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历史学

亚特兰蒂斯是否真的存在

全部回答

2012-05-07

108 0
    亚特兰蒂斯,又译阿特兰蒂斯,在帕拉图的著作和希腊神话等出现的一个神秘地区,一个人类至今无法解答的迷。另外有同名酒店、同名电影、同名图书,此外,还有美国的“亚特兰蒂斯”航天飞机等相关信息。
   立志探索大西国奥秘的严肃的研究者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同大西国的地理位置有关。  至今,地理争议点最多的为如下几处。   克里特说   亚特兰蒂斯在克里特岛。   因为英国考古学家埃文斯于二次世界大战前发现了位于克里特岛上的大规模遗迹,而且再加上北方的一个圆环状小岛“锡拉岛(又名圣多里尼/桑多里尼)”上发现了描绘现在已成为内海的火山口,以前曾经是一个小岛 大西洲位置图 的证据,因此有人怀疑席拉岛正是亚特兰提斯传说的由来,因为据研究,约西元前15世纪(也就是柏拉图年代的900年前),席拉岛上的圣多里尼火山发生了一次大爆发,爆发导致火山口上建立的文明城市被毁灭,也引发了海啸,这次火山喷发使得原本仰赖贸易的迈锡尼文明受到了重大打击,就此一蹶不振。
       支持此说的人认为,柏拉图(亦或是他表弟柯里提亚斯或最初听到这故事的希腊人索隆)把数字弄错了,因此整个数字夸大了十倍以上,900年变成了9000年,4万平方哩变成了40万平方哩,所以才变成了这样的传说。
     南极说    支持此说的人以考古学家兼作家葛雷姆?汉卡克以及兰斯?弗列里亚斯为代表。     此说是认为亚特兰提斯应该是在南极半岛,并以“地壳滑动说”来解释亚特兰提斯的毁灭,认为亚特兰提斯不只是受到了火山等等的灾难,紧接而来的是严寒,从而导致亚特兰提斯人放弃了自己的故乡,南极半岛随后也被厚厚的冰层覆盖。
     爱尔兰说   瑞典地理学家乌尔夫·埃林森于2004年出版的《地理学家眼中的亚特兰蒂斯:勘探仙境之国》一书中认为,爱尔兰岛即为亚特兰提斯大陆。  主要论点来自于柏拉图所描述的岛国大小及地貌与爱尔兰岛极为相似,并且两者都有巨石墓葬文化。
  亚特兰提斯沉没的传说可能来自于公元前6100年,冰河期结束导致海平面上升,淹没许多沿岸岛屿。长时间的以讹传讹将小岛的沉没夸大为毁灭性的灾难。   科学的证据   第一次提出亚速尔群岛和加那利群岛是大西国遗迹这个理论的,是一位名叫阿塔那斯·柯切尔的神甫。
    那是1665年的事。这位圣职人员的看法是正确的,后来几个世纪的发现都一一证实了他的设想。   1898年夏,有一条船在布雷斯特同科德角之间敷设电缆。突然间海底电缆发生断裂,船上的工人马上投入了紧张的抢修工作。
  出事地点是北纬47°,巴黎以西西经29°40',在亚速尔群岛之前900公里处,那里的水深达3100米。  在打捞的时候,人们奇怪地看到海底具有陆地山脉的特点,其表面除谷底外没有淤泥,岩石顶端呈锋利的尖状。
  船员们带回了一块岩石,这块“玄武玻璃”一直保存在矿业学院。   “玄武玻璃”引起了一位法国地质学家的极大兴趣。这位学者就是皮埃尔·泰尔米埃。这块玄武岩石在水中一直没有能变硬,而拿到岸上在空气中它却坚硬起来了。
    因此泰尔米埃得出结论:从3100米深水中采来的这块石头曾受到过大气的压力,因为在这个地方,过去曾同周围地区一样一度露出水面;显然,不久以前发生的地壳激变(这里的“不久以前”,应该从地质学角度来理解)使这里下陷了3000米;欧洲同美洲之间有过一块陆地,这块陆地在激烈的地质变动时不见了。
    远古南极地图的启示   一张远古南极地图,打破了沉闷的僵局。   那是上个世纪初,在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的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库藏中,发现了一张奇特的古代世界地图。这张陈旧的古董上面清楚地绘出了整个美洲和南极洲的位置和轮廓,旁边标注着:“参照古代地图原本,绘制于14世纪。
