洲人,但肤色较黑,其中当然也受到自然气候影响,如南印度的雅利安人要比北印度的雅利安人黑。
蒙古人种(Mongoloid)
印度北部和东北部与亚洲内陆相连,因地理和历史上的种种原因,亚洲的蒙古人在不同时期,从北部和东北部地入南亚次大陆,构成了蒙古人在不同时期,从北部和东北部进入南亚次大陆,构成了蒙古人种成分。
其肤色为黄色或褐色,脸扁平,突鄂骨,鼻小,唇厚,肩宽,胡须和体毛少。蒙古人分长头型和宽头型两种。长头型的分布在阿萨姆和边疆地区的土著民中;宽头型分布在杰德岗等地。
印度的民族
人种特点并非为一个民族所特有,在印度,即使同一个民族,由于地区不同,因自然条件各异而有不同的特点;而不同的民族也有相同的特点。
印度人种很多,民族繁杂,就几个主要民族简介如下。
印度斯坦人
有1。8亿(1978年),占全国人口的28。2%,主要分布在印度北方邦、中央邦、哈里亚纳邦和拉贾斯坦邦等地。
他们的皮肤呈棕褐色。多数人信奉印度教,部分人信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和耆那教等。大部分操印地语,少数人说乌尔都语。主要以务农为业,种植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和甘蔗等。少数人在工、矿企业做工。印度斯坦妇女地位较低,婚姻包办,寡妇改嫁困难。
节日在他们的生活中占有特殊地位,例如胜利节、酒红节等,每逢节日,人们不分高低贵贱,唱歌跳舞,纵情欢乐。
孟加拉人
印度孟加拉人共有5600万(1978年),主要分布在西孟加拉邦、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等,操孟加拉语,主要信印度教。
孟加拉也流行种姓制度,但没有其他地方那么多明显和严格。主要从事农业,以种植为稻为主,一般人特别喜欢吃鱼,包括婆罗门种姓的人在内。鱼的种类很多,多达数百种。爱吃甜食,一种名叫"拉斯古拉"的甜食,不仅驰名全印度,而且畅销世界。
孟加拉人的节日很多,一年12个月中有14个节日,如杜尔迦节等。
阿萨姆人
主要分布印度的阿萨姆邦,人口有1067万(1978年)。阿萨姆人的身体里,至今还流着澳大利亚人、柬埔寨人、尼科巴岛人、来自缅甸北部的阿霍姆人以及西藏人的血液。
达罗毗荼人,据说是摩诃婆罗多时代以前的印度原始民族,他们也迁移到了阿萨姆。13世纪又从缅甸进来了阿豪马人,征服了原来阿萨姆的各个小王国,建立了阿豪马王国,使阿萨姆人又增添了新的血液。阿豪马的国王们不但皈依了印度教,而且研究了印度教的文化、经典、历史和艺术,受到《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两大史诗的影响。
阿豪马人采用了以梵文为主的阿萨姆语,以取代他们原来的语言。信奉湿婆教。多数从事农业、畜牧业。以大米为主食,尤其喜欢喝茶。
拉贾斯坦人
人口1400万(1975年),占全国人口的2。
2%,主要分布在拉贾斯坦邦,其次在中央邦、安得拉邦等地也有分布。操拉贾斯坦语,大多数人信印度教,少数人信伊斯兰教和耆那教。主要从事农业,但也擅长纺织业、制陶业和各种金属制品,手工业也较发达。民间舞蹈著名。
拉贾斯坦妇女爱装饰,脖子上戴项链和项圈,耳上戴耳环,鼻上镶鼻饰,腕上套手镯,足上系脚镯,脚铃等。当他们参加节日庆祝活动时,一个个打扮得花枝招展,美丽动人。男子注重留胡须,否则被人歧视。胡须是光荣的象征。
旁遮普人
主要分布在印度的旁遮普邦(和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人口有7000万(1978年),由雅利安人、塞种人、匈奴人、蒙古人混合而成。典型的旁遮普人身材魁梧,胸部宽阔,肤色稍浅,略带褐色。
大部分操旁遮普语,其余操印地语和乌尔都语。印度的旁遮普人信锡克教和印度教(巴基斯坦的旁遮普人信伊斯兰教)。多数人从事农业,少数人从事畜牧业,有的专门从事各种手工业。旁遮普人活泼乐观,能歌善舞,他们的民歌和民间舞蹈在印度享有盛名。
古吉拉特人
