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教育/科学 人文学科 管理学

车辆技术管理的内容有哪些

全部回答

2018-05-28

1 0
    技术管理是一个涵盖较广的大概念,具体涉及到很多细节和内容,在汽车行业技术管理一般至少包括以下方面的管理内容:1、产品(过程)设计和开发项目管理;2、技术文件包括APQP、FMEA、PPAP等管理;3、技术标准(标准化)的管理;4、工艺管理;5、标准工时、定额、材料消耗的管理;6、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的引进、采用和推广;7、包装、容器标准的管理;8、工程变更管理;9、专利发明技术管理;10、技术情报管理;11、技术交流;12、失效分析、试验管理 13、技术改进的管理;14、合理化建议管理;15、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管理;16、产品图纸、技术资料的管理。
    从事技术管理的工作内容实在是太多了,就五大工具手册中的知识就够你看和学习的了,这些知识也是必须掌握的,否则在汽车行业技术岗位是难以立足的。当然有可能是从事的某个具体的岗位,那要看你的具体的工作岗位职责是什么的了。
  

2018-05-28

2 0
    车辆技术管理是指对运输车辆实行择优选配、正确使用、定期检测、强制维护、视情修理、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的全过程综合性管理。车辆技术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交通、运输、生产提供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及时、舒适的运输力,保证车辆运行安全,确保车辆使用的良性循环,使运输车辆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车辆技术管理应依靠科技进步,采取现代化管理方法,建立车辆质量监控体系,推广检测诊断和计算机应用等先进技术,提高车辆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车辆技术管理的内容(1)车辆的择优选配。
  包括择优选购和合理配置两重涵义,要全面分析,综合评价,力求选配“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生产适用、维修方便”的营运车辆,使车辆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  所谓技术先进是指车辆的可靠性、安全性、经久耐用性、节能性、环保性以及动力性等技术性能良好,而不是盲目追求“高、大、精、尖、新”。
  所谓经济合理就是既要考虑车辆的购置费用低,又要考虑车辆使用过程中维持运转的费用低。即选配寿命周期总费用最低的车辆。所谓生产适用有三层涵义:一是选购的车辆要符合企业生产的需要,选购车辆之前首先要考虑企业具体运输任务和经营要求,避免盲目采购,造成车辆闲置;同时要制定企业车辆发展规划,做到有计划地购置车辆,避免盲目增加运力,保持运力与运量的基本平衡。
    二是要充分考虑车辆的使用条件,避免购置的车辆“用不了”,或者不能充分发挥其效能,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三是调整车辆结构,合理选配不同的车辆类型,保持各类车辆(如大型、中型、小型车,高级、豪华车与中档普通车,各种特种车、专用车和通用车)的最佳比例关系。
  所谓维修方便应该包括维修操作方便,维修技术简单,维修工作量少,维修费用低,本地区或本企业具有相应的修理能力等多个方面。  对于技术最新的车辆或进口车辆,还要特别考虑零配件的供应情况,或者自制零配件的可能性和经济性。
  (2)车辆的正确使用。首先是充分利用,发挥车辆的最大效能,提高车辆运用效率,减少和避免车辆的无形磨损。第二是合理使用,根据车辆的性能和运行条件,遵守操作规程和使用制度,避免车辆的损坏,减少有形磨损,保证行车安全。
    第三,加强车辆维护,延长车辆正常磨损时间,延长车辆使用寿命,加强技术检测,及时排除故障隐患。第四,要避免严重超载,带病运行,只使用不维修等违背正确使用原则的破坏性使用行为。
  (3)车辆的定期检测。主要作用是:①根据车辆类型、新旧程度、使用条件和强度,定期进行综合性能检测,了解和掌握车辆技术状况变化规律;②定期正确判断车辆的技术状况,进行技术鉴定,确定车辆是否需要大修、何时需要大修,以便实行视情修理和安排大修计划;③对车辆维修工作,可起到定期抽查和监督维修质量的作用;④结合车辆维护工作进行定期检测,可以正确确定维护附加作业的项目。
    (4)车辆的强制维护。即定期维护,是指营运车辆必须按照维护保养制度规定的维护保养周期(或作业间隔里程定额),定期进行强制性的维护保养作业。(5)车辆的视情修理。这是对过去的“计划修理”的发展,是车辆维修制度的一种进步,因为“视情修理”体现了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
    (6)车辆的合理改造、适时更新和报废。这是车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运输设备技术素质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管理的重点是车辆改造的合理性和更新报废的适时性。

类似问题换一批

热点推荐

热度TOP

相关推荐
加载中...

热点搜索 换一换

教育/科学
管理学
院校信息
升学入学
理工学科
出国/留学
职业教育
人文学科
外语学习
学习帮助
K12
人文学科
管理学
传播学
考古学
伦理学
语言学
哲学
历史学
管理学
管理学
举报
举报原因(必选):
取消确定举报