    ”   我们知道,直到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人们才知道美洲的存在,美洲人才知道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的存在。而这十四世纪从古人那里仿制来的世界地图,竟然画出了世界大陆、大洋的全貌,而那时人类还没发明精确的罗盘定位装置,还无法远航,甚至还不太清楚地球是圆的!   毫无疑问,该图的原本是史前一期人类绘制的,而我们这一期人类在十四世纪又重新发现了它,根据它绘制了这张世界地图。
       在严格的审视中,学者们发现了一个疑点:这张古地图上,南极洲的轮廓,和现在的南极大陆有较大的差别,而美洲大陆和现在美洲的形状却几乎完全一致。为什么当时的人画得准美洲,却画不准南极洲呢?   这个谜团,直到卫星遥感技术出现了,拍摄到了冰层以下的南极大陆面貌之后,才圆满地解开。
    当那张古地图的研究者,把那张远古地图上的南极洲与卫星测绘的冰川下的南极大陆图样相比较时,发现二者惊人地一致!也就是说:史前人类绘制的——是没有冰雪覆盖的南极洲!这不是在告诉我们——那个时期的南极大陆是一片温暖的土地吗?!   人们已经知道:南极洲在几百万年以前是一块温暖湿润的大陆。
    因为南极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说明那里几百万年以前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在南极洲边缘也发现的古代陆生动植物的化石,更加肯定了这一点。但是,科学家万万没有料到——这种温暖的气候会持续到离现在这么近的时期!   既然史前那个时期的南极洲是一片生机盎然的世界,那里一定会有一个人类居住。
    虽然我们不知道那时人类文明的发达程度,但至少他们已经能准确地绘制世界航海图。于是,有学者大胆地提出——南极洲是不是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亚特兰蒂斯并没有沉入大西洋,而是被骤然变冷的气候封存在一英里厚的冰山下。
  古人当时不能理解这种巨变,所以误认为亚特兰蒂斯堕入了大西洋底?   然而,这个说法并没有引起多少重视。  因为南极大陆在大西洋的对岸,与传说中亚特兰蒂斯位置差别太大,而且当时人们实在想不出——什么能造成南极大陆急剧降温,以致一个发达的“南极文明”绝灭得没留下任何痕迹!加之厚厚的冰川遮盖了地质变迁的记录,所以认为南极洲是亚特兰蒂斯的说法,提出不久就搁浅了。
   北极冻原的启示   庞大的南极冰川,使学者们探索南极变迁的工作一筹莫展;而在地球的另一端,北极地区,却传来了古代全球气候巨变的确凿证据。     十九世纪初,在接近北极圈的西伯利亚和跨越北极圈的新西伯利亚半岛的永久冻土地带,发现了大量冻存完整的大型哺乳动物遗骸,越靠近北极圈越多。
  其中主要是猛犸象,也夹杂着犀牛和河马等巨兽。这些大家伙都是温带的物种,为什么聚集到一起,跑到北极“自寻死路”?学者们分析它们胃里的食物时,发现里边竟然还有没来得及消化的温带草本植物,保存得相当完好,一眼就能看出来。
       这在告诉我们一个惊愕的事实:从它们在温带进最后一餐,到集体冻僵在北极,只用了很短的时间!不然胃里的食物就被消化得面目全非了。而且它们当年经过了一个“速冻保鲜”的过程,否则巨兽的身体和它们胃里的食物,就无法完好地保存到今天!   很明显,这里发生过一场气候巨变的灾难,从温暖的温带气候,骤然变成了极寒的极地气候。
       我们知道,地球大气层的热量是相对平衡的,单纯的局部的气候巨变是不存在的,它必然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个缩影。当研究们了解到地球的另一端——南极大陆,原来也是温暖湿润温的气候的时候,更加肯定了上述判断。