主要分布在古吉拉特邦,在该邦占该族人数的90%,其次在其邻邦,如马哈拉施特拉邦等也有少量分布。人口有3330万(1978年),一般认为是由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塞种人等混血而成。
操古吉拉特语,多数人信仰印度教,少数人信伊斯兰教、耆那教等。主要从事农业,但有些人善于经商,各种手工业比较发达。
古吉拉特人大多食素,爱用辣椒等调料。城市居民以面饼、米饭和油煎饼为主,农村以高粱为主。
他们对奶油、豆粉、甜食和脆薄饼颇感兴趣。古吉拉特人的节日很多,最大的节日是灯节,灯节是他们欢迎财神的光明节,目的是招财进之宝,请吉求安。过节时,万家灯火,一片辉煌。
泰卢固人
又称安得拉人,人口5450万,占全国人口的8。
5%,主要分布在安得拉邦,以及卡纳塔克邦和泰米尔纳德的部分地区。关于安得拉人的来历有着种种不同的说法,有些学者认为,他们属于雅利安人;另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说法。在《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大史诗中,称他们为达罗毗荼人。
在阿育王石柱铭文里,凡提到安得拉人的地方,也提到了"普林达人",但没有肯定他们是哪个王国的人。在《梨俱吠陀》的《爱达罗梵书》里说,安得拉人是众友仙人的后代。据说他受到父亲的诅咒后,迁居到温蒂亚(文底耶)山南部,在那里,同当地的达西安族妇女结了婚,他们的子孙后代便是安得拉人,这就是说,安得拉人是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的混血种。
看来,最早的安得拉人要么是一些脱离了雅利安族或者不得不放弃雅利安族而加入达罗毗荼族的原雅利安人;要么就是一些跟雅利安人混合后脱离了其他达罗毗荼族的达罗毗荼人。泰米尔语《往世书》称他们是达罗毗荼地区以外的人。
玄奘在《大唐西域记》一书中谈到7世纪的安得拉人时曾这样写道:"貌黧黑,性猛烈,好学艺"。
今天的安得拉人中,除一些土著人仍保留着原来的纯血统外,其余都是混血种,他们的另一个特点是,外貌既不明显地像北方人,也不明显地像南方人,似乎既有雅利安、达罗毗荼人的特点,也有蒙古人种的特点。
一般身材高大魁梧,臂膀粗壮结实,肤色多种多样,深黑色、棕色或浅灰色等都有。安得拉人大都信仰印度教,其次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印度教徙特别注重婚事,认为结婚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结婚一般限于同种姓内进行。
同外种姓结婚的寥寥无几。有些种姓禁止家族内通婚,特别是婆罗门种姓更是如此。以前盛行童婚,现已改变了这种陋习,童婚公认是非法的。
吃辣椒是安得拉人的一种嗜好。在他们看来,如果没有辣椒,什么食物也索然无味。
安得拉人不大习惯吃糖和甜食,很喜欢喝茶。旦巴古(即烟草)也是安得拉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
奥里萨人
325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5。1%,主要分布在印度的奥里萨邦。奥里萨人系原始达罗毗荼人与雅利安人的混血后裔,身材较矮,肤色较黑。
早在公元前5世纪左右,雅利安人开始从印度北部大批涌入,并定居奥里萨地区,这就是奥里萨邦历史上所说的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在民族和文化上的大融合时代。
在雅利安人进入奥里萨以前,奥里萨的本地居民是奥特拉人,古代梵语文献中对奥特拉人中的夏瓦尔、孔德、甘特、盖瓦尔德等族都有记载,不过往往把他们说成是令人憎恶的半人半兽类,对他们使用了魔、妖、怪、夜叉、食人者等贬词。
