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上的民防办归哪管?人民防空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提出了大力推进人民防空整体平战结合,实现防空防灾一体化,逐步与国际民防接轨的要求。为了实现“两防一体化”,对我国现行的人防运行机制,应赋予新的内在功能,构建新的运行方式。 如何尽快建立统一领导的防空防灾一体化有效运行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政府为中心构建应急体系是客观需要
防空防灾救灾工作涉及空袭灾害、火灾、水灾、风灾、震灾以及交通事故、化学事故等多个灾种领域,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我国防灾管理体制是以纵向单灾种为主,抗灾救灾分别隶属诸多职能部门,各自负有相关重要责任。 上...全部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人民防空工作的决定》针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提出了大力推进人民防空整体平战结合,实现防空防灾一体化,逐步与国际民防接轨的要求。为了实现“两防一体化”,对我国现行的人防运行机制,应赋予新的内在功能,构建新的运行方式。
如何尽快建立统一领导的防空防灾一体化有效运行机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以政府为中心构建应急体系是客观需要
防空防灾救灾工作涉及空袭灾害、火灾、水灾、风灾、震灾以及交通事故、化学事故等多个灾种领域,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我国防灾管理体制是以纵向单灾种为主,抗灾救灾分别隶属诸多职能部门,各自负有相关重要责任。
上下指挥通畅,本职专业强化,独立遂行任务能力好。但是,平时条块分割,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综合职能部门和健全的组织系统来实施社会抢险救灾工作。遇到较大的综合性灾害,往往是灾害来临时才临时搭班子、拉队伍,仓促上阵,效果不佳,有时甚至贻误时机。
这种管理体制不仅造成职能分散,令出多门,给指挥协调上增添了不少困难,而且增加了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财政预算,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很大浪费。虽然统归政府指挥,但牵制较多,或多或少地削弱了防空防灾救灾工作的力度。
这种防灾救灾管理体制,在发生一般性灾害和事故时虽然可以应付,一旦发生重大灾害事故,无论是哪一个部门都难以独自承担救灾任务,组织协调工作的难度就凸现出来。这种管理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当今时代抗灾救灾的需要,应尽快理顺防空防灾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形成新的社会化救灾体系,调整和理顺主管部门内部和外部的关系,“条”的上下级领导关系要明确,“块”的部门间协调关系要顺畅。
人防办公室防空专业功能强大,有着多年的经验和准备,有完整的指挥通信手段和技术以及设备,有大批专业人才,平时担负民防任务,是必须的、可行的,肯定可以很好地完成防灾救灾工作。可是问题也是不言自明的,人防的许多工作是与其他职能部门的任务相交叉的,既不可能全部由人防部门独自承担,也不可能由人防部门统一指挥。
一旦协同不当,会贻误救援时机,造成一定的灾害后果。
在实践中和相当一段时间内,国家和政府都不可能将民防内涵中的所有工作都划归人防管辖。这既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也是不符合中国政府序列体制现状的。
人防系统的同志不能有以我为核心,以人防为独立体系,由人防统一指挥的不正确思想。而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树立以政府为中心构建应急体系是客观需要和唯一途径的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明确人防自己的地位和职能,不盲目观望、等待,有的放矢地搞好工作。
尽快地进入角色,完成人防转民防的根本性转变。
以战时标准建设指挥系统是人防的专长和独有优势
当前人防工作要做好四大举措:要把人防指挥体制与政府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体制相衔接,把人防预案和防灾预案相结合,从人防工作战时和平时职能出发,充分发挥人防部门在重大灾害和公共事件应急指挥和紧急救援中的优势和作用,为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实施应急组织指挥提供保证;要完成功能齐全的应急指挥中心建设,进一步完善指挥决策、指挥控制、指令传递、远程监控、信息处理、图文显示6大自动化系统,为党政军领导实施应急指挥搭建平台;把各类人防专业队伍纳入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快速反应、应急应变和逐行任务能力,达到平时能用、战时管用,拉得出、用得上的要求;按照国家的要求,由单一的人防体制逐步向防空防灾相结合的民防体制转变,承担防灾救灾任务,从职能上实现防空防灾结合。