     与南极的气候巨变遥相呼应,是一场“与地质运动无关”的全球气候剧烈改变,骤然的降温使北极地区变成了今天的冻原吗?还是这欧亚大陆的最北端,原来位于北温带,在一场“地质巨变”中向北极滑行了近2000英里,被封冻在今天的位置呢?   不管是哪种情况,结果都表明——当时发生了一场全球性的气候剧变!而与北极对应的南极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
    在很短的时间内,把温暖的南极洲冻成了一个死寂的世界。   这场巨变发生在1。1万年前。人们鉴定了北极那些冻死的巨兽之后,给出了这个答案。 “地球外壳滑转”假说   面对北极那场远古的浩劫,当时所有的地质学理论都无能为力了。
     正当大家一筹莫展之际,地质学家哈普古德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说:地球的岩石外壳漂浮在地幔岩浆上,在特定条件下,能够整体大角度滑转。  就象有的桔子——皮能相对瓤转动一样。
     这个滑转的驱动力,是南北两极冰川随地球自转产生的离心力。这个离心力不对称,随着漫长岁月的冰雪堆积聚,不断加大,增大到一定程度,就能造成岩石圈在地幔岩浆上的大角度滑转,直到达成新的平衡。   其结果,势必造成全球气候的巨变。
    原来的两极移出南北极圈,冰川全面崩解融化,吸收了大量的大气热能,导致全球降温,同时海平面上升,近海低地被淹;而对应的一部分温带移入南北两极,气温骤降,整片陆地被冻僵;同时,部分赤道地区进入温带,相对应的温带进入热带……还有如影随形的地震、海啸等等,简直令人不寒而栗。
       这个假说提出后,学术界一片哑然。没有人站出来反对,因为事实摆在那里,没有再合理的解释了;也没人率先出来赞同,因为这个学说太破格、太超出人的常识了,在这里竟然达成了科学与历史传说的吻合!   就在此时,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打破了这个僵局。
  他写信给哈普古德教授,赞扬了他富有创造性的思想。  而且,这位严谨的物理学大师明确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你是对的。” 南极就是亚特兰蒂斯?   哈普古德的假说使“南极洲可能是亚特兰蒂斯”的观点焕发了生机。
  根据这一学说,一些学者经过细致的计算,描述了1。1万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全球地质灾难:   在漫长的岁月中,两极不对称的冰山越长越大,它们不均衡的离心力,终于在1。  1万年前,拉转了岩浆上的地球外壳,把两极甩出南北极圈。
     欧亚大陆板块的最北端——西伯利亚和新西伯利亚半岛,从温暖的北温带冲向北极,数小时内滑行近2000英里,相对地心转动近30°,到了今天的位置。气温骤然下降至少60°!原来在温带平原上的猛犸象群、犀牛等巨兽,很快被冻死在零下40°以下的酷寒之中。
    因为只有这样的低温进行速冻,巨兽的躯体才能完好地保存到下来。   在地球的另一端——南极,原来位于南半球温暖潮湿的南极大陆——亚特兰蒂斯,一下被推入了南极圈。因为南极比北极更冷,一个发达的人类文明被冻死了,随后普降的冰雪在她身上形成的今天的南极冰川。
     原来两极的冰山,被推进温带后迅速融化,造成了全球降温和使海平面的陡然上扬。  近海陆地被淹没,局部出现洪水;由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整体转动,造成岩浆的搅动和板块之间的错动,全球性的海啸和局部火山喷发、地震不可避免。
     在这场地球的浩劫中,当时的人类文明毁于一旦。幸存下来的人,再也得不到亚特兰蒂斯的任何消息,加上当时暴涨的海水吞没了大片陆地,所以人们误以为亚特兰蒂斯覆灭在大西洋之中。     1。