《毗湿奴往世书》里说,"夏瓦尔人是个子矮小、塌鼻子、墨黑皮肤、红眼妖怪。"《爱达罗梵》里说他们"大肚皮,两耳下垂,面如魔鬼"。有的梵语古籍中,说他们是"住在国境边的民族"。这说明奥里萨的原始居民曾坚决抗击过雅利安人的入侵,同雅利安人进行过长期战争,所以雅利安人憎恨他们,使用了难听字眼。
奥里萨人大多信印度教,奥里萨一向被誉为印度教之乡,素有印度教圣地之称。这里虽有种姓制度,但不太严格,各种姓都可进庙敬神,共同分享神前的供物。这点与其他邻邦有所区别。另外,从职业上也难于区分种姓的高低,因为低种姓可以升为高种姓,高种姓也可以降为低种姓,这主要取决于其经济状况。
奥里萨人一般性格直率,勤劳本分,待人接物彬彬有礼,素有天真无邪之誉。
他们以米饭为主食,副食为鱼虾、豆制品和各种蔬菜。奥里萨人的衣着简单朴素,通常只穿一件圆领长衫,缠一条围裤,或者仅仅缠一条围裤,然后在头上或肩上披一块布单,一些穷人几乎处于半裸体状态。
农村妇女喜欢首饰,城市妇女多戴耳环。
马拉提人
有5100万人(1978年),占全国人口的8%。主要分布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在古吉拉特邦和中,央邦也有分布。马拉提人是印度雅利安人、达罗毗荼人和古希腊人的混合种,他们来自中亚地区。
到这里后,有的皈依了印度教,有的改信了佛教。现在的马拉提人中,还混杂着很多拉吉普特人、古吉尔人和阿黑尔人这样一些后来的种族。
据文献记载,马拉提人的古代文化属于住在北印度的雅利安人文化。
他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制度同雅利安人一样,他们的艺术、风习和节日也同样受北印度的雅利安人的影响。
马拉提人喜欢摔跤,还善于打板球、曲棍球和羽毛球。马拉提男子喜欢穿肩上钉扣、领口镶边的圆领上衣;下身缠围裤,上身穿衬衫的人很少。
不少男子喜欢留一种叫"马拉哈塔式"的直立胡。这种胡须式样至今在军人中盛行。马拉提女子的服装别具一格:上身着短紧身衣,再全身缠一块八米长的纱丽。一般来说,马拉提妇女能吃苦,很勤劳。马拉提人的节日名目繁多,内容丰富多彩。
其中耶乃希节和胜利节是他们的最大节日。
一般认为,马拉提人大都喜欢素食,其实并非如此。只不过有些保守的婆罗门和信仰毗湿奴教的马拉提人才不吃鱼和肉,住在沿海地区的一些婆罗门还喜欢吃鱼。
除上述主要民族外,印度还有不少部落民族,有人称他们为森林民族,有人称他们为原始民族,有人称他们为表列部落等等。顾名思义,他们现在还比较落后,处在落后的社会发展阶段,社会风俗千奇百怪,在不同程度上还保持着原始文明。
这为了解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史提供了条件。因此,自18世纪中叶以来,印度的部落民族一直引起印度和国外人类学家的重视。
印度的部落民共分几支?有多少人?对此说法不一。有的认为共有314个部落,有的认为共有427个。
据印度宪法记载,印度共有550多外部落,当然有的认为比这更多。人口在5380万人以上。他们信仰各种宗教。印度教徙上89。4%,基督教徙占5。5%,佛教徙占0。34%,穆斯林占0。2%,其他教徙占4。
53%。
从人数来说,贡德、桑塔尔、皮尔、吴朗沃、孔德和蒙达等土著部落人数最多,安德曼人的人数最少。土著部落虽分布在全国各地,但他们大多数分布在山区、森林以及一些边缘地带。
吉卜赛人:世界的流浪者
吉卜赛人是迄今唯一没有建立国家的民族。
在世界的许多国家,你都能看见吉卜赛姑娘的美丽身影
世界各国对吉卜赛人有不同的称呼:英国人称他们为吉卜赛人;法国人称他们为波希米亚人;西班牙人称他们为茨冈人或佛拉芒人;俄罗斯人、德国人、意大利人、土耳其人称他们为茨冈人;荷兰人称他们为多神教徙、茨冈人;匈牙利人称他们为茨冈人或法老的部落;芬兰人称他们为黑人、茨冈人;波斯人称他们为罗哩;斯里兰卡人称他们为艾昆塔卡;希腊人称他们为阿金加诺人或阿钦加诺人等等。
这些名称都是他们流浪到该国后加的,久而久之,也就被该国吉卜赛人所承认。但吉卜赛人自称为多姆人(Rom)(亦译罗姆人、洛姆人)。现在,联合国统一采用的名称为吉卜赛人。
"吉卜赛人"(Gypsies)一词是从"埃及人"(Egyptians)一词演变而来的,这是因为当时欧洲人误认为吉卜赛人来源于埃及。
