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诗歌

《李白《望庐山瀑布》阅读答案及赏析》古诗原文及翻译

全部回答

2019-01-28

0 0
    原文:望庐山瀑布① 【其一】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②。 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③。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④。 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⑤。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⑥。
   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⑦。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⑧;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⑨。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 无论漱琼液,还得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其二】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翻译:【其一】 从西面登上香炉峰 ,向南望见瀑布高挂在山前 。 水流直下达三百丈 ,沿着山谷奔涌前行几十里 。
     速度快如风驰电掣 ,隐约之中宛如有白虹腾空 。 乍以为是银河从天上落下 ,弥漫飘洒在半空中 。 仰观瀑布那气势真雄奇啊 ,这是神灵造化之功 ! 再大的海风也吹不断 ,江上月光却能直透其中 。
   水流在空中任意飞溅 ,冲刷着两侧青色的石壁 。 飞腾的水珠散发彩色霞光 ,水沫在巨石上沸腾 。     我本来就最爱游赏名山 ,面对此景心胸更宽广 。
  
   不必像服琼浆一样成仙 ,此水已足以荡涤尘俗 。 遁世归隐本是我夙愿 ,只想久居此地永辞人间 。 【其二】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 ,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 ,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2019-01-11

0 0
    作者:李白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注释] 庐山:在江西省九江市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 香炉:即香炉峰,在庐山西北,因形似香炉且山上经常笼罩着云烟而得名。
   生紫烟:云烟被日照呈紫色。 在瀑布附近,蒙蒙的水气透过阳光呈现紫色,所以说它“生紫烟”。   挂前川:挂在前面的水面上。 1。这首诗写的是庐山瀑布的_。 2。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3。
  诗中作者想象的内容是什么? 4。试说出该诗的用字精彩之处。 参考答案: 1。雄伟气势 2。夸张、比喻 3。疑是银河落九天 4。“生”字把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写活了,“挂”化动为静,赞颂大自然的神奇伟力,“飞”字生动写出瀑布喷涌景象,“落”字画出高空突兀,巨流倾泻气势。
    比喻奇特,如“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又自然,新奇又真切。 二: 1、这首诗用词精妙;你能简单分析一下“生”或者“挂”的妙处吗?(2分) 答:示例:一个“生”字写活了烟云冉冉上升的景象 “挂”字化动为静,维纱维肖地写出遥望中的瀑布。
   2、下列对李白《望庐山瀑布》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应该是“化动为静”)) A。  第一句诗人用浪漫主义的笔法,把香炉峰渲染得更美,为瀑布创造了不同寻常的背景。 B。
  第二句诗中“挂”字用得妙,其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而下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 C。第三句中“飞”字,写出了瀑布的喷涌而出,“直下”既写山的高峻陡峭,又写水流之急。 D。这首诗综台运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化静为动,描绘出一幅雄奇瑰丽的瀑布图。
     3。这首诗的作者是 ,这是一首 诗(填诗体名称)。(2分) 4。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 3。
  李白 绝句(七言绝句) 4。运用了比喻与夸张的手法,(2分)表现作者对大自然惊心动魄之美的惊叹。  (意近即可)(1分) 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赏析] 李白生平游历好多名山大川,他非常喜爱庐山的风景,从他的“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望庐山瀑布》之一)等诗句可以看到他晚年曾经有过退隐庐山的念头。
    这首诗可能就是他接近晚年的作品。《望庐山瀑布》共有两首,第一首是五言古体,这里选读的是第二首,为七言绝句。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
   这是一首写景的诗。诗人在庐山香炉峰下,远远地观赏这里的风景。  他先从上面的香炉峰看起,“日照香炉生紫烟”,太阳的光辉照射在香炉峰上,“香炉”中在升起紫色的烟雾。烟,一般呈灰白色,这儿的烟怎么会是紫色的呢?因为香炉峰下有瀑布,水气蒸腾,混入云气,透着日光,反映出紫红色,远望过去,在形似香炉的高峰上盘旋缭绕的就是紫色的烟云了。
    这样的风景多么美妙啊!香炉冒烟是极为平常的事物,诗人借它来描写香炉峰的奇丽景观。 接着向下望到香炉峰的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远远望去,一条瀑布挂在前面的水面上。这里最传神的是一个“挂”字。
  瀑布原本是从山壁上突然倾泻而下的水,远远看起来就像是悬挂着的布,所以叫瀑布。  作者用“挂”字形容它从上而下,非常形象。《望庐山瀑布》第一首中有“挂流三百丈”的诗句,也是用“挂”来形容香炉峰瀑布的。
   第三、四两句进一步描写瀑布,“飞流直下”,写瀑布从高高的山壁上笔直地奔泻而下的迅疾情况。“三千尺”是一个夸张数字,它和上面提到的“挂流三百丈”一样都是夸大地形容瀑布从陡峭的山壁的极高处飞流而下的气势。
    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意思说让人怀疑那是银河从极高的天空降落下来了。银河本是晴朗的夜晚环绕天空的银白色光带,它既很壮观,又富于神秘的美,是大自然的一种天象奇观,用银河比喻瀑布,显示出瀑布银光闪闪,气势磅礴的壮丽奇观,真是别出心裁的联想。
  诗人在运用这个比喻时,不取“像”“似”之类的字,而用一个“疑”字,故意说它若真若假,却更强调了两者相似的逼真程度。     这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力,有比喻,有夸张,显示出庐山瀑布奇丽雄伟的独特风姿,也反映了李白这位大诗人胸襟开阔、超群出俗的精神面貌。
   【相关推荐】 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全诗翻译注释 《望庐山瀑布》全诗赏析一 《望庐山瀑布》全诗赏析二 《望庐山瀑布》创作背景 《望庐山瀑布》比较阅读答案。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诗歌
民俗传统
文学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诗歌
小说
散文
戏剧
诗歌
诗歌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