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文化/艺术 文学

中国汉字"寇"的由来?

中国汉字"寇"是什么时候时有的,为什么会有这字,他表达的意思?

全部回答

2019-03-15

0 0
寇字金文字形好象手持武器到人家家里击人的头,元就是人头,宀是房屋、家,攴代表手持武器。“寇”意思是强盗、侵略者。

2019-03-15

80 0
    姓氏: 寇 祖籍: 上谷 祖宗: 苏忿生 郡望: 上党郡 分类: 以官为氏 历史名人 寇氏望出上谷郡。该姓也出过名人,如寇准。寇准的一生多姿多彩,《宋史》说他是下圭(今陕西渭南)人,宋太宗时进士及第,后被擢为枢密院直学士。
  真宗时,契丹大举入侵,寇准力排众方议,请帝亲征。  真宗至澶州,寇准被委以军事,和议成,师还。此外,东汉执金吾寇恂,北周骠骑大将军寇隽,明左都御史寇深,都是史册留史者。 姓氏来源 关于寇姓,《世本》上说,卫灵公之子郢的子孙,因担任卫司寇一职,便以官为氏,姓寇。
  (司寇的官职,设于夏殷,专门负责掌管刑狱方面的事务,相当于现在的司法官。  到了春秋时代就没有了这一官职)。《姓氏考略》和《姓谱》也指出,卫康叔任职周司寇,他的子孙以官为姓。
  而《元和姓纂》上则认为,周有苏忿生担任司寇一职,子孙以官为氏。另外《魏书·官氏志》说,寇氏是由后魏古口引氏改成的。寇氏,根据历来的姓氏学者的考证,正是由司寇这种官职而“以官为氏”得姓而来的。  寇氏组织尽管复杂,但是长久以来,却一直称盛于上谷昌平,也就是现在的河北省昌平县一带。
  望族居冯翊郡(今陕西大荔县)。 。寇姓起源参考之一 寇,先秦时,各朝都设置了司寇这一官职,掌管治安、刑法、 判案等。司寇氏多为担任过司寇的人的后代。司寇氏后来简称为寇氏。  寇准,北宋政治家,华州下圭人。
  为人刚直。景德元年(1oo4年),辽军南侵,他力主抗,反对南迁,并促使宋真宗前往澶州(今河南濮阳)督战,与辽订立“澶渊之盟”。 寇姓起源参考之二 寇姓的起源与司寇氏的起源是相同的,大部分寇氏是司寇简化而来的,而司寇氏源于周朝的官名。
    主要的寇氏起源者是周朝司寇苏念生及司寇康叔。另有寇氏是从鲜卑族演化过来的,鲜卑族中有口引氏,后汉化时取发音近似的“寇”字为姓。 。

2019-03-15

76 0
    一、姓氏来源 来源有二: 一是上古周朝时,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其子孙以官名为姓,相传姓寇; 二是古代春秋时,卫康叔为周司寇,支孙以官为姓,亦相传姓寇; 三是从鲜卑族演化过来的,鲜卑族中有口引氏,后汉化时取发音近似的“寇”字为姓。
   二、郡望堂号 汉置冯诩郡,现在陕西省大荔县。   望出 冯诩、河南。 三、历代名人 寇询——字子翼。东汉上谷昌平人。光武帝 (刘秀)时拜河内太守,随光武出征再到颖川,当地士绅向光武说:“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
  后因以“借寇”为地方挽留官吏之典故。 寇准——字平仲。宋华州下邦人。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进士,官至参知政事。  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入侵,准任同平章事,力排众议,促使真宗亲征,进驻擅州督战,与契丹订檀渊之盟。
  后为王钦若等所谗罢相。天瘩初年复相,封莱国公。又被丁谓等排挤降官。后贬死雷州。终年62岁。仁宗时追赠中书令,溢忠憨。 寇英杰——字粥臣。山东利津人,少年入伍第二次直奉战争后,任湖北 陆军第二混成旅旅长、湖北陆军第一师师长,授陆军中将、将军府植威将军、授涵威将军。
    民国14年10月,任吴佩孚部第二路军司令。民国15年3月,吴佩革任命为豫军总司令,督办河南军务收束事宜。民国16年(1927年)1月去职,寓居天津。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汪伪政府参谋本部上将参议。
   。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文化/艺术
文学
民俗传统
历史话题
书画美术
地理
器乐/声乐
舞蹈
文学
文学
小说
散文
诗歌
戏剧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