据考证,大约在10世纪以后,迫于战乱和灾荒,吉卜赛人开始离开印度成群结队地向外迁徙。从13世纪起,欧洲大陆便出现了一群群以歌舞卖艺为生的流浪人。他们没有固定的家园,牲口拉的大篷车,既是他们流浪的工具,又是他们的住房。
他们就是这样以大篷车为家和交通工具在一个个村镇之间游荡。许多世纪过去了,现在他们的足迹已遍及欧洲、南亚、西南亚、北美、北非、南美、澳洲各国。艰幸的流浪生活迫使他们团结起来,成为世界闻名的流浪民族。
历史学家、语言学家、社会学家经过多次实地考察,不但澄清了吉卜赛人来自埃及的误解,而且得出科学的结论:吉卜赛人是祖居印度旁遮普一带的游荡部落。古代印度教把人分为4个种姓:即婆罗门(僧侣集团)、刹帝利(贵族和武士)、吠舍(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和首陀罗(指被征服或处于奴隶地位的穷人)。
吉卜赛人在古代印度属低级种姓(首陀罗)的民族,处于受歧受压迫的地位,他们处境艰难,为了求得生存,不得不出走流浪。
另据突劂史和印度史记载,公元10世纪后,阿富汗伽色尼王朝不断派军队入侵北印度。
阿富军队在印度境内大肆烧杀劫掠,给印度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其中受劫难最深重的莫过于多姆人。多姆人被迫离乡背井,流浪到异国他乡,形成为今天浪迹天涯的吉卜赛人。
此外,在吉卜赛人中还流传着一个体格健壮、俊美、能歌善舞的部落。
但不知什么原因,他们触怒了天神,天神施展魔法,在他们背后刮起一阵狂风,狂风把他们连人带马吹到了异国他乡。这个神话虽不可信,但却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吉卜赛人的民族特点和历史经历。吉卜赛人擅长音乐,酷爱歌舞,吉卜赛吉他琴手马尼蒂斯、音乐家雷耶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吉卜赛人为匈牙利、西班牙的音乐事业作出过重要贡献。
印度的那迦人
那迦人是生活在印度东北部和缅甸西北部一些封闭、贫瘠山地部落民族的总称。"那迦"是印度内地人对山区人的称谓。
据印度史诗记载,那迦人早在摩诃婆罗多时代(约公元前6世纪)就已生活在那迦山区。他们自称其祖先是从中国云南迁到缅甸,再从缅甸迁到那迦山区的。那迦人约有36。9万人(据1980年统计),属蒙古人种南亚类型,其特点是肤色黄、前额宽、个子小。
至今那迦人大多数仍处于氏族社会阶段,只有少数处在向阶级社会的转型时期。那迦人主要从事农业,兼事畜牧业、狩猎和捕鱼,处在"刀耕火种"农业阶段,以种植水稻为主;另有手工纺织业、竹编、制铁等工艺。
那迦人的氏族部落分为几个外婚制的父系氏族,土地公有,财产按父系继承,已有家长奴隶制,氏族和部落首领都是由选举产生的,世袭的氏族部落贵族还没有完全形成。部落里的重大事由氏族长老会议决定,通常用赌咒发誓的办法判断是非,裁决纠纷。
在那迦人中间,广泛地流传着万物有灵的信仰:精灵崇拜、自然崇捱拜、农神崇拜和萨满教等等。那迦人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如音乐创作等,他们的群众性的仪式舞蹈和军事舞蹈都很发达。那迦人耿直尚武,因此,军事锻炼和军事游戏就成为其生活的重要部分。
那迦人以大米、高粱为主食,亦吃蟒蛇肉、野兽肉等;男女均喜抽烟,但忌食牛奶,妇女禁食蛋类。那迦人一般穿三角裤,系藤条,戴贝壳、手镯,有文身的习俗,文身技术母女相传袭。
那迦人男女婚姻自由,年满13岁便可搬进公房居住,用对歌方式选择对象,然后结婚成家立业,独立生活。
那迦人盛行服务婚,寡妇须嫁前夫近亲,以防财产外流,允许离婚。人死之后长期留在家中,烘熏防腐,甚至还给尸体灌米酒,围着尸体唱歌、跳舞,祈望使之来世得福。
从19世纪前半期以来,那迦人与英国殖民主义者展开过顽强的斗争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