  1万年前,各大板块滑转的旁证,在中国大陆也能找到:那就是中原地区丰富的大象化石。比如人们熟知的“黄河象”,以及最近在成都地区发现的“象群化石”。那些大象都是亚热带物种,这说明那些地区原来位于亚热带,随着欧亚大陆板块冲向北极,那里也从亚热带闯进了北温带。
    象群不能适应新的气候条件,或者死亡或者迁移回亚热带,所以很快在中原绝迹了。   在这些一致的“全球性证据”的鼓舞下,一些学者鲜明地提出了:“南极洲就是当年的亚特兰蒂斯”。
   问题并没有结束   尽管说“南极洲就是亚特兰蒂斯”的观点找到了一些证据,但是仍然有它解释不了的问题。     首先,时间上相差较大。历史和考古学家发现:关于上一期人类文明结束于大洪水的传说,全世界500多个古老的民族,各自都有承传下来的记忆:都是一致的“大洪水”,而且都没有第二种说法。
  在中国的语言文化中,把这次人类文明开始的遥远时间纪元叫做——“洪荒时代”,也是这个意思。  而地球岩石圈整体滑转,虽然会造成全球性的洪水,但是它的时间是1。1万年前,而各民族祖上流传下来的记忆是:约6千多年前。
     其次,位置上差别太大。亚特兰蒂斯,是古人描述的在大西洋中间的一块孤立的大陆,而南极洲在大西洋的彼岸。如果说:在西方位置上看,南极洲的方向和西方人描述的亚特兰蒂斯在方向上差不多,那么,在南美洲的位置上看,南极洲就和南美洲人传说的“在大西洋中的母大陆”,方向差别太大了。
    而且,如果地壳板块整体滑转,各大陆板块的相对位置应该基本不变。那么,如果南极洲真是“母大陆”,南美洲人就不会传说她沉入大西洋了。因为南极洲与南美洲较近,相对位置没有变。
     再者,在所有古老民族的传说中,都没有关于大洪水泛滥时,大幅度降温的说法。那就进一步说明,这次人类的祖先,没有经历北极那场全球性的天灾。  在时间上,两者本来就是错开的。
  但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古老民族在世代相传的记述中,在“经史”中,流传着两期甚至三期人类文明更替的记忆:上上次人类文明结束于“骤然降临的严寒”,上一次结束于“大洪水”。这个记忆就与地球板块滑转的推断,在时间和效果上一致了。
     莫非象哥伦布为了寻找印度大陆,却偶然发现了美洲一样?科学家为了探寻亚特兰蒂斯,却找到了更早一期人类文明的遗迹——南极洲?历史又一次重现了过去阴错阳差的发现?   这是不是说:1。  1万年前,全球气候剧变毁灭了以南极文明,幸存下来的人类从“建立‘新’文明”,到后来覆灭于大洪水,只维持了五千年左右?而亚特兰蒂斯,是上上次文明的代表?   如果是这样,亚特兰蒂斯还在大西洋底沉睡着,依然难觅芳综。
  而如果有朝一日,人类能够打开一块南极大陆的冰山,就能发现更早一期人类文明的完整档案了?   尽管问题似乎越来越多,但人类文明一期一期在天灾中更替的演变过程,却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出来了。     史前文明学说,在对“迷一样的历史遗迹”的科学探究中诞生,通过小心谨慎的逻辑论证,突破了传统旧观念的框架,渐渐发展起来,以其简明的推理和有力的历史事实,赢得了人们的信赖。
  而人类对史前文明的探究,并不仅仅是为了发现多少文物古迹,了解人类文明新陈代谢的真实历程,它能揭示许多地球变迁和地质运动的秘密。  人类只有深入地了解这些规律,才可能真正达到与自然的和谐。
  这对我们人类的生存,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2-05-05

82 0
亚特兰蒂斯虽然存在,但是已经死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历史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历史学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历史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