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外语学习

《《太公望》阅读答案及翻译》古诗原文及翻译

全部回答

2019-01-11

0 0
    作者:(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题太公望,东夷之士也,欲定一世而无其主。闻文王贤。故钓于渭以观之。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
  客请之王子光,王子光曰:“其貌适吾所甚恶也。”客以闻伍子胥,伍子胥曰:“此易故也。  愿令王子居于堂上,重帷而见其手,请因说之。”王子许。伍子胥说之半,王子光举帷,搏其手而与之坐;说毕,王子光大说。
  伍子胥以为有吴国者,必王子光也,退而耕于野。七年,王子光代吴王僚为王。伍子胥,子胥乃修法制,下贤良,选练士,习战斗。六年,然后大胜楚于柏举。九战九胜,追北千里。  昭王出奔随,遂有郢。
  亲射王宫,鞭荆平之坟三百。乡之耕,非忘其父之雠也,待时也。墨者有田鸠。欲见秦惠王,留秦三年而弗得见。客有言之于楚王者,往见楚王。楚王说之,与将军之节以如秦。至,因见惠王。告人曰:“之秦之道,乃之楚乎?”固有近之而远、远之而近者。
  时亦然。有汤武之贤,而无桀纣之时,不成;有桀纣之时,而无汤武之贤,亦不成。  圣人之见时,若步之与影不可离。故有道之士来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时至,有从布衣而为天子者,有从千乘而得天下者,有从卑贱而佐三王者,有从匹夫而报万乘者。
  故圣人之所贵,唯时也。水冻方固,后稷不种,后稷之种必待春。故人虽智而不遇时,无功。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秋霜既下,众林皆赢。  事之难易,不在小大,务在知时。饥马盈厩,嗼①然,未见刍也;饥狗盈窖,嗼然,未见骨也。
  见骨与刍,动不可禁。乱世之民,嗼然,未见贤者也;见贤人,则往不可止。往者非其形心之谓乎?齐以东帝困于天下,而鲁取徐州;邯郸以寿陵困于万民,而卫取茧氏。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  故贤主秀士之欲忧黔首者,乱世当之矣。
  天不再与,时不久留,能不两工,事在当之。(节选自《吕氏春秋·孝行览第二—首时》略有改动)【注】①嗼(mò):静默无声。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其貌适吾所甚恶也 适:恰好,正好B.搏其手而与之坐 搏:握住,抓取C.与将军之节以如秦 节:礼节,气节D.故圣人之所贵 贵:重视,崇尚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请因说之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B.子胥乃修法制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C.之秦之道 谨庠序之教D.齐以东帝困于天下 故内惑于郑袖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体现“待时”的一组是()①故钓于渭以观之②退而耕于野③若步之与影不可离④水冻方固,后稷不种⑤方叶之茂美,终日采之而不知⑥见贤人,则往不可止A.①②③B。
    ②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伍子胥想办法拜见王子光,其目的就是想寻找时机得到重用,他等待数年,终于在吴国施展才能,兴国强兵,大败楚国,最终报了杀父之仇。
  B.田鸠在秦国呆了三年,想见秦惠王却没见到;后来在一门客帮助下,到楚国拜见楚王,楚王喜欢他,他这才有机会见到了秦惠王。  C.饥饿的马、狗在厩棚或窝中默然无声,是在等时机,一旦有了食物它们就不再默然无声;混乱世道的人民,一旦遇到贤能之人就会身心归附,这也是遇到了时机。
  D.上天不会给人两次机会,时机不会长期停留,要成功就需要适逢其时。因而想为百姓忧虑的贤明君主和杰出人士,只有遇到混乱的世道,才是遇上了合适的时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伍子胥欲见吴王而不得,客有言之于王子光者,见之而恶其貌,不听其说而辞之。(4分)(2)故有道之士未遇时,隐匿分窜,勤以待时。(3分)(3)以鲁卫之细,而皆得志于大国,遇其时也。
  (3分)。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外语学习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学习帮助
K12
外语学习
外语学习
德语
韩语
日语
法语
英语翻译
英语考试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