努力构建“两防一体”的现代化民防体制。
防空防灾行动是由全社会参与的防护行动,其指挥场所是受理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窗口和指挥位置,人防部门应在完善战时防空指挥功能的基础上,提高其处置平时各种突发事故的能力。
应贯彻平战结合的原则,建立地面与地下相结合的指挥所,用于平时防灾救灾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战时人民防空行动的组织指挥。建设好应急机动指挥所,随时开设现场指挥所,重点解决好机动通信保障和现场指挥通信保障设备,以保证防空防灾指挥部门能迅速展开工作和快速转报现场情况。
人防工作过去和将来的主要任务是应付战争灾害,所有指挥手段和指挥装备都应符合战时需要,按照战时标准建设指挥系统是人防的专长和独有优势,我们要充分认识和利用这个优势,高标准的设计、施工、配备。
使人防的指挥系统成为最方便、最快捷、最坚固、最安全的系统。让党政军领导在平时和紧急状态时,想得起,用得上。
以服务态度收集责任单位信息是建立民防联系网络的积极方法
协同通信是履行防空防灾任务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必须适应最新通信方式的发展,逐步形成有线与无线、固定与机动、信号与音像、单位应急固定电话和具体应急负责人联络信息相结合的警报通信网络。
其中尤其需要做好的是单位应急固定电话和具体应急负责人联络信息的收集、储存及更新。
人防要实行防空防灾双重功能,对指挥通信建设提出了更直接、更现实的要求。指挥通信不仅仅是设备的建设,网络也不只是多部门、多渠道、多方向的通信网络,而是人际之间的联络、人机之间的协作。
实现人防与气象、水利、交通、化工、地震、消防等部门之间计算机或通信联网,提高防灾救灾情况处置的自动化水平,最终要落实到人的应急状态的激活。
人防系统要在目前的状态下,掌握协调的主动权,就必须掌握完整的、最新的信息,保证在第一时间通知到责任人。
这种信息的收集是动态的,不可能一劳永逸。有时又是艰难的,不可能轻易获取。这就要求我们善于用服务的态度、用诚心的态度去收集。尽可能多的了解信息,尽可能快的更新信息,尽可能广的配置信息,以备应急使用。
以协同姿态整合抢险队伍是防空防险救灾的最好方案
过去人防内部一直强调要建立自己独立的人防专业队伍,在实践中处处碰壁,长期不能很好地推开这项工作。我到人防工作后,尝试实行人防专业队三结合的训练方式(人防专业队训练与本职岗位训练相结合,与人防抢修训练相结合,与民兵训练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现在还有部分同志贪大求全,主张:变纵向按业务划分管理为横向依功能划分管理的模式,重新划定和明确行政隶属关系。在防空防灾行动上确立以人防部门为主的管理体系,各种救灾经费统一由人防部门掌握,逐步淡化防救分离、平战分割、部门不搭界的管理机制,改革结构松散的救灾体系,自上而下地建立以人防部门为主,有其他部门参与,高效实用、联系顺畅、具有权威性的综合管理机构。
彻底根除“谁都在管,谁也管不了”,“谁都想说了算,谁说了都不算”的旧体系。
抱有这种想法的同志忽略了一个基本常识,那就是行业划分的趋势是越来越细,职业分类越来越多,不可能将现在已经划分得很细的业务部门通归一个部门,也不可能将业务管理的职能通由一个部门管理。
人防转民防,主要的应该是人防部门将根本任务从全力应对未来战争的防空袭后果消除,转到平时更多的关注应对防险救灾工作。
人防系统应以协同姿态整合抢险队伍,人防专业队的训练和使用应该适应这个需要和转变,积极应对防险救灾工作的实际需要,并统一纳入防空防险救灾体系。
注意几个转变:工作出发点从单纯的防空转变到“双防”上,训练重点从单纯的防空转变到“双防”上,协同方案从单纯的防空转变到“双防”上,宣传工作要点从单纯的防空转变到“双防”上。从而使人防专业队成为一只民防的中坚力量。
至于其他的已有专业防险救灾队伍,由于他们的专业性和独立性,我们应该研究的是如何相互的了解、相互的协同、更好的配合和充分的为其提供发挥特长的空间。多专业、多部门的分散配置,即可与各行业紧密联系更具专业化,又可在平时分别训练节约更多经费。
人防系统除抓好人防专业队的组建和训练以外,要积极促进民间两防组织的组建,使较大的企事业单位和具有特殊防范任务的单位尽量组建小型、自管自用的自防队伍。积极对他们给予指导、培训,给予宏观管理,一旦需要,即可成为当地的保障力量和民防的后备力量。
总之,人防转民防的战略转变,是观念的转变、制度的转变、体制的转变、工作任务的转变。人防的同志必须立足当前,立足实际,依靠自己,促成转变,为尽快建立统一领导下的防空防灾一体化有效体制而不懈